周三 涨知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后每周三都会推荐一本“涨知识”的书,可能会比较干,但一定是有价值,值得一读的。
虽然娱乐才是获得眼球的硬道理,但我还是不想放弃思考和成长。那么,每周三,我们一起“涨知识”。
···
我们每天都要接收大量信息和观点,这造成一种错觉,以为自己获取了不少知识,而其实,你不过是淋了一场雨,没一会,雨水蒸发了,你还是之前那个你,并没有什么改变。
能够把信息整合、思考、进行判断,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需要本身具备基础的知识结构。这就像是拥有一个容器,那些下下来的雨,可以接着了。
毫无疑问,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而首先,得学会思考。思维的能力,是基础的基础。
今天推荐一本书——《对“伪心理学”说不》(原版书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这本书在之前的各领域入门书单里提到过,这些天,一直在看。这本书第一版出版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
豆瓣上有上千人评价,评分高达9.2分。
这本书对普通读者很友善,语言通俗易懂,轻松幽默,还带有不少案例。
虽然是心理学入门,但这本书还和一般的教材不一样,它不是要介绍心理学的历史和主要分支。
如题所示,作者写这本书,是想要正本清源,对市面上流行的心里操控、色彩星座、催眠术、读心术等伪心理学进行反击,告诉普通读者,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
而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学,得先了解什么是科学。所以,这本书也破除了很多对科学的误解。
而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虽然不会让你获得心理学理论的能力,但它着重揭示了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读过这本书,糊涂的脑袋,可以更清醒一些。
下面, 是我的笔记,可以大致了解这本书的内容。
▎什么是科学?
心理学是关于行为的,以数据位基础的科学研究。要了解心理学,第一步,要知道——什么是科学?
科学有三个重要特征:
(1)科学采用系统的(结构化的)实证主义。
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对象,首先必须是要可以实实在在观察到的,比如说一个球的运动是可以观察的,并能够从观察中获得揭示自然世界的一些规则。
(2)科学以公共的,可以检验的知识为研究对象。
也就是说,一项科学的研究成果是可以接受重复的检验的,许多伪科学往往诉诸于特例,亲身体验,而忽略公开,可检验这一点。
(3)科学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
科学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进步:理论→预测→检验→修正。可解的问题,即可检验的理论,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可证伪性。
(后面会具体来解释这几点)
▎可证伪性
科学理论的表述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从中得出的预测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
好的理论总是显示自己是可证伪的,而坏的理论则不会。
精密度的变化和可证伪性直接关联。这里有一个敲门实验。假设我说我拥有听别人敲门声就知道对方是谁的能力。一个人来敲门,我做出预测,这个人是100岁以下,那么,很显然我出错的概率很低,但这几乎是不可证伪的。
而预测越具体越精细,有可能证伪的观测现象就越多,比如我预测,这个敲门的人是个男性,22岁,左撇子,戴眼镜,怎么证明呢?把门打开,让他进来看一下就知道,这就是可证伪,只要有某项条件不合,就可以证明理论错误。
还有一个例子,是通灵者善用的,他们称,心理能量是很敏感的,微妙的,容易受到影响,所以一旦实验不灵,那么一定是来者“气场”的缘故。总之,他不会错就对了。所以,这算不上科学。
一个理论不可证伪,那么它就是无用的。可证伪性越高,预测越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值得青睐。
作者认为,弗洛伊德对于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性被无限地夸大了。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大多建立在个案研究之上,很多是事后总结,并且是不可证伪的。
▎为什么科学家不回答人生的意义这样的问题?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
科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科学家不需要搞懂生命的本质是什么,那是哲学家操心的事。
科学接受操作主义,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
比如,把“饥饿”定义为“我的胃不好受”并不是一个操作性定义,科学采用的是食物剥夺时间或者像血糖水平这样可测量的生理指标。
操作性定义要想有用,必须同时具备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测量工具的一致性,效度是指这个测量是有效的。
比如说用体重秤来测量人的智力,这是有信度的,因为它的测量工具并不是紊乱的,但它不具备效度。
▎个人见证的奇迹为什么没有?
——见证和个案研究
见证和个案研究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都是所谓的“孤立事件”,缺乏比较性信息。
为什么见证叙述毫无价值?
1.安慰剂效应。安慰剂在心理治疗中很常见,一个人生病了,只要他相信他吃的是药,知道自己正在被治疗,会起到很大作用。在试验中,有些被试服用安慰剂,便觉得自己好多了。
安慰剂效用非常强大,无论什么荒唐的疗法,只要被一群人使用的话,总有一些人会乐于为它的效果做出见证。比如清晨头部打击疗法这样荒谬的东西,也一定会有人证明有用。
市面上的很多骗子,江湖术士,都在用这一套。
2.鲜活性效应。这是新闻从业者非常熟悉的领域,数字没有感情,要当事人的故事,最好是视频。这些东西往往比一般信息更受欢迎。
书中讲了“了不起的兰迪”的几个案例,很有意思。兰迪常年致力于揭穿伪科学的谬误,有一次,他在电台做节目,说自己早晨在某地看到了一个飞碟,几分钟内,电话纷纷涌入,都说自己也看到飞碟了,并且在不同人的描述下,关于飞碟的细节越来越丰富,而飞碟说完全是兰迪自己瞎编的。
另一次,他在电台里通过星座给听众解读性格特征。三位听众都非常满意,觉得很准。但是实际上兰迪只是随便找了一本星座手册,随便选了三个解读逐字逐句的读给三个听众而已。
▎做出错判的几种原因
——相关和因果
1.相关不等于因果。看起来很相关的两件事,可能并不是A导致了B,有可能还有一个第三变量C,如果忽略了C的存在,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了。比如鸡叫并不导致天亮,天亮是因为地球自转。
2.小心倒因为果。如果A和B有因果关系,也要避免倒因为果。比如我记得李笑来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往往不是因为感兴趣才做得好,而是因为做得好才感兴趣。
3.小心选择性偏差。确保选择性偏差不会捣乱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可以控制所有变量的情况下进行真正的实验。
▎让一切置于可控制之下
科学的思维基于的理念是比较、控制和操控。实验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在真正的试验中,一定有控制组,并排除掉第三变量的影响。
▎实验本来就不等于生活
这一章完全是为了说明,实验本来就不等于生活。原因是,有很多人因为心理学家在做实验的时候,会有所控制,而反对说,“但这不是真实生活!”。
但试验本来就是不真实生活,它让一切可控是为了更客观,更精确的得出结论。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症
——关联性原则和聚合性证据原则
我们总是听到许多民科得出惊人进展,发现了某些颠覆以往科学成果的研究。
但科学必须遵循关联性原则:新的理论不仅要能解释新的科学数据,还必须能解释已有的数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很惊人,但同样遵循着关联性原则。
聚合性证据原则指的是,一个理论不仅被一个实验证实,而是被一系列证据所证实。这样研究才会高度聚合。
科学界,往往是“渐进整合”而不是“大步飞跃”。是在一些领域逐渐达成“科学共识”而不是“重大突破”。
这也是很多普通人对科学界的误会。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
什么是神奇子弹?
就是一发就解决所有问题。
这一章主要就讲一件事情:我们总是会对一件事情做单一原因的解释,而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有多重原因共同触发的。比如说,犯罪,部分是环境因素,部分是个体因素。
具体的,比如最近大家都在谈的杨的事情,这位甘肃农妇杀死了自己的四个孩子,然后自杀。有评论将原因归结为贫穷,即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人对此表示不同意,挖掘了杨家的家庭背景,认为原因是杨的奶奶过于强势,以及杨的性格原因。但其实,双方似乎都没有意识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结果。
我们总是会利用单一解释来巩固已有的偏见。但大部分行为都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各种因素共同起作用才导致了某种行为的出现。
要避免自己陷入误区。
▎概率问题
心理学研究中很多结论都是概率式的——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发生。虽然这些结论不是100%准确,但根据心理学研究的预测仍然是有用的。
但很多人很难用概率来思考问题。当人们遇到具体的、鲜活的证据时,就把概率丢到一边了。比如说,抽烟致癌的问题。只要隔壁老王抽烟活到了85岁,我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表示,那些研究都是假的,瞧,老王不是活的好好的吗?但是,老王其实并不说明问题。
说一下赌徒谬误。即明明是独立事件,却认为先前的结果会影响下一结果出现的概率。比如丢硬币,已经连续五次是正面了,第六次,你倾向于它是出现正面的几率更大,还是反面呢?
答案是,一样大。第一次是50%,第二次是50%,第三次,第六次,第100词都是,但很多人会认为以前出现这么多次了,应该换一个。
我们是不是经常犯这种错?
▎偶然啊偶然
偶然非常常见。但是人们有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错觉相关。
人们还倾向相信,个人能力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比如很多人都假设世界是公平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所以,存在一种“罪有应得”的信念。这会使人们鄙视那些偶然不幸的受害者,人们很难相信一个好人会因为偶然事件遭遇不幸。
但是,偶然性是不偏不倚的:好事坏事都以相同的几率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
我发现传记作家,就特别喜欢给偶然事件找原因,一定要把一个重要人物的一生,找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来。
最后一章,作者再一次为心理学受到的遭遇鸣不平。就不录了。书中有很多例子,可以帮助理解一些概念。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我们常常以为我们了解自己,其实,并不一定。
- 不止读书-
魏小河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 @魏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