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宣布,将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共计4万余人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八路军”。虽然没过多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但“八路军”的称号却沿用下来,直至家喻户晓。
大家都知道,八路军有三个师:115师、120师、129师。
115师是原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的班底,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115师在林彪的率领下,很快就打了一个“平型关大捷”,威名远扬。115师走出了三个开国元帅:林彪、聂荣臻和罗荣桓,还走出了徐海东、黄克诚、陈士榘、杨得志、李天佑、杨勇、韩先楚、杨成武等百战之将。
120师是原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的班底,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参谋长周士第。120师也出了不少猛将。贺龙这位开国元帅就不说了,肖克、宋时轮、卢冬生、周士第都是一时俊杰。
129师是原农红军四方面军的班底,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后为邓小平),参谋长倪志亮。129师在抗日战争中表现最佳,颇多可圈可点之处。尤其百团大战一役,成为抗战期间中共少有的大兵团作战范例。129师走出了陈赓、陈锡联、陈再道、王新亭、王近山等名将。
八路军的这三个师,和陕甘宁留守兵团,是国共双方反复谈判、讨价还价的结果。国民党方面限制共产党的发展,对八路军的编制和规模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但是,八路军加入抗日战斗序列后,特别是坚持敌后抗日策略后,发展很快。原有的编制不够用了,怎么办呢?
中共中央就在八路军三个师的编制之外,成立了师级规模的5个纵队。
第一纵队:1939年6月,中共中央派遣徐向前、朱瑞进入山东,与山东纵队合并,成立了第一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委,统一指挥黄河以北山东、苏北的八路军部队。1940年,徐向前被抽调回延安,第一纵队番号取消,主力并入山东军区。
第二纵队:1940年2月6日,中共中央成立八路军第二纵队,统一指挥太行山南部地区抗日武装力量,著名的左权将军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1942年6月,第二纵队番号撤销,所属部队统归冀鲁豫军区指挥。
第三纵队:1938年4月,中共中央成立八路军第三纵队,吕正操任司令员,孙志远任政治部主任。规模一度达到21个团6万余人。1943年8月,第三纵队撤销番号,主力调晋绥军区。
第四纵队:1938年5月,中共中央成立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短短一个月,第四纵队从5000余人迅速扩大到7万余人。1939年2月,第四纵队番号撤销,主力并入冀热察挺进军。
八路军另外还有一支第四纵队,由八路军第二纵队一部与新四军第6支队(欠第4总队)合并而成,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皖南事变”后,这支第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
第五纵队:1940年8月,中共中央将南下支援新四军的第二纵队一部与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会合,成立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来,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
【看完就想走?不顺便关注一下勇哥的微信yonggedushi,你以为勇哥会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