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动作能不能再快一点!”
这句话听起来很熟悉吧。孩子起床后慢吞吞地穿衣服,画幅画都画上半天……有时眼看就要来不及了,他还如此“冷静”!这岂不是“欠揍”的么?
慢慢慢,这首先是对家长说的,因为问题远没有不听话那么简单。慢慢慢,孩子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天性心细,慢在容易分心
有些孩子的慢,是因为他天生心细如麻,所以凡事总是尽最大的能力完成。但他们很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动不动就分心。
要完成一件事,不是分心到忘记要做什么,就是拖拖拉拉好久才做完。这也并非有意为之,只是他的生理特质,阻碍了他的专心注意能力。
天性自我,慢在唱反调
他们天生活在自己为中心的世界里,习惯与成人唱反调。比如,你让他穿衣服,孩子虽听见了,但他会自动把你的话过滤掉,慢慢地拿衣服,然后套衣服……他已养成了一种“别人理当等我”的绝对自我中心习惯。
如何改变这个“孩子慢条斯理,家长在一旁干着急”的常见家庭情况呢?我是这么来“催”孩子快点的。
1. 换个环境让孩子专心起来
我任教的班上,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名叫茱莉,平时很容易分心。不管做什么,只要周围的孩子发出声音或有任何行动,茱莉就会放下手边的事,去看他人在做什么,所以可想而知的,每天早上她一定会被妈妈碎念;她的老师们最常和她说的话就是“茱莉,做你自己的工作!”
既然茱莉天生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身为老师的我,就决定从环境来着手,让环境成为帮助茱莉专心的助力!比如说,带这一群小孩去上游泳课时,我会把茱莉单独安排在最前面一间的换衣间,所以她不会受前方与后方房间小孩的影响,可以专心换泳衣。
当她问我:“为什么我不能和其他的孩子同一间换衣服?”我也会很诚实地告诉她:“这样你可以专心换好衣服,很快出来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水呀!”这种诚实而正向的引导,比起“因为你不能专心”,更能帮助茱莉看见自己的努力是有正向效果的,从而增加了她专心完成那件事的动机。
短短三周,每到游泳课或音乐课时,茱莉都会自己提出类似的方法,因为她知道了方法,也体验了自己的能力!
又比如说,当我要教茱莉拼字,就请她在离我不远的地方,面向墙壁的教具架,从而隔离视觉上的过度刺激;离我近一些,我也可以鼓励和提醒她:“第一步,你要这样做。你看,你记得了!那下一步呢?”
2. 短步骤分析过程,让孩子清楚每一步
把一件事拆成几个短步骤,也很有效果,因为那样的短步骤,可以帮助孩子去分析过程,看见结果。
除了蓄意安排环境外,我还给茱莉设计了一个“进度测知”表,让茱莉每做完一个拼字,就在格子里画上记号。这样,她自己就能记录下已拼完几个字,离完成又剩下几个字。
这个“简陋”的表格,效果好极了!以前她跟我的助教做类似工作时,助教总要不断的说:“赶快做呀,来不及了呀……”但现在的她已经具备更强的自我驱动力,因为已完成的,可以数得出来;还未完成的,可以具体地看见还有多久能到达目标。
3. 用时钟让孩子切身感受时间的流逝
和朱莉不同,四岁的小莱虽然同样容易分心,却更以自我为中心。
你看她吃点心时那种慢悠悠的表现就知道。当其他小朋友请她吃快一点时,她会大叫说:“你很坏,你要等我,我想慢慢吃!”但她吃那么慢的结果是……来不及做活动、来不及穿好衣服出去玩,于是她又大发脾气说:“你们要等我,你们很坏!”
几周后,我看小莱已经尝到自己的磨蹭带来的自然后果,便她说:“你很难过,每次都错失做活动或一起排队出去玩的机会对吗?想让我帮你吗?”小莱点点头。
我说:“这个时钟能帮你!看到这根长针没?当这根长针指到六时,就是你站起来收点心的时间。在6之前,你可以慢慢吃,到了6,就收点心,你一定来得及!”
诀窍就在,我拿了一个专属的时钟,放在小莱的面前。在我为她解说时针到6的这个过程里,我用画笔在现在的时间点和“6”之间涂画了三角形记号,所以小莱可以边吃点心,边追踪时针到达6的过程。这个方法,也有效极了!小莱成了自己目标的追踪和完成者,大人不用在旁边惹人厌地碎碎念!
4. 让孩子给自己定计划
我还请小莱和我一起画张“回家流程图”,因为她在回家前总是慢吞吞的,还黏着助教,硬要助教带着她一个人走来走去,如果助教不依,她就大哭大闹。
“让我帮助你。从明天开始,我和你一起准备回家。”我对小莱说,“我想第一步,我先轻轻地抱住你,跟你说再见。来,你把第一步画进流程图里面。”
小莱画完这第一步后,我说:“接下来,你要先换鞋子、穿外套呢?还是先拿背包?你决定,然后画下来。”
就在小莱画完第二步和第三步后,我建议最后一格,画我们两人手牵手走向门外。
就这样,从那天开始,每一到放学回家时间,我就拿起那张回家流程图,小莱欢欢喜喜的跟着流程图做,再也没有“挣扎”了!
催促孩子,也是教育的过程。
那必定是要有方法有目的去教!家长,请慢慢慢~孩子,请快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