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非常流行在朋友圈上面买食物,各式各样的都有,包装好的,没包装的,还有现做的,为了让朋友圈朋友相信,信赖自己的美食,都会发一些坐在制作制作的视频。
这不,最近民福康调查发现了一波朋友圈的美食诱惑:独家做的猪蹄、古方秘制辣酱、不一样的甜蜜甜点……
时下,"互联网+"食品正在改变许多人的消费方式,便利、实惠、多样,监管力度太差了、安全风险又很大、消费维权非常之难了。
很多自认为是网络上面的食品经营的人,既跑得了"和尚"也跑得了"庙",美好交易的同时,食品安全成了头顶的"悬剑"。
微店自制美食火
据记者了解,微信美食很受欢迎,卖水果、土鸡蛋之类现成的食品且不说,卖自制食品已经火遍朋友圈。坐在家里或是办公室,点开微信朋友圈,无论是中式简餐还是西式甜点,动动手指就可以坐等美食送货上门。
市民乔女士就是一名微信订食物的忠实粉丝,“提前一小时下单,差不多到下班时间,快餐就送到手了,比以前电话订餐方便好多。”
记者在乔女士的手机界面看到,她专门有个“订购”文件夹,里面的微店 APP 达十几种:秘制猪蹄、芝麻鸡、口水鸭、红烧肉、手工月饼、水果蛋糕等。“这些都是我精选出来的,味道都很赞,好评如潮啊。”
记者在手机客户端搜索微店美食,什么窝窝头、烧麦、肉酱、小咸菜、小龙虾……应有尽有,不仅食客评价味道好,而且这些“私人订制”的美食价格也大多比实体店便宜得多。
自己送餐赚钱多
记者在朋友圈点开一家自制甜品的微店,翻阅店主的相册,记者看到,店主每天都会图文并茂地贴出其加工的美食,并附客户好评聊天记录,这“热腾腾”的小买卖着实引人。
“刚开始,我只是卖给熟人和朋友,后来朋友们转发、推荐,我这小生意就越来越好了。
现在,朋友圈好友已近千名,去年毛利润在20万左右,远胜于我在单位上班赚的那点钱。”店主称,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订单很多,有的小订单干脆推掉。
“春节前后的两个月,我的‘私家猪蹄’销售额近两万元,利润确实客观。”开
微店的杨阿姨笑言,退休了比上班挣得多。确实,别看微信美食兴起不久,这小生意的利润也让不少卖家乐开了花。
店主聂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做一个杯子蛋糕为例,黄油、牛奶、面粉等原料成本也就两三块钱,卖出一个的利润在七八块左右。如果订单多的话,确实很赚钱。”
聂女士坦言,开微店没有房租、人工、水电等成本,挣了全是自己的。
朋友圈“定制美食”要戴好“安全帽”
时下,“互联网+”食品正在改变许多人的消费方式,便利、实惠、多样、分享是网络食品特色,同时也是网络食品交易的美好一面,然而另一面却是网络食品生产门槛低、监管力度弱、安全风险大、消费维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