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境由心造:悲秋抑郁的心理探源
文:季龙妹| 壹心理专栏
有悲秋情绪的人,一定是有相当文化品位、感情丰富敏感的人,这样的人对人生体验深刻,在人格上最求完美,更应该得到尊重和爱护。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秋分时节,谨以此文献给有缘之人,让我们爱在深秋,乐在深秋。
秋天来临了。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这是古代战国文人宋玉对秋天的心理感受。有趣的是,汉字“愁”字也是“心”上之“秋”。
为什么凉爽舒适的金秋反而容易触发悲秋的抑郁情绪呢?
有人从医学角度论证: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气温渐渐下降,阳光不再充沛。而由阳光控制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就会减少,在血中的浓度降低。它们的减少使细胞兴奋性降低,人就会情绪低沉,总感觉很疲惫遇上不称心的事,就更易导致心情抑郁。
有人从季节物候变化论证:秋风萧瑟,树木凋零,冷月残照,天粘衰草,绿池落尽红蕖……秋日里一些最为常见的景象或物象,在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触动人心进而影响其心理状态。尤其对意像特别敏感的文人心理反应特别丰富。
其实,在我看来,境由心造,悲秋抑郁是复杂的生理心境反应,需要结合人的不同境遇和此时此地的情感体验进行深入具体分析。只有具体的秋季伤感情绪和心境,而不存在医学意义上的纯粹的“秋季抑郁症”。
一般而言,人生境遇不顺或命运多舛,或在此时此地心情不佳,就容易产生悲秋的抑郁情绪。
唐代诗人杜甫带病羁旅异乡,他在《登高》里发出的浓浓的悲秋感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元代诗人马致远则在《天净沙·秋思》里描绘了一组悲秋的意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而清末革命志士秋瑾女士因壮志难酬直接喊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呐喊。
但是,同样的的秋天,同样的景色,对有些内心强大的人或人的美好情绪体验的时段,其产生的心理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反而能激发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唐代诗人杜牧流露出对秋天的喜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另一位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词》里直接否定了悲秋情绪,使之转化成引领人生向上的乐观情绪: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而有着雄才大略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则用近似白话的诗句颠覆了历来悲秋的传统: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由上可见,“境由心造”,秋季秋景的悲凉其实是人生感知的悲凉,悲秋的抑郁情绪其实是人的伤感情绪的投射。所以,要从根本上消除“悲秋抑郁”,首先要做的是树立积极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奋发有为的人生信念,增强抗挫折能力,注入正面的心理能量、提高自我评价……。
悲秋的情绪对正常人虽有危害,比较容易调节。但对有抑郁病史的,特别要注意排遣悲秋的情绪,以免雪上加霜。根据心理咨询实践,要防止和缓解悲秋的抑郁情绪,一些辅助的自我保健、让自己快乐起来的方法可以一试。
第一是加强日照和光照。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阳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线,可以减少秋季抑郁病人的抑郁情绪。当阴雨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尽量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这种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
其二,每天给自己一块糖是对付秋愁的妙招:阴天时,增加糖类摄入可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减轻忧郁。当然,糖尿病患者除外。
其三,增加B族维生素能帮我们减轻秋季抑郁。复合B族维生素、谷维素等可调节精神情绪,咖啡、浓茶等有一定的提神作用,能减轻或消除忧郁。
第四,登山临水、开扩胸襟是抵抗抑郁症最有效的办法:祖国医学认为,旅游登山是治疗抑郁的良方,中国历来的九九重阳登高的习惯就是给悲秋抑郁打了一剂预防针。
有悲秋情绪的人,一定是有相当文化品位、感情丰富敏感的人,这样的人对人生体验深刻,在人格上最求完美,更应该得到尊重和爱护。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谨以此文献给有缘之人,让我们爱在深秋、乐在深秋。
编辑:小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