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依恋_依恋 -心理学概念
依恋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妈妈)之间存在的1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1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翻译】
attaching
依恋_依恋 -词语解释
1、“依恋”用在名词前面多表示“留恋”、“舍不得走开”等意思,如“依恋家乡的山山水水”;
2、用在名词后面则表示“依靠”、“依赖”、“珍惜”等,如“看得出,他对那份工作是多么依恋”;
3、用于爱情,表示“爱恋”、“亲密得难舍难分”,如“深深的依恋着你”。
依恋_依恋 -理论来源
依恋
依恋理论最初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师Bowbly(1969)提出的。二战期间,许多儿童成为无人照料的孤儿,Bwolby发现这些进入孤儿院的孤儿虽然在身体上得到了看护,但仍然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他从孤儿院中由于母爱剥夺等因素导致的孤儿的心理障碍的关注开始,在生态学和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恋理论。
Bwobly认为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了个体和看护者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内部工作模型是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内部表征,而这种依恋的内部表征又成为幼儿建立有关自我与他人概念“内在工作模型”的原型。依恋关系的工作模式是1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是在幼儿与照料者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心理表征。幼儿对照料者的依恋行为并非作为1种次级性的需要,而是从属于1个独立的依恋动机系统。依恋对象(客体)不只是1个缓解驱力的工具,它本身就是1个终极性的目标。
Brehtartno(1992)提出,幼儿会在与周围人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建立了1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幼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
依恋_依恋 -理论发展
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之间关系如何随幼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上。
到了现在,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1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个体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个体终生适应的特点,并且帮助个体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孟昭兰2000)。
依恋理论是1个毕生发展的理论,依恋关系是在幼儿期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并在个体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发生着作用。因此,依恋理论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至今,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成为西方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依恋_依恋 -幼儿依恋的分类和研究方法
继Bwobly提出依恋理论之后,以美国心理学家MaryAnisworth为代表,依恋研究进入了1个新阶段。通过精心的家庭和实验室观察,Ainwsohrt(1975)等人发明了著名的陌生情境测验法来测量幼儿与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通过对多个样本的分析,探讨了影响母子依恋质量的因素,并根据陌生情境下幼儿与妈妈分离与重聚时以及陌生人在场时的表现,将幼儿的依恋类型划分为典型的3类: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回避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依恋。
安全依恋的幼儿当妈妈在场之际急于探索游戏室。但妈妈离去时表现出不安。当妈妈回来时,幼儿会主动发起与妈妈的互动,寻求与妈妈的身体接触,很快从不安中平静下来,接着开始探索行为。对陌生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警觉与怕生,但有时也能试图接近并向陌生人表示友好。
焦虑一回避型依恋的幼儿和妈妈进入游戏室后立即开始玩耍,没有注意或很少注意到妈妈的离去,在妈妈离去后仍能继续玩耍。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对妈妈的回避行为,不注视妈妈,而是寻找玩具。对待陌生人甚至比对待妈妈的回避还少一些。
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的幼儿一进入游戏室就表现出“痛苦”,对新奇环境相对没有兴趣。整个过程都担心着妈妈的去向,妈妈离开后十分沮丧,妈妈回来时表现出矛盾行为,即寻求接触与接触抗拒,不容易平静下来,整个过程都表现出不安和痛苦。对陌生人不主动接近,社会适应上表现消极。
Mani(1990)的研究又提出了1种新的依恋类型一混乱型不安全依恋。这类依恋是1种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在陌生情境下,其行为表现为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组织性、前后不连贯。在这种依恋类型中,前述3种类型的依恋行为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复杂地结合起来。
依恋_依恋 -依恋的应用和影响
Bowbly(1973)的依恋研究发现,妈妈是幼儿的第一依恋对象。妈妈与幼儿交往过程中的积极经验帮助幼儿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我的基本信任感,将妈妈视为安全基地;由这种基本信任感形成1个对压力事件的适当预期,知道这些事件尽管是需要努力去面对,去忍受,但毕竟是可以应付的。心理学的1个主要理论趋势强调个体差异在应对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主要作用。压力情境下,依恋系统被激活,安全依恋可能是帮助个体积极评价压力情境的内部资源,从而可以建设性解决这些事件,提高自身的健康和适应能力;而且,安全依恋的个体有1种很强的自我效能感和对事件的控制感,有自信能够在需要之际寻求外部帮助。不安全依恋会降低个体在遭遇压力时的心理弹性,可能是导致个体适应障碍以及较差的处理压力事件能力的内在因素。
依恋_依恋 -影响依恋形成的因素
荷兰心理学家VanDenboom(1988)在前人和自己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依恋与探索行为的双向模式。她的研究证明,可能影响幼儿依恋行为的因素有:内源性变量(如幼儿气质中的易激惹性),幼儿的内部工作模式,妈妈反应的敏感性,影响妈妈行为的2种外部因素(社会支持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