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言律诗对仗简介
范例:
西塞山还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空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讲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今徐州)人。贞元进士,授监察御使,后贬为朗州司马,曾做过许多地方的刺史。官终检校礼部尚书。诗风通俗清新,深得民歌优点。有《刘梦得文集》。该诗是刘禹锡乘船途径西塞山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把漫长和广阔的时空压缩到一首诗中,叙事一气呵成,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从分体现了作者七律气势雄伟的特点。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其平仄格式,就是在五律每句前加与前二字相反的平仄就是七律平仄格式。七律同七绝一样,首句通常不入韵,入韵的较少见。二`四`六`八句用平声入韵,一`三`五`七句用仄声不入韵。七律有四种平仄格式:
1 平起,首句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仄起,首句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平起,首句不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仄起,首句不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律诗和绝句都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时一定避免用同音字,这也是古诗词约定俗成的。律诗对仗,上下联的关系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并肩对。两句并立,没有主次,不相连贯。
二是映比队。两句映比,有主有次,一正一衬。
三是反比对。两句相反,意思对立,一正一反。
四是承接队。两句相承,以下承上,上下顺接。
五是流水队。两句贯通,不能颠倒,不能分割。
律诗两连对仗方式,最好时有所变化,不要都是一种关系,这样显得比较死板,而几种关系并用,就像的生动多了。
律诗,其实还有一些知识,但笔者认为不能算是最基础的入门知识。初学朋友只要是掌握了以上的基础知识,写作和鉴赏律诗就够用了。深入进去后,再逐步提高。
八、词的写作技巧简介
无论是文章还是诗词,都不是心血来潮提笔就写的,都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首先是经过学习了解搞懂弄通,其次才是提笔写作。入门的办法:
一是了解。也就是说全面了解词与诗等文学作品的不同特征,领略词的艺术风采和魅力,体验词的华美意境。这就必须先学习古今人的精品著作,才能做到深入详细的了解。
二是体验。只有体验词人的情感,才会感受到作品的精华之所在,直到应从何入手学习提高,从而开拓文学思路,提高艺术素质,培养美好情感,激发创作灵感。当你在阅读词作品时,体验到你的情感你可以随着词作者的喜怒哀乐而跌宕起伏时,才会真正的鉴赏和写作。
三是辨认。有效的辨认词各种体裁的艺术风格,就会打下你选择词谱的基础。这是因为词谱的格式百余种,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如《蝶恋花》的凄婉,《满江红》的激昂,《踏莎行》的悠长等等。所以辨认后再进行选择,创作时才会使你的情感得到有效的发挥。
四是选择。古人的词作品成千上万,我们也没必要去每篇都精读细研。要有针对性地去选择优秀的,经过数百年流传被人们公认的名篇去进行研读。这样起点高,进步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如语言`格式`韵律等等。在学习掌握过程中,也提高自己掌握各种技巧的能力。
六是信心。要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坚信自己能学好掌握词的写作,并能逐步提高创作出比前人更好的作品。这绝不是大话,现代人的知识`智慧`能力等无不超越了前人,我们有比前人更丰富的思维,更多彩的生活,更先进的科技,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如果没有了超越,世界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而且也永远不会有未来。
九、词的句式简介
范例:
1 十六字令 宋-张孝祥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等。单调,共四句,16字。除14字《竹枝》外,是最短的词。
归, 猎猎熏风卷绣旗。
拦教住, 重举送行杯。
词谱:
(-) ,
+ / - - + / (-) 。
- - / ,
+ / / - (-) 。
2 水凋歌头 宋-苏轼
又名《凯歌》`《台城游》等。原隋唐大曲《水调》之歌头。双调,共95字。下阙换头。另有别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词原称曲子词,起于唐,盛于宋。是格律诗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说是格律诗的一种延伸。词原本是和音乐联在一起的,早先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那时词调很多,各有其名称,人们称之为“词牌”。后人把各种词牌的平仄概括总结,形成了“词谱”。人们照谱填词,发展到后来便脱离了音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这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词。
词调,在词脱离了音乐后,已经子虚乌有,好多人便把它看成是词牌,如《十六字令》`《念奴娇》`《蝶恋花》等都是词牌名。
词根据长短分小令`中调`长调三大类。古人把58 字以下叫小令,59字~90字叫中调,91字以上叫长调。
词根据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和四叠。单调就一段,全是小令,如《十六字令》`《忆王孙》等。双调分上下(前后)两段,分称为上阕和下阙,双调词最多,小令`中调`长调都有,如《长相思》`《行香子》`《八声甘州》等。双调中的上下两段的字数和平仄基本完全相同,或大同小异。三叠词分为三段,如《岚陵王》。四叠词分为四段,只有《莺啼序》。三`四叠都数长调。
词的句式,由于是从近体诗发展而来,因此就比近体诗繁杂的多。句种字数,既有最短的一字,也有最长的十一字。近体诗的节奏形式,词里都有,甚至没有的词里也有。其中最大的不同,还是在句中停顿。如七绝或七律句中的停顿都是四三式,如“赛北月华明冷夜”(见笔者《七绝月夜》一帖)就是上四下三式,可以看成塞北月华(停顿)明冷夜。而且古诗中绝不可能出现三四式,也只有在古词中才会出现。如辛弃疾《太常引》“人道是清光更多”就是三四式,人道是(停顿)清光更多。词中四言句好多都是一字停顿,如秦观的《行香子》“有(停顿)桃花红--------”起到领言的作用,又称“领字”或“领格字”,而且大多是虚词或动词。
十、词的平仄简介
词与诗一样基本以律句为主,先有诗律,后又词律。因此两者在平仄押韵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词也有自己的特点:
1 照谱填词
词谱把平仄和押韵规定的一清二楚,其他无任何可遵循的,按词谱添就行了。
2 律句模式
词的五`七言律句与五`七言律诗一样的,可参看前面文章,无需详解。
一言句和二言句:无论如何都是律句。
三言律句:- / / ` - - / ` / - - ` / / - 。
四言律句:+ / - - 和 = - + / 。
六言律句:= - + / - - 和 + / = - + / 。
八言律句:= - + / = - + / 和 + / = - + / - - 。
九言律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的词也有拗句和救孤平,前面在介绍律诗时已经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讲,只要你照谱填词,就不会出现其他现象,所以其他的就不介绍了。
十一 词的押韵简介
词韵的形式要比律诗押韵的形式繁杂的多,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可平可仄。如押平声韵的有:《忆江南》`《浪淘沙》`等;押仄声韵的有:《如梦令》`《卜算子》`等。
2 可疏可密。密的句句押韵,如《忆王孙》`《长相思》等。字数少的小令,一般押韵较密,风格鲜明。疏的可几句一押,如《念奴娇》`《声声慢》等。用疏韵的,一般都是中长调,风格沉郁。
3 一韵到底。如《一剪梅》`《蝶恋花》等,绝大多数词都是一韵到底。
4 中间换韵。这又分几种形式:
(1)阙间换韵。如《情平乐》,仄换平韵,一阙一韵,共用两个韵,上仄下平。
(2)阙内换韵。如《钗头凤.》,阙内一种仄韵换另一种仄韵,两阙换法一致,共用两个韵。
(3)间内都换。公用四个韵,阙间阙内都换两阙各换各的。如《菩萨慢》,上阙仄换平,下阙另外的仄换另外的平。
(4)平仄交错。阙内平仄韵交错使用。如《相见欢》`《调笑令》等,具体换法友好多种。
(5)词有叠韵。有的词有叠韵`叠句的要求,如《潇湘神.》等。还有的可叠可不叠,如《采桑子》等。
词的用韵虽然复杂,但却没什么难度。因为词谱把一切都规定好了,你只要照谱填词,就肯定没任何问题。
十二、词的对仗简介
词对仗要求比较欢送,不象格律诗那样严格。其特点是:
1 灵活应用。词除了极少数的句子要求对仗外,绝大多数没有要求,可对可不对,完全又作者自己决定。
2 不拘平仄。词的对仗要求的也不严格,有的平仄相对,有的平仄相同。凡字数相同的句子,都可以采用对仗,你只要按词谱的平仄走就行了。
3 形式多样。凡格律诗的对仗形式都可以用到词上来,另外还有:
(1)领字对:如苏轼的《沁园春》。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2)领句对:如陆游的《诉衷情》。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3)多句对:如朱淑真的《眼儿媚》。
绿杨影里, 海棠枝畔, 红杏梢头。
(5)同字对:如毛泽东的《水调歌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6)押韵对:如李煜的《相见欢》。
剪不断, 理还乱。
(7)多字对:律诗的对子主要是5字和7字,而词的对字从3字~7字都有,就不举例了。总之,词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是工对,没有要求而对仗的地方可宽对。水平高的古人往往在词中大量使用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