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要旨 二十四节气养生要旨(立冬)


【立冬节气浅释】

立冬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也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四季当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就是各自季节的顶峰,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就是四季的开始。“立”和“至”共八节,凡是“节”都不容易通过,气机变化明显,很多人容易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发病或病情加重。

【立冬气候特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立冬各地习俗】

二十四节气养生要旨 二十四节气养生要旨(立冬)

1、迎冬,亦称“拜冬”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即同立春、立夏和、立秋一样,立冬日天子也要举行迎冬的仪式。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诉天子立冬的日期,天子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天子要赏死事以安社稷,并且要抚恤孤寡。

在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

2、吃饺子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3、南京立冬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南京人还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这句老话挂在嘴边,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时也学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4、福建潮汕立冬吃甘蔗、炒香饭

在福建、潮汕,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以前在乡下还有劈蔗的游戏活动。

经典中医认为一年中的大气,秋降冬沉,春升夏浮,这是自然之道。升浮降沉的,其实是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视运动变化,在立冬时收降而下的阳热开始沉潜于地下深层的水中。自立冬开始,天气之间阳气由收变敛,由降变藏。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中医顺应自然的养生保健原则,人感天地气机变化,机体阳气亦渐敛藏于肾水之中。故冬日养生当重视阳气的敛藏,无扰乎阳,无耗其精。

1、起居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所以立冬的养生总要顺应冬藏的特点,要早卧晚起,去寒就温,如果立冬后,不重视藏精,比如熬夜、纵欲、焦虑等,就容易出现如汗多、面红如妆、发热等不适,这在中医叫做“阳气不收”和“相火外浮”,俗称“上火”。如冬天阳气不能潜藏,则到了来年春天,奉生者少,或出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进入立冬节气后,天气渐冷,寒气渐盛,这一点要特别针对家中老人,因为寒邪不仅可以诱发感冒、咳嗽,进一步侵入,还可以造成瘀血血栓,形成肺栓塞、心梗、脑梗等危及老年人生命。所以,特别对于老年人的养生,冬季还要照顾到心脏及心脑血管的养护。最好的养护办法就是防寒保暖。

2、饮食养生

《遵生八笺·冬季摄生消息论》中指出,“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冷之患。”早晨可服生姜红糖水御寒,晚上吃些清淡的粥菜,以平和心气,不可多食炙煿之肉、面,防止热气上涌,干扰睡眠。

人们有在立冬节气进补的习惯,但不可盲目进补,最好根据个人体质的寒热虚实而定如何进补,但有一个原则很关键,就是健益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了防止冬季进补的“虚不受补”,应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作为“引补”,如淮山芡实瘦肉汤等,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

立冬后,天气日渐寒冷,对于手足冰凉、怕冷、腰酸、畏寒等阳气虚损体质的人群,应多吃温阳补益的食物,如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海参、鳝鱼、韭菜、枸杞、核桃仁等。传统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一个很好的温补之品,但也要注意适度,不可过补,否则过犹不及!

3、情志养生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故立冬节气后在情绪上,要保持安静的情绪,防止冬季日照短导致的抑郁或烦躁易怒。情绪紧张和过度兴奋,均不利于阳气的潜藏。

4、运动养生

立冬后的运动,需要遵循《黄帝内经》所言“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所以冬季,除了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我们还要注意防寒保暖、劳逸结合。室内不适宜开暖气太高温度,室内外的温度不宜相差过大,对身体一些对寒冷特别敏感的部位,如膝关节、头颈部、肩背部等八虚之室应当注意保暖。

【结语】

立冬,“冬,终也,万物收藏也”,《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故人体需顺天地之势潜藏阳气而养生。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8851/65703188066.html

更多阅读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攻略

小寒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肯定都很知道,它属于我们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但你知道小寒这个节气需要怎么养生吗?小编猜想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小寒养生的知识。为大家做一个小寒养生攻略。目录1、

处暑节气养生 2015处暑节气如何养生

 爱华阅读配图  节气养生:处暑多伸懒腰解秋乏  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意味着暑气消退,秋天来临。处暑养生,防秋乏是重点。  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

寒露节气养生 寒露节气养生的十个小常识

   寒露时节是深秋的开始,天气越来越冷,那么寒露节气如何养生呢?“寒露脚不露”,寒露养生首先要做好足部保暖,饮食要防燥养胃……下面为您介绍寒露节气养生的十个小常识,做好养生保健就能好好度过寒露!  寒露节气养生的十个小

二十四节气养生:春分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春分时节重养生:9种不同体质注意事项  平和体质,就是人们说的正常体质,春分养生只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气虚体质,表现为虚弱,感到疲劳,常出虚汗,容易感冒。除了饮食上调养,还应

声明:《二十四节气养生要旨 二十四节气养生要旨(立冬)》为网友习惯就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