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0月初,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公布了《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就2017年高考的考核内容、考核目标、考试内容及范围做了重大调整。
物理科目考试中,新考纲要求要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新考纲对物理考试内容也进行了优化。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一、考纲变化解读
物理选修3-5的内容主要有: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光电效应和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这意味着所有参加全国卷高考的考生都必须学习选修3-5的内容。
1. 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内容的意义。
选修3-5中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重要规律。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内容,将进一步完善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学生的高中物理知识体系。
解决高中物理问题的三把金钥匙:
力的观点(包括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等)
能量观点(包括功和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动量观点(包括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
高考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列为必考,将有利于引导高中物理教学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入大学理工科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
选修3-5中的光电效应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是20世纪后近代物理的重要内容,量子理论把人们引入了微观世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量子论,光谱,核物理已经渗透到了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学、天文学等各个领域。高考将光电效应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列为必考,将有利于引导高中物理教学按照教材体系,比较系统的学习近代物理的发展历程,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了解并理解科学发现和物理实验是促进物理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2.高考理综试卷中物理部分命题可能的变化。
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内容后,高考理综试卷中物理部分可能出现如下变化:
第一,将选修3-5的内容的考查浓缩成一个综合性的选择题;
第二,在实验题中考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三,在计算题中渗透选修3-5的内容,例如可以在力学计算题中加入碰撞模型、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等内容,或以火箭模型或航天器姿态调整或轨道变化考查反冲、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或将恒星的热核反应与天体演化、太阳能利用、天体运动等综合为一题考查;在电磁感应计算题以切割磁感线的两杆相互作用模型命题,也可以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中加入带电微粒的碰撞,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等内容。
无论如何调整,为了平稳过渡,作为考纲调整后的首次高考命题,我们认为,必考题中只是增加了含有选修3-5的内容元素,总体难度将会保持不变。
二、高考备考策略
针对2017年高考考纲的重大调整,高考备考可采取如下策略:
1.补齐短板。
对于没有系统选学选修3-5的学生,要利用大约5周的时间,学习选修3-5知识,补齐短板。对于学习过选修3-5,但是不系统或没有掌握重点知识的学生,可以在复习完机械能后将选修3-5的内容复习前置,这样考生有更多的时间将动量等知识进行消化和梳理,达到高考要求。
对于选修3-5的四部分内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为II级要求,要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能够运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现象,处理解决相关问题。
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能为固体,也可能为液体或气体,对于液体或气体,一般选择以微元作为研究对象。
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为相互作用的系统,可能为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系统,也可能是多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系统,关键是系统需要满足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高考对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主要模型有:碰撞模型(弹性碰撞、一般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子弹打木块模型、爆炸模型、反冲模型、人船模型、木块—木板模型等。
光电效应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为I级要求,要了解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规律提出了量子化,理解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波粒二象性,知道光子能量、动量、物质波,掌握爱因斯坦光电效应规律;
了解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知道波尔的原子模型和波尔理论,掌握能级及其原子发光和吸收光子的条件,了解波尔模型的局限性和电子云。了解贝可勒尔发现的放射性现象揭开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知道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线的性质和特点,了解探测射线的方法,了解放射性的应用和防护,掌握原子核衰变的规律,知道半衰期并能够进行简单计算。知道核力和结合能,知道核裂变和核聚变能够释放核能,能够运用质能方程计算核能,了解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2. 知识融合。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第一位。因此学生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在系统复习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要将选修3-5的知识点与必修和选修3-1、3-2的知识点融合。2001年高考中,曾经以太阳切入,将核聚变核能计算与天体运动、万有引力融合命题;2004年高考天津卷将钍核的衰变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融合;2005年高考天津卷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切入,把核反应方程和回旋加速器融合。
3.提高能力。
在高考要求的五种能力中,“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对学生要求很高,但只是在计算题中加以体现。大部分试题主要考核“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狠抓基础,做好基础题、中等题,摈弃偏、难、怪题。对于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要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上。对于光电效应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要在回归教材,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了解的一定要了解,知道的一定要知道,理解掌握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能级、核能计算及其相关知识点。
“青宵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战中,希望学生们尽快适应考纲的变化,调整备考策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增强自信,不忘初心,实现梦想。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