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
为了纪念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的胜利,1959年国务院决定于当时作为主战场的徐州特此筑造一座纪念塔以弘扬革命先辈们的功绩以及伟大的战争精神,1965年建成开放,位于淮海战役烈士园林内。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于07年建成并免费开放。
淮海战役纪念馆
该纪念馆建于江苏徐州的凤凰山,位处纪念塔的东南方向,是一座极具民族特点的建筑,纪念馆的顶部为琉璃瓦,中部是大殿、重檐、门以及走廊,建筑面积一共两千八百多平米,原本为中国风的旧馆在经过三年多的新建后焕然一新,免费对全社会开放。
最初的纪念馆与纪念塔一同于1965年建成开放,纪念馆标由陈毅元帅所题,陈列厅分为前厅、序言厅、战役厅、支前厅、烈士厅以及后厅共六个部分,一共有珍贵的文物、史实照片以及相关画作、雕塑等重要物品两千余件。其中还包括毛主席起草的作战方案的电报手稿、总前委指挥作战的电台以及多名烈士的遗像与遗物,整个展馆的布局十分科学,出展的文物丰富,重点鲜明,设备先进,十分值得前往参观。
全馆共有藏品一万五千多件,其中有79件一级文物,管内除了陈列馆之外,还设有放映厅,播放相关历史记录影片;而烈士缅怀厅则记录了31006名在战役中献身的烈士的英名。该纪念馆位列我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之一,极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淮海战役参战部队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战斗最凶,解放军牺牲最多,歼敌最多的一场血战,同时也是一场各方面影响最大的战役,双方参战部队数量极大,兵力对比极其悬殊,解放军以少胜多,将蒋介石的精锐骨干部队全数歼灭,缴获无数。
淮海战役作战场景
解放军共出兵60万,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协调一致共同作战,一共二十三个纵队,并加上40万左右的民兵以及200多万人的支前大军的支持,总前委是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华东野战军有第一、三、四、六、八、十、特种兵、两广纵队加上山东兵团以及苏北兵团,一共十六个纵队外加四个旅,共四十多万人。而中原野战军参战的有第一、二、三、四、六、九、十一这七个纵队以及三个旅,将近二十万人。
国民军由刘峙担任总指挥,集结了国民党的良兵主力,共80万人。其中由邱清泉担任司令的第二兵团在陈官庄地区被灭,含六个军。增援黄维的第六兵团由李延年指挥,下辖四个军。由黄伯韬指挥的第七兵团在第一阶段于碾庄地区被歼灭,下辖五个军。刘汝明的第八兵团下有两个军,黄维指挥的王牌兵团第十二兵团下辖四个军于双堆集地区被解放军歼灭。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共四个军于陈官庄地区被歼。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于陈官庄地区被歼灭,两个军。此外第三绥靖区发生大范围起义改编,整个被解放军消灭。
这场战役以解放军取得全面胜利而告终,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的政治以及军事危机,完全丧失主动权。
淮海战役碾庄
碾庄战役作为淮海战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对于我军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碾庄战役发生在华东地区,作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主战场,全数歼灭了国民党军的黄百韬兵团,战争极为激烈,华东野战军也死伤无数、损失重大。
碾庄战役
碾庄镇位于徐州边上,东部与连云港相连接,在淮海战役正式开始之前,解放军一直假装着攻打徐州,以此来掩饰真正目的,使国民党军心紧张。此后粟裕精心部署,割离黄百韬军团与徐州的联系。
此后,黄百韬由海州撤退到新安镇。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下部队发动起义,使得华东野战军通过防线包围了国民党第七兵团。黄百韬兵团开始西撤,仅凭一座桥渡过运河后,全军损失一万余人。
经过窑湾战役后,由于李弥撤退导致黄百韬兵团失去侧后方的掩护,此后李弥兵团于徐州收缩使得徐州东门大开,解放军能够长驱直入。在之后的曹八集战役中,黄百韬与徐州主力军分离。
之后,两军逐渐进入激战阶段,可谓是血染碾庄,从最初的防御部署,初期的交战,到近迫激战,再到最后的血战碾庄圩,黄百韬兵团势力逐渐衰弱,残余的部队有意突围均被剿灭,黄百韬在绝望中自杀,战争结束。
碾庄战役的胜利为整个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荣誉的一笔。
2016-05-31 09:20:21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x0条评论淮海战役研究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场我方武器、战势等都处于下方的战争。但是我方将士还是胜利了,用13.5万的伤亡换来了对方55.5万被俘的战士。无论如何,对于解放军这一方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大的胜利。让我们通过后人对淮海战役研究来看一下这场战争。
淮海战役照片
事实上,对于淮海战役而言,共产党这一方的命名并不准确,反而是国民党的“徐蚌会战”比较符合。因为淮海战役这场仗,其作战范围已经超出了淮海的作战范围。而之所以这场战争会被命名为这个名字,是因为粟裕大将最早提出这个设想时的确是将作战范围制定在淮海的领域范围内。但随着作战的进行,双方兵力的不断投入和地域的扩大,整场战争已经超出了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粟裕的设想。
粟裕一开始的设想是在华野军的作战范围内,吃掉两淮附近的整编师,但是随着毛泽东的规划和国民党的增援,战争的对手逐渐扩大到歼灭黄百韬的兵团。于是,淮海战役就这样打响了。刚投入战争时,徐州刘峙的兵力高达了70万人,而华野部队却只有36万人,这样敌众我寡的局面对于解放军十分不利。那么这场仗是怎么赢的呢?
经过后人对淮海战役研究,分析了打赢淮海战役主要原因。其中我方将领科学的决策和周密的部署,众多的起义军的力量,蒋介石的胡乱指导造成了杜聿明军团的失败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
淮海战役是解放军与国民军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对于共产党乃至整个中国而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家制造了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并且将这些纪念章发给了第三野战军。
淮海战役纪念章照片
通过这枚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我们可以看到,纪念章的正面是两支交叉的枪支,而这两支枪支还是带有刺刀的那一种,相对而言比较落后,这与解放军当时的作战工具相符合。解放军进行淮海战役时就是在武器落后的状况下战斗的。
图案中枪支的上方是一颗红色五角星。这与解放军军旗上的五角星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五角星采用的是旗帜整体的颜色,也就是中国人民最喜欢的颜色——红色,而军旗上的五角星是黄色。在纪念章的最下方写有“淮海战役纪念”的文字。整个纪念章以五角星忠心为原点,发散出一条条与射线相似的直线,一直连接到纪念章的边缘,给人一种部队都效忠和信仰着中国共产党的感觉。在纪念章的背面并没有什么图案,只是写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颁发”的字样,和具体时间的字样。
这个纪念章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背面的铭文也有凹陷和凸起两种。除此之外,这枚纪念章还分为了红铜、油漆红和铜镀珐琅板等多种材质版。但是无论外表形势怎么变化,淮海战役纪念章的大小和重量是没有变的,都是直径为2.7厘米,重量为6克。
这种纪念章数量总共有60万枚,能获得这枚纪念章的人绝不是普通人,而是参与这场战争的第三野战军的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