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亭,新四军名将,原名高志员,河南省新县城郊董店人,1907年8月出生,1939年6月24日被军长叶挺据国共双方指示枪毙。
高是鄂豫皖根据地主要领导人,在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开始长征后,其创立红28军坚持斗争,为其间各南方游击队最成功者。抗战时期,以南方各游击队为基础建立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红28军被改编为4支队,实力居各支队之首。但由于张国焘(已叛逃)和四方面军的问题,源自鄂豫皖的四支队在新四军内的状况比较微妙,首先高由于长期与组织失去联系,仍处在被中共中央进一步观察的阶段,虽说实力强劲,但并没获得更重要的任命。高对此有所抵触,认为“新四军吃四支队的饭”。鉴于高对所属部队有绝对的权威,其抵触情绪,加之张国焘的出逃等等复杂背景,造成新四军,乃至中共中央,都有所警惕,派出政工人员强化组织的影响力,并在基层做了相应的工作。这些工作,被高敬亭认为是“挖墙角”和向上级告状,也激化了矛盾。此间新四军、长江局和中共中央往复的电报中,对皖北的高敬亭第4支队反复出现“教育”“帮助”“推动”“说服”“争取”“改造”“处置”等字眼。
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工作上的内部矛盾,就很容易激化,尤其是高的四支队实力在各支队之首,新四军军部对这些问题极其敏感,最终矛盾激化到中共中央决定采取处死高敬亭。
1953年春,毛泽东视察安庆时与地委书记傅大章说:“高敬亭不应该杀,是戴季英搞宗派捣的鬼。”1975年11月1 0日,高敬亭的女儿高凤英写信给毛泽东要求重新审查高敬亭的问题。12月14日,毛泽东批示:“请军委讨论一次,我意此案处理不当,其责任我怀疑是项英。”这应该是毛泽东生前处理的最后一宗冤案。1977年4月2 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给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国家民政部发文,追认高敬亭为“革命烈士”。1980年4月1 9日,高敬亭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隆重举行。
高敬亭
高敬亭何许人也?1977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给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指出:“高敬亭同志参加革命后,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在坚持鄂豫皖地区的革命斗争中是有功的,虽在四支队工作期间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可以教育的,处死高敬亭同志是错误的。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批示wWW.aIhUaU.cOm,中央军委决定对高敬亭同念给于平反并恢复名誉。”
高敬亭原名高志原,l907年8月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董家店,其家境贫寒,青少年时走南闯北给地主杀猪,有“高屠夫”的绰号。他好结交朋友,与董家店老街“春和畅”杂货店管账先生梅光荣是十分要好的私塾同窗。两人常在一块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1927年秋,梅光荣将表弟方进贤(共产党员)介绍给了高敬亭,从此高敬亭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高敬亭被选为光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3月担任中共光山县委书记。1932年1月,在中共鄂豫皖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被任命为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政治委员。他率领七十五师屡建战功;1934年5月,升任红二十五军政洽部主任。1934年11月1 7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长征;1935年2月1日,高敬亭与鄂东北独立团胜利会师;2月3日,高敬亭率部来到安徽省太湖县凉亭坳(今属岳西县),根据鄂豫皖省委留下的指示信,主持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亭坳会议、重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高敬亭让大别山上红旗不倒,最终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支成建制的红军武装力量……
高敬亭之死
1939年6月24日上午8时,天空乌云翻滚,大雨滂沱。高敬亭被押赴刑场,途经褚家老屋的深沟时,他纵身跳人深水中,一连跳了3次,几个卫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从水中打捞起来。沟旁有一株老榆树,他又用头颅撞树也未成功。他是宁愿溺死、撞死,也不愿不明不白地屈死,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来抗议自己所受的冤屈。高敬亭被押着穿过褚家老屋,来到龙泉河畔。青龙场附近的河滩上,随着一声凄厉的枪声之后,高敬亭那高大的身躯倒下了。将军的满腔热血不是洒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而是洒在自己人的刑场上。
谁要高敬亭死?1939年6月2 4日清晨,高敬亭被带到青龙场附近的一个树林里,这里已经连续3天召开近千名指战员参加的批斗大会。高敬亭没有想到这次是针对他发动的公开批斗大会。会上叶挺军长讲了话,政治部副主任历数了高敬亭“反党、反中央、反革命、不服从军部领导、排挤延安来的干部、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等7大罪状。最后宣读了中共中央和新四军aIhUaU.COM军部关于开除高敬亭党籍和军籍的决定。
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回电也传到了会场,国民党总参谋长白崇禧的电报是:“奉委座电令请将高敬亭处以极刑照准。”国民党对红军要枪决高敬亭的消息真是喜出望外,他们曾经悬赏5万元都买不到高敬亭的脑袋,此刻却送上门来,如何不喜?!更何况高敬亭极力反对桂系军队开进大别山。
高敬亭之功
1935年2月3日,高敬亭率部来到安徽省太湖县凉亭坳(今岳西县河图镇),根据鄂豫皖省委留下的指示信,主持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亭坳会议、重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红二十八军下设八十二师、军直手枪团、交通队。就在红军整编之际,敌人派出主力部队进行围剿,妄图将红二十八军扼杀在摇篮里。高敬亭率部突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民国24年1月底,高敬亭派余雄、蒋同学奇袭了潜山县官庄,活捉了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委员、省财政厅厅长、前代省长余谊密及其次子国民党潜山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余竺僧,揭开了大别山3年游击战争的序幕。
4月2日,高敬亭在潜山县桃岭头(今属岳西县温泉镇)巧设埋伏,全歼了两个营的尾追之敌。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三个月清剿”的计划。同时,红二十八军及地方党组织在鄂豫皖边区的20多个县建立了80多支便衣队。红军便衣队是党政军二位一体的武装工作队,是秘密苏维埃,是不穿军装的红军,便衣队是鄂豫皖红军的一个重大创举,是高敬亭领导大别山游击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
在大别山的3年游击战争中,高敬亭指挥红二十八军转战3省45个县,南临长江,北越淮河,牵制了国民党正规军30至68个团,成建制地歼敌18个整营和25个整连,共约50000多人,为掩护和策应主力红军的长征以及其他地区的游击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37年7月1 3日,高敬亭与中共皖鄂特委书记何耀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毅然决定与国民党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进行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谈判,史称“岳西谈判”。谈判历时13天,分为南田接触,衙前初议,青天谈判,九河签字,土门集中五个阶段,最终达成协议。7月28日,高敬亭化名李守义以红二十军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前往和平九河亲自参加和谈签字仪式。这次谈判是在统一战线尚未建立之前进行的,在南方8省14支游击队中,最早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的成功谈判。
1937年12月2 5日,叶挺、项英在武汉召开新四军军部成立大会。12月27日,高敬亭应召赴汉口八路军办事处,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召开的关于部队改编的会议。会上,周恩来副主席对红二十八军和鄂豫皖根据地人民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斗争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表彰了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宣布鄂豫皖红二十八军和鄂豫边桐柏山红军游击队合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由高敬亭担任第四支队司令员。当时,红二十八军是南方8省14个游击区中保存人枪最多的部队,高敬亭对人事安排有看法,对项英等个别领导人心存不满,但他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决定。1938年2月中旬,红二十八军在七里坪改编成为新四军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兼政委、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后来是戴季英)后勤部主任吴先云。四支队下辖支队部、七团、八团、九团和手枪团共3100余人,是新四军4个支队中建制最整齐、人数最多、装备最强的支队。
1938年春,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从芜湖北渡长江,先后占领和县、含山、巢县,国民党第五战区的第二十一、二十七集团军闻风丧胆,向西撤退,地方政权垮台,百姓四处逃难,华北战局处子危急之中。高敬亭正在生病期间,立即率手枪团和后方机关偕已有身孕的夫人来到舒城西港冲指挥部队作战。四支队迅速展开,七团、八团进驻无为地区,九团、支队部进驻巢县地区,手枪团、后方机关也积极寻找战机,伺机打击日军。日军攻占巢县后,除留下守备队,主力继续向合肥进攻。巢县守备队经常派小队日军下乡抢掠,巢县城东南5公里蒋家河口是敌人乘船常去的地方。高敬亭利用该地河道纵横,芦苇丛生,地形复杂的堤埂设伏,打了一个大胜仗。5月12日上午8时许,日军20余人乘船进犯蒋家河口。四支队九团二营伏击部队以密集的火力射向敌船,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经20分钟激战,共毙日军20余人,缴枪数十支。5月25日,《新华日报》刊登了胜利消息,蒋介石也于5月16日致电叶挺军长:“蒋家河口出奇挫敌,殊堪嘉慰。希望继续努力为要。”四支队打响了新四军对日抗战的第一枪。
为了配合正面战场作战,高敬亭指挥四支队在安庆至合肥、合肥至六安公路两侧,专事伏击日军运输车队。从6月至10月,四支队先后在舒城县、桐城县、潜山县、怀宁县取得大关、小关、范家岗、椿树岭、棋盘岭、铁树岭、三十里岗、运槽等大小60余次战斗的胜利,歼灭日、伪军1400多人,缴获了大批的枪支、弹药,击毁敌军车150多辆。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四支队在打击日军的同时,还积极打击汉奸土匪武装,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七团先后歼灭无为石涧埠、巢湖姥山等地的汉奸土匪武装数百人。八团消灭庐江的土杂武装吴可庄部200多人。手枪团围歼舒城土匪武装300余人,并活捉匪首,为民除了害。四支队的抗日活动,迅速打开了皖中的抗日局面,建立了背靠大别山以舒城为中心的皖中抗日根据地.为以后建立皖江抗石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在敌后军民抗日热情高涨的情况下,高敬亭领导的四支队先后组建了东北抗日挺进纵队、淮南抗日游击纵队和游击第二纵队,部队发展壮大到近万人。
高敬亭之过
在大别山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高敬亭主持了3次“肃反”,错杀了一批党和部队的领导干部。高敬亭对“肃反”一直抓得很紧。越是形势险恶,他就越重视“肃反”,把“肃反”当作与作战同等重要的大事抓,他对人很严厉,对内部人多疑,甚至到不近人情的地步,某个战士丢失一颗子弹,或宣传标语写错了一个字,或在开会时没到会,就可能被他当成“反革命”,并且严加处罚。红82师师政委方永乐在红28军中地位仅次于高敬亭,常常因此与他当众争论。方永乐任红82师师政委时,年仅19岁,为人聪明机灵,胆子大,且有一手好枪法,虽然年纪轻,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还关心同志,爱护战士,因此在28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对高敬亭也十分尊重,但在原则问题上敢于与他争论。
1936年初,高敬亭在鹞落坪驻地发现有人在他的饭碗里投毒,结果,勃然大怒,没查明原因,就把炊事班全部处决。年轻气盛的方永乐闻讯后,立即赶去进行阻拦。谁知高敬亭竟把他也打成“反革命”,逮捕起来,逼他写自供书。
就在高敬亭加紧内部“肃反”时,一名叛徒领着敌103师忽然包围了红28军军部及主力,形势万分危急,部队处于混乱之中。就在此刻,被关押着的方永乐流着眼泪对高敬亭说:“老高,我是不是反革命,等这次战斗后你再审查,你要枪毙我,也等我把部队带出去以后再说!”敌人已围了上来,来不及多说,高敬亭答应了方永乐的请求。方永乐被解开镣铐后,立即指挥部队投入战斗,抢占主峰。但敌兵是善于爬山的103师。红军兵力单薄,无法固守,不得不退出主峰。凶恶的敌人却紧咬不放。方永乐见情况危急,果断命令手枪团:“保护高政委冲出去!”为了让“高政委”冲出去,他自己带着少数战士掩护。战斗激烈地进行着,高敬亭冲出去了,方永乐见他们安全了,站起身,流着泪,端着机枪向敌人扫射,并把身体有意暴露给敌兵,结果身中数十弹而牺牲。不想数年后高敬亭自己也落得个同样凄惨的下场。
红二十八军整编期间,中共中央派出郑位三、萧望东抵达红军集结地湖北省七里坪。郑位三向部队传达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过去根据地“肃反”是错误的指示!引起了高敬亭的疑惑,对他们保持戒备,经常借故不让他们深入部队。红二十八军改编成新四军四支队后,中共中央派出www.(aIhUaU.com一批干部从延安来到四支队工作。高敬亭对这批人相当反感,尤其是对戴季英。于是,郑位三、戴季英处处受到轻视、排挤。郑位三为了顾全大局,转到地方工作。戴季英和高敬亭则不断地闹别扭。1938年7月,高敬亭发现与上级来往的电报有问题,怀疑政治部发报向长江局告他的状,一气之下,在新开岭怒打机要员江腾蛟(此人后来追随林彪反党集团被开除党籍),经追查,江承认有此事,遂将江绑送戴季英处理。戴季英深感棘手和不安,就自行通知从延安来的干部,一夜之间跑到八团驻地西汤池“避难”。后来,高敬亭为了顾全大局将戴季英等人请了回来,但是,两个人的矛盾也因此而激化。
高敬亭与新四军军部的矛盾,主要是因为东进问题上出现严重的分歧。军部几次电令四支队向东开进,但高敬亭却置若罔闻。高敬亭不愿东进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3年游击战争他吃尽了没有根据地的苦头,如今,好不容易开辟了一片皖中根据地,现在,却要拱手相送给国民党,他舍不得;其二、新四军军部与国民党第五战区谈判,国民党要求四支队向淮南铁路以东和津浦铁路南段转移,将淮南以西的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地区,送交国民党军队。他认为是对国民党的迁就,委曲求全,是投降主义。
1938年5月2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指示:“用一切力量争取高敬亭支队在党的领导下,使之成为这一地区的主力。”1938年6月,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率军部特务营来到江北,要求四支队挺进皖东,但遭到高敬亭拒绝。高敬亭和四支队始终在淮南路西地区徘徊不动。项英几次发电敦促,后来,高敬亭因口腔出血又带手枪团和特务连回到舒城。1939年国民党拖欠和克扣四支队的粮饷,限制四支队发展。使得四支队就陷入桂系及日寇夹击的被动局面。斗争形势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正确的方针应该是立即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也指示将皖东全部和江苏一部变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而高敬亭此刻仍然留恋大别山,迟缓东进。这显然违背了党中央关于新四军东进敌后发展开辟敌后根据地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无须讳言,高敬亭在领导四支队的工作中犯有严重的错误。
随着部队的发展壮大,战斗的不断胜利,高敬亭开始滋长了居功自满的情绪,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组织的关系,同时,与支队政治部主任戴季英的矛盾也日益公开化。
1939年4月1 8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朱理治在向中央书记处的报告中提出了处理高敬亭问题的上中下三策:1、推动他到延安学习或择地养病为上策;2、委以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名义,部队交由其他同志带为中策;3、撤消其职务为下策。4月27日,新四军军长叶挺、军政治部副主部队由戴季英、林维先率领继续东进。
正当高敬亭率军从大别山开向抗白战场并连战连捷时,却发现国民党桂系的第五路军正源源不断地开向大别山。高敬亭立即致电军部,要求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而此时的王明却由左倾变成右倾投降主义,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他所领导的长江局却派出大批党员干部和革命青年帮助桂系军队改造基层组织,训练乡、保长,建立保甲制度,提出“帮助五路军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的口号。高敬亭当然对此产生抵触情绪。
高敬亭参加革命后,由于长期处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他没有条件学习和掌握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却受到张国煮极力鼓吹和推行的极左路线的影响。在3年游击战争中,他领导的红二十八军失去同上级党组织联系后,没有建立起集体领导制度。因此,他在领导部队坚持斗争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却也产生了某些错误倾向,这同他身上存在的历史局限性是具有很大关系的。
在延安,毛泽东派出曾在高敬亭手下工作过的郑位三、程启文、张体学到高敬亭的部队工作,毛泽东叮嘱郑位三等人:“你们见到高敬亭之后,切记不要唱高调,对部队中存在的问题要让他们自己去认识和总结。千万不要用延安批判张国熹那一套去套他们,各地有各地的情况,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1937年9月,郑位三一行来到七里坪,郑位三在欢迎大会上,代表党中央、毛泽东向红二十八军和鄂豫皖边区的人民群众表示敬意和亲切的问候,祝贺他们坚持3年游击战争取得的辉煌胜利,并报告了八路军在平型关消灭日军1000余人的胜利消息,传达了党中央关于红二十八军将要改编,并东进皖中、皖东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号召全军指战员继续发扬革命传统,随时准备开赴抗日前线。
高敬亭的厄运
最严重的错误是,5月10日,叶挺一行抵达舒城西港冲四支队留守处,当晚即召开支队连以上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会上全体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坚决执行中央和军部的东进命令。高敬亭也被迫举手同意。但会后,他迟迟不下达东进的命令。叶挺愤怒了,这位北伐名将素以治军甚严著称,高敬亭竟然不听指挥,让他怒发冲冠呢?叶挺以江北指挥部的名义直接命令第七团、第九团东进。此时,高敬亭却写信命令七、九团停止前进,公然抗命。九团团长詹化雨和团政委胡继亭抵制了高敬亭的错误命令,并及时向江北指挥部汇报。而就在此刻,第七团团长杨克志、副团长曹玉福在率部攻打汉奸武装周家老屋后将所缴获的钱财据为己有,并于5月20日,携20余人叛逃投降了国民党。杨、曹是高敬亭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支队部曾研究过处理他们,并委托高敬亭亲自去做工作,但高敬亭迟迟未去。
杨、曹叛逃,引起了各方面对高敬亭的不满。项英立即来电,要叶挺开展“反杨、曹斗争”。在戴季英等人主持的“反杨、曹”斗争中,揭发出高敬亭的一些问题。项英当机立断,在部队中开展了6月4日,叶挺来到安徽省肥东青龙场,派四支队第八团团长周骏鸣去舒城县西港冲传达命令,要高敬亭速率教导大队(原手枪团)赴下墉集地区。高敬亭稍做安排,即辞别爱妻史玉清和生下才9个月的女儿,率部赶到军首长指定地区。
当高敬亭到达青龙场时,周骏鸣说军长在褚家老屋等候。高敬亭得知此情,急忙带着3名警卫员赶到褚家老屋,他一进门,就被叶挺的副官黄序廷带人逮捕起来了。高敬亭被搞得莫名其妙,问,“我犯了什么借误?你们为什么将我抓起来?从此,高敬亭失去了自由,天天接受审讯。在“反高斗争”中,高敬亭除了承认过去“肃反”有扩大化的倾向外,拒绝承认强加在他头上的其他罪名。对于戴季英等人给他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他持抗议态度,认为是打击报复,公报私仇。这也许正是他的悲哀之处,没有人为他说公道话,没有人将他的思想错误与“反革命”的帽子区分开。因为人人都目睹过高敬亭的骄傲自大的作风。6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来电报,决定撤消高敬亭四支队司令员的职务。此后,对高敬亭的斗争更加残酷,甚至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低头认罪。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凶多吉少,他更加思念爱妻幼女,在给史玉清的诀别信中,为革命尚未胜利自己却屈死在自己人的刀下深感痛悔,眷恋革命生涯,并嘱咐史玉清:“孩子你能带则带,不能带就托付给老百姓……”
6月20日,项英以“反革命、反党、反中央”等罪名,分别向中共中央和国民党军事当局发出要枪决高敬亭的电报。同时,国民党战区司令廖磊也向蒋介石诬告四支队“在皖省横行骚扰”、“闹独立”、“游而不击”等7条“罪状”。
在延安的毛泽东接到项英的电报痛心得久久说不出话来,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高敬亭固然有错误,但他毕竟是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毕竟是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而且现在大敌当前,用人之际,岂可草率行事!毛泽东坐在那里,足足抽了两三支烟,才在回电中写到:“争取教育改造四支队,对高敬亭采取一些过渡办法,利用目前机会由军部派遣一些得力干部去四支队工作,以帮助四支队之改造与整理。”然而,中共中央的电报已经迟了。高敬亭的人头已经落地!
6月24日上午8时,将高敬亭枪杀在青龙场。高敬亭死前提出最后的要求:“我是共产党员,要死在红地毯上。”他的要求未能获准。时年,高敬亭年仅32岁。
高敬亭被错误杀害后,四支队被支解为几个部队,有2000多战士认为革命无望而脱离队伍。高敬亭的亲属受到极不人道的虐待,女儿刚10个月被送给一户农民抚养,后被饿死,高敬亭临死之前给妻子史玉清留信一封:“玉清同志,我觉得革命才有出路。已决定我明日上午八时处以死刑......。”
高敬亭枪杀后,史玉清被开除党籍,逮捕入狱,在狱中生下小女儿高凤英。
高敬亭被杀不久,毛泽东气愤地发电报质问叶挺、邓子恢等人:“我们让高敬亭回延安,你们为什么杀他?速查清原因报中央。”同年11月,周恩来、刘少奇到达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质问有关人员:“高敬亭招革命的兵,买革命的马,有什么不好?我们开辟的根据地为什么要让给国民党。离开大别山,我们没有根据地。”1943年,参与杀害高敬亭的周骏鸣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毛泽东、刘少奇再次质问:“按你们说的,高敬亭有错误,为什么你们不听中央的,为什么要枪毙高敬亭!”刘少奇说:“有大别山根据地不是更好吗?到路东没有基础。”
1975年10月,几位过早离开工作岗位在合肥休息的原红二十八军、新四军四支队的老首长告诉史玉清:“主席、总理的身体都不太好了,要抓紧申诉。”史玉清把高敬亭的一切都告诉了女儿高凤英。11月10日,高凤英在父亲老部下、老战友的帮助下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长信:
敬爱的毛主席:
我是已故红二十八军军长、新四军四支队政委兼司令员高敬亭的女儿高凤英,中共党员,现在安徽省军区105医院任医师。.....我父亲是革命者,而不是反革命aIhUaU.COM者。既然是革命却又为什么被杀呢?......我希望能够早日知道这个结论,来解除我母女政治上的压力。
同年11月30日,毛泽东主席收到信后批示:“请汪(汪东兴,笔者注)向了解此案的同志询问一下,以其结果告我。”12月9日,汪东兴将调查的事情真相如实向主席汇报。毛泽东主席在报告上指示:“请军委讨论一次,我意此案处理不当,其责任我怀疑主要是项英。”
1976年1月和9月,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相继去世。1977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机密5号文件--《关于给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1980年4月19日,高敬亭将军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合肥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副主席、徐向前元帅、谭震林、栗裕、肖望东将军,张劲夫、程子华、郭述申首长以及高将军的部下万海峰、林维先、李世安将军等40多人送了花圈,300多老部下、老战友参加了安放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xxx在合肥接见了史玉清和高凤英,亲切地说:“如果有人认为平反后还应有尾巴,那是错误的。”他对高凤英说:“你有一位好爸爸,要向他学习。”1989年6月,在高敬亭遇害50周年之际,方毅副总理、万海峰上将、林维先中将,主持召开了纪念大会,怀念这位卓越的将领和革命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