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祛湿妙方 婴幼儿轻度秋泻的食疗妙方

  每年入秋时节,婴幼儿患秋季腹泻就会明显增多,特别是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那么,应该怎样预防呢?

  入秋以后多健脾,疲劳尤要防着凉

  从中医角度来看,预防小儿秋季腹泻,首先要防止着凉,尤其要防止疲劳后着凉。秋季本来就容易受到湿浊寒邪的“突袭”,而疲劳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加之小儿因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腹壁及肠道缺乏脂肪“保暖层”,如果着凉就会引起肠蠕动增加,导致便次增加和肠道水分吸收减少,大便稀溏,病毒也容易乘虚而入,造成秋季腹泻。所以妈妈们此时尤要防止小儿腹部受凉,一旦发现宝宝腹泻,可先外贴丁桂儿脐贴,其中的丁香散寒、温中、消食;肉桂祛寒、止泻;荜茇,止脘腹疼痛、防泄,温中散寒,安全又方便。

  此外,建议家长在此季节日常饮食上,可有意识地给婴幼儿搭配喂养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用山药、山楂、薏米等来煲汤或煮粥,也有利于预防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易传染,防病关键勤洗手

  轮状病毒也是引起秋季腹泻的一个原因。轮状病毒可传染,成人一旦接触到轮状病毒,又在不卫生的情况下给宝宝喂东西吃,病毒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另外,宝宝接触患病的孩子或空气中有病毒,也会被传染。因此,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勤洗手是避免感染轮状病毒的关键。

  感染轮状病毒通常起病急,体温升高在38℃~40℃,同时有感冒症状,有的还伴有咳嗽、呕吐,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孩子当天通常就有腹泻,大便像米汤或蛋花汤一样,有少量黏液。如果患儿排泄物中水的分量大,尿量明显减少,要马上到医院就诊,防止脱水;如果腹泻,还伴有呕吐、发热,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而如果患儿排泄物中水的分量不大,孩子手脚不软,精神尚可,可在家中为宝宝做好饮食喂养和口服补液。

  腹泻轻症在家养,饮食补液有妙方

  对于症状较轻,在家调养的患儿,以下食疗法对小儿腹泻很有帮助:

  炒米面 将小米面放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食用时将适量炒米面加开水调成糊状,用红糖调味,稍凉后服下,每日2~3次,有吸附肠腔内腐败物质的作用。

食疗祛湿妙方 婴幼儿轻度秋泻的食疗妙方

  煮苹果 将苹果连皮带核切成小块,加水煮沸3~5分钟,温后食用,每次30~50克,每日2~3次,有良好止泻作用。

  胡萝卜粥 将500克胡萝卜制成泥,再加水煮成1000毫升粥。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并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修复。

  此外,给患儿及时补液,可有效预防脱水,方法是:用150~180毫升的清水或米汤,四个手指头抓一小撮糖(选择婴儿专用糖或一般的葡萄糖,对肠胃代谢不会产生额外负担),三个手指头抓一小撮盐,摇匀即可。喂时要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8951/244760863207.html

更多阅读

食疗祛湿妙方 大白菜的食疗妙方

   秋天天气转凉,气候干燥,这个时候人易生病,大白菜则是解病良药。白菜其性微寒,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清肺热之效。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下面几种大白菜的食疗妙

食疗祛湿妙方 女人食疗调经的10个妙方

   大多数女生都有过月经不调的症状,月经不调可能会导致失血性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急等现象,所以女性朋友们不能轻视月经不调,那么月经不调怎么办呢?今天小编教大家十个食疗调经小秘方。爱华阅读配图  1、羊肉粥

食疗祛湿妙方 5个食疗妙方助你轻松治疗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病状,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到来时,口腔溃疡尤为猖狂。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口腔溃疡的治疗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最为常见的药物治疗,以及局部治疗方式等。其次一些比较好的保健方

食疗祛湿妙方 五种牛奶食疗养生妙方

   牛奶怎么喝最好?中医学认为,牛奶味甘性微寒,具有生津止渴、滋润肠道、清热通便、补虚健脾等功效。把牛奶进行适当的加工,或和其他食物一起进行调配,便可制成各种“食疗牛奶”。去看看牛奶怎么喝最好吧。  牛奶怎么喝最

食疗祛湿妙方 健脾祛湿中医食疗妙方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趋下;易与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并且常常与他邪夹杂致病。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  健

声明:《食疗祛湿妙方 婴幼儿轻度秋泻的食疗妙方》为网友上线只为等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