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教养,真的跟学问关系不大。良好的教养,更多的是怎么跟世界相处,怎么跟朋友相处,怎么跟陌生人相处,如何做一点小小的事情,成全陌生人美好的一瞬间。让世界因为你的存在而变的美好,变得温暖,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12岁的米兰,每天最重要的功课,就是研究镜子里的那个女孩子。她不喜欢自己的黑头发、嫌眼睛太小,鼻子太塌,腿太短,最最令她失望的是,哪里都鼓鼓囊囊的,唯有胸前一马平川。
读《周末与爱丽丝聊天》,让我想起很多关于青春期的往事。那时候,我家没有落地的照衣镜,只有厨房的一角搁着一方小小的镜子,只能照到脸,而且总是蒙着一层南方雨季里薄薄的雾气。我暗自嫌弃镜子里的那张脸,尤其是脸上的雀斑,因为那些雀斑,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看的女孩,永远都不会有人爱我。
后来与朋友聊天才发现,对身体的各种莫名尴尬与自卑,原来是青春期的普遍记忆。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大美人,提起少女时代却只记得当年一双大象腿。一个朋友发育很早,又爱美,上课时喜欢偷偷掏出小镜子照照自己,每次都要被老师扔粉笔头。还有一个朋友至今对健美裤恨的牙痒痒,那么丑的东西当年也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会流行成那样。当年她宁死不肯穿健美裤——穿上显得她髋大屁股大,却从来不敢告诉她妈妈为什么。对那时的我们来说,爱美曾是一件如此羞于启齿的事情。
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当我们皮肤开始松弛,身材各种走形时,才带着深深的悔意和温情怀念起当年青春的面庞与身体,那样浓密的黑发、光滑的皮肤、清亮的眼睛……
人到中年,常常觉得人生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失望与错误,如果仔细追究,似乎都可以归咎到那些无知而又冲动的青春岁月。我一边读着《周末与爱丽丝聊天》,一边想着,如果当年我的生命中也曾有一个爱丽丝,以女性特有的智慧指引和解答人生的种种困惑,我之后的人生是否会很不一样?
程玮,儿童小说作家,曾著有《白色的塔》(1985)、《走向十八岁》(1987)、《少女的红发卡》(1991)等,风格清新明朗而又隽永深厚。1992年移居德国,从事电视业,直到2008年“重操旧业”,出版长篇小说《少女的红围巾》(2008)、《少女的红衬衣》(2009)、《俄罗斯娃娃的秘密》(2011)以及“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系列小说(2011)、“周末与米兰聊天”系列小说(2014)。
《周末与爱丽丝聊天》是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移居德国、停笔多年后的新作。她笔下的故事常常围绕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展开——“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那么一个瞬间,对成人感到失望,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世界真实的帷幕突然被掀开了一角。”
这掀开的一角,往往代表了童年的落幕,青春期的开始。
在她看来,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纠结的人生阶段。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成人,另一方面又还是个孩子;他们对父母既依赖又不满;他们还不懂得人生的艰难,生活的真实面貌,却喜欢站在道德的高度来裁判大人的行为。
她的儿子12岁的时候,有一次看到她单位里的碎纸机,突然很愤怒的质问她,“你们到底有多少见不得人的秘密要销毁?”
“我没有办法解释。就是这样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但你又觉得他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是对的。”程玮说,“所以,作为成年人,这种时候我们有责任蹲下来平等的与他们对话,而不是敷衍搪塞。”
从这个角度来说,爱丽丝就是她创造出来,代表成人世界与这些又困惑又愤怒的孩子们对话的。
米兰第一次见到爱丽丝,是在爱丽丝的花园里。当时她花光了本该给朋友妈妈买礼物的钱,想向爱丽丝借几朵鲜花作礼物。
“爱丽丝是一个个子小小的老太太。她的头发是银白色的,穿着绿色的上衣,绿色的裙子,整个人看上去像一株植物。她看上去已经很老,但她的眼睛很亮,让米兰联想到深夜天空里闪闪发亮的星星。”
在这个故事里(《米兰的秘密花园》),爱丽丝教了米兰很多关于礼貌、礼仪的事情:怎么跟人交谈,怎么去别人家做客,怎么对待客人,怎么给别人送礼物,送什么礼物,怎么在名品店里买东西,甚至包括敲门的方式,坐的姿势,说话的语气和餐具的使用等等。简而言之,怎么做一个令人赏心悦目、如沐春风的女孩?
“在中国父母的眼中,有两件事情最重要:孩子的健康与学习成绩。但在西方父母眼中,却有一件事情比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那就是如何与人相处——与家人、同学、朋友、以及偶然相遇的陌生人之间的相处。这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因为一个人不止是属于他自己,属于他的家庭,他还属于社会。他生活的价值,他生活的意义,都与社会密不可分。”在后记里,程玮这样写道。
对话,而不是故事,是《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系列的主题。因为她认为,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缺的不是爱,不是牺牲精神,而是尊重,是平等的对话。所以,她用中国小女孩米兰和德国老人爱丽丝之间的对话,串联出青春期的困惑,尤其是一个小女孩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困惑:关于美、金钱、亲情、礼仪、爱情。
在《镜子里的小姑娘》中,爱丽丝与米兰谈美。美的标准是什么?她们谈芭比娃娃,谈维纳斯的雕像,敦煌石窟里的菩萨、《长恨歌》、柏拉图、特洛伊战争、纳斯索斯…….到最后,米兰终于不再自寻烦恼,而镜子也向她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美丽的女孩子。
在《芝麻开门的秘密》中,她们追溯金钱的历史、探讨金钱如何让地球转动,金钱与自由、金钱与爱的关系。
在《黑头发的朱丽叶》中,她们谈到了爱情,爱丽丝用一个天平为米兰解释何为幸福的爱情。
在《会跳舞的小星星》里,爱丽丝用纪伯伦的一首诗来解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们……”
“在一个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固然可以向妈妈、老师、姐姐寻求人生的经验与指导,但她们各自都带着现实世界里严酷的一面,相互之间有不得不做出的妥协,而爱丽丝是这三者的集合,又超越了这三者。”程玮告诉我。
在她看来,中国一直缺乏女性意识的教育。很多女性事业上很成功,但你并不觉得她们的人生值得羡慕。
通过爱丽丝,她创作了一个她理想中的女性形象。爱丽丝博学、睿智,对人类文明有着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见识,每一个复杂的问题,到了她这里,似乎都可以从最不经意处剥丝抽茧,迎刃而解。与此同时,她亲切、优雅、品味不俗,精通日常生活的艺术,房子永远收拾的整整齐齐,花园里总是花团锦簇,她会用花园里的草木与花瓣做成美味的沙拉,她总是能用很小的一件事情,让别人的心情变得很愉快。
事实上,爱丽丝有点过于完美了,完美的更像是一个抽象的理念,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但据作者说,这是她有意的设计——“爱丽丝本来就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她代表的是成人世界里最美好的一面:知识、宽容与责任感。”
按照程玮最初的设想,到了最后一个故事,米兰最后一次来到爱丽丝的房子,发现爱丽丝已经消失了。
尽管如此,我仍然愿意向所有女孩推荐这套书。即使我自己,也希望我家附近有一条蔷薇街,街上有一座小小的花园,花园里有一个叫爱丽丝的老太太,周末时可以去向她讨一杯茶喝,聊一聊哀乐中年的问题。
爱丽丝的人生课堂对一个孩子来说,学会爱,学会表达爱,比学好语文算术重要得多。
不要以为社交只是大人之间的事。从你学会向人微笑,从你开口说出第一句话的那一刻起,你其实就已经开始了你的社交。
当一个有礼貌的客人上门的时候,应该给主人带一份小小的礼物。
在德国,当人们形容一个有教养的女孩子坐着的姿势时,他们会说,那女孩子坐的像蜡烛一样笔直。
饭桌,是人类世界一个很神圣的地方,它有点像祭台。
小米兰,你要记住,永远不要向朋友借钱。
一见钟情并不是偶然的,这一见的后面,隐藏着很多很多的秘密。
罗密欧第一眼爱上了朱丽叶,朱丽叶也爱上了罗密欧,因为他们实在是天底下最合适的一对。
一个女人,再老还是一个女人,她不喜欢被人看作老人。
一张美丽的面孔会给周围人带来愉快。我们不应该嫉妒那些美丽的人。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真正的美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这种东西叫气质。这是随着一个人的阅读、思考与经历,慢慢的形成的。这种气质形成的优雅,会给人带来一种超越岁月的美丽。一个人就是老了,依然会很美丽。
当金钱闪烁着爱心与美德的光辉时,它就不再是可怕的怪物,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们才可以说,人类已经战胜了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