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多万医者一起,每天成长一点点)
肝体为阴,肝用为阳,所谓“肝体阴而用阳”也。肝虚大多为肝体之虚,味酸之药补肝体,辛味药以益肝用,使肝体柔润而肝用舒达。肝用为阳,为肝气、肝火、肝风,此气、火、风三者为阳。故说肝用为阳。肝为将军,性喜畅达而恶郁结,郁则病,然而过亢也病。肝气郁结应疏肝,疏之而肝郁仍不解者,当滋阴以柔肝,肝柔则郁解。肝火在上者宜清,肝火在下者宜泻。肝风为患最为激烈,如将军之盛怒,操生死于顷刻间,必熄风,或镇肝,风仍不熄则应潜阳以定风。
肝邪为患,常常祸及邻脏,单治肝不愈者尚可暖土御风,或可清金制木,或可泻木子(心与小肠)之火,以夺其势。
正肝气
柴胡——升清阳,疏肝胆之气,解半里半表。
香附——香而能窜,性平调气,解郁调经。
白芍——柔肝正气,除热敛阴。
川芎——血中气药,走而不守,一往直前。
金毛狗脊——益血养气,能除风寒湿。
滋肝阴
枸杞子——滋阴涵木,又生精。
山茱萸——滋阴涩精,防脱之要药。
生地黄——滋阴清血,不寒不腻,平补之品、
鳖甲——补阴除热,散结软坚。
白蒺藜——凉血益阴,散肝风。
杜仲——滋肝肾,使筋骨相亲。
阿胶——滋阴养血,润肺止血。
补肝血
当归——补血活血,血分偏寒者宜。
丹参——补血祛淤,血分偏热者宜。
鸡血藤——活血通络,补络中之血不足。
牛膝——甘酸益肝,引血下行。
疏肝气
青皮——疏肝泻肺,破积消痰。
桔叶——疏肝而力薄。
苏梗——顺气而安胎。
绛纬——蚕丝由红花染成。得红花之力可以养血,借蚕丝以行经络。虚而血滞者宜。
莪术——破血行气,攻积通经。
三梭——破血行气,消积解淤。
前胡——下气降火,消痰。
礞石——平肝下气,治顽痰。
瓦楞子——散绪化瘀而消痰。疏肝消痰破血。
红花——活血破淤,润燥消肿。
延胡索——活血利气,止诸痛。
木瓜——疏肝柔筋,足腓转筋之要药。
暖肝
苁蓉——补而不燥,滋而不腻。
吴茱萸——降逆定痛,治肝虚之呕,厥阴头痛,
小茴香——暖肝。
凉肝
丹皮——凉血活血,退有汗之骨燕。
青蒿——除骨蒸,清阴分之伏热。
菊花——祛游风,清上焦之风热。
地骨皮——除内热而退外潮。
女贞子——至静之品,治阴虚有火。
夏枯草——宣泄肝胆郁火,而通气机。
泻肝火
龙胆草——大苦大寒,泻湿热。
紫草——凉血活血。
芦荟——清热杀虫,入丸散用不作汤剂用。
牛黄——解热,通窍,利痰。
羚羊角——清肝去风。散血、镇痉。
川楝子——泻肝火,导湿热,利小便。
熄肝风
天麻——通血脉,疏痰气,去上部之风。
白僵蚕——去风散结,化痰行经。
钩藤——主治肝风。
五加皮——养肝祛风,治筋骨拘挛。
蜈蚣——入肝善走,能散又去风。
全蝎——去一切风。
潜阳镇肝
石决明——清肝风热而治肝阳上扰。
龙齿——镇肝治惊。
牡蛎——软坚化痰,清敛热汗。
蛤粉——同上
珍珠——镇肝安心。又拔毒生肌。
另:凡治目疾诸药,如夜明砂,密蒙花,决明子,青霜子,夏枯草,白蒺藜等均入肝经,大多凉肝而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