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东在世的时候有很多的奇闻异事。有的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让人难以理解。对于这类我们常人理解不了,无法接受的事当然是不说为好。那我就说一个能让我们大家在认知上应该大有裨益的事吧。
有一年,李瑞东从北京回武清老家。途经田间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个村民赶着老牛翻地。打过招呼后村民就和李瑞东开玩笑,说:“鼻子大爷,都说您力气大,我咋不信呢,你就是力气再大您能大过我这头牛吗?”李瑞东当时也来了兴致就说:“要不咱试试!”村民见状挺高兴,犁地的犁杖卸下来,这头的缰绳交到李瑞东的手里,那头可就鞭子抽开卖力的赶上了老牛。可是无论老牛怎么使劲就是无法动地儿。村民这回是彻底的服了。
这个轶事就此也就传开了,都说李瑞东力大无比,有“倒拽九牛”之力。其实就是一头牛而已嘛!你说中国人是不是有够夸张的?所以,武术界一些传闻虽然不可不信,却也不能尽信。我经常对我的学生们说,不是前人功夫不大,而是后人把前人功夫夸的过大了!
?吾师:郑昭明先生演练五星锤拳照
?记得对此我曾问我师父郑昭明先生,“鼻子爷”的功力怎么那么大呢?我师父说这可不是功力大的事儿。而是“鼻子爷”的听劲特别的好。我说怎么呢?他说,老牛使劲蹬地才能往前走,可是“鼻子爷”通过缰绳总是能在老牛发力的瞬间将它的蹬力给卸掉了。这在咱们门称之为“听灵劲儿”,也就是要具备听清对方要干嘛,同时自己能第一时间的做出灵活的变化。这在《太极拳论》里也叫做“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但是不懂的人就以为是他力气大使然。外行看内行,实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种“听灵劲儿”必须得从推手中去练。练拳是体,推手是用。这在太极里称之为体用。很多人拳练的好但不意味推手就好。其因在于缺乏体用。通过推手练出这种“听灵劲儿”的反应和不具备这种反应的,在后续的散手习练当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
李瑞东从杨禄躔那里继承下来的内容在推手的练习上保留了一动即缠的风格特点。也就是两个人手臂接触走化的时候,通过手臂的缠绕和周身的滚动而形成的粘黏连随。有点类似打蛇绕棍上的意思。这种缠绕又不同于现今的陈式太极拳的缠丝。李式太极拳的缠绕是通过手上的五诀:棚、擎、拨、掠、分的依次变化而实现的。五个手指对应五诀,每个诀使得每个手指的作用也不一样。这样就形成了钩挂,承转,拨动,分化等不同功效。
??例如,两人搭手的瞬间,必须要松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同时,手心要向上,大指和食指挑起。其余三指松而不懈,暂不参与。这在李式太极拳中叫做“翻手为云”。待对方向我问劲或者发劲的时候,其余三指依次参与进来,实现手臂的滚转缠绕,形成引进落空。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手上还含着拿筋闭脉的手法。这种手法完全不是那种五个手指“大把抓”那么简单浅显。
太极处处都是阴阳虚实的体现。五个手指也是这样。所以,总是要空出一些手指应付别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整体的缠绕滚转当中实现的。最终无论是一收一放还是顺势採挒,手心都是向下的。这在李式太极拳中叫做“覆手为雨”。翻手为蓄,覆手为发。用自然界的云和雨来形象的诠释整个过程,言简意赅!可以毫不为的说,李瑞东在对古传太极的继承与发展上充分的做到了丰富性与细腻性。
他在“发明源起”中对此提到:“手有五诀,足有五步,身有五方,口有五音,头有五星,此为外五行也;腹有五脏而生五气。心藏五德而生五性。五性之所正,能知五味之所偏,此为内五行也。此乃先天本有之良能良知也,为静盘。动盘则落后天矣,运用则以手之五诀,下合五步,上随五星,内借五气,此为三五连珠之妙理,内外合一。再以八卦错综之义,八门变化之神机,八式之妙法,按五行生克之情,方能往复纵横,不出规矩矣。便可上下飞腾,随意所之矣。若不得明师亲传口授,各种重要口诀,焉知其中妙理变化之奇哉。”
??很多人一看到这样的内容就头多大。亦或有人会说这是故弄玄虚。其实,不是古人迷信,而是今人的懵懂无知。太极拳如果离开了太极文化,也就不可能有这种拳术的出现与形成了。反过来,想练好太极拳,练精太极拳就得对这种文化深入的认识,才能做为你练习当中练法和状态正确与否的依持标准。
杨澄甫对其家传太极拳的内容进行改革创编后,在“练法十要”当中有一个“内外相合”。这是练习太极拳极为重要的一个事项。做不到这一点,你就练不出内功。李瑞东在上面“发明源起”的内容当中所说的内外五行就是这种“内外相合”的具体体现。他在杨禄躔传下来的老拳上所进行演化而成的“太极五星捶”,其命名的深刻含义正是在此。
另外,他命名用了一个“捶”字而非拳字,这里也是用词非常的有考究。我们说,太极拳虽然有一个“拳”字,但是你细想一下,整个拳势当中有多少个是成拳状的姿态?很少,很少!这个现象千万不要忽略!前文书中我交代过,王兰亭给李瑞东的谱文不厚。可知杨禄躔当时传下来的谱文内容是不多的。而其中的一篇“太极指掌捶手解”恰恰是对此的极好诠释。
原文如此写道:“自指下至腕上,里者为“掌”,五指之首谓之“手”,五指皆为“指”。五指权里,其背为“捶……打,捶也。夫捶有搬拦、有指裆、有肘底、有撇身,四捶之外,有覆捶……再其次,步随身换,不出五行,则无失错矣。因其粘连黏随之理,舍己从人,身随步自换,只要无五行之舛错,身、形、脚、势,出於自然,又何虑些须之病也。”
??
在杨氏一脉所分出的其他支系当中对于握拳的拳势要求是五指蜷曲而不许握实,也叫做空拳。实际,这就是古谱当中所谓的“捶”。因此,太极拳如果进行仔细考量的话,实际应该叫做“太极捶”才对。“捶”不握实第一具有搬扣,拿闭之功。第二握而不实符合阳中寓阴,实中有虚的太极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手上松紧适中这个度,才能随时可以成掌,成指,成手的变化。虽然,我们无法肯定“太极五星捶”在形成的当初如此命名是否是依此而来,但是从中却能够认定,它是实实在在的遵循着古谱内容而形成的。
“太极五星锤”在整体编排上也考虑到了实用性。譬如,它每个式子都是左右成对的——阴阳不偏;它每个式子都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实战中也恰是需要如此;它极为讲究含胸拔背,而且比现在所能见到的太极拳含的要大。这练的是“含化力”。其实拳谱上所说的:“蓄劲如张弓,放劲如发箭”指的就是这个。就是指的背弓一定要明显。如此才能在发放的时候将劲如箭一般发的充分。那种身形很直的拳术是不适合实战的;它还极为讲究斜肩吊背。体现的是两个肩的一高一低通过背部的“回环劲”来回的变转。歌诀对此说:“斜肩吊背真难看,位置自然有高见。手足往来皆有定,有定犹贵能善变。善变无穷亦无形,无形功夫在百炼。”
它在练习的顺序上先从松,软,慢入手。讲究“凝神息气多恭敬,憨憨厚厚如泥塑”的诚敬专一,神不外游。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练缠、绕、裹的筋膜意气,后续再加入捻、拧、定的有关手脚腰的细腻运动规则。最终练出周身松柔绵软又螺旋缠绕的刚柔并济之功。
有歌诀对此总结道:“外要紧凑内要松,大气盘旋调呼吸。斜南吊北实难守,一字线法在其中。形如抽丝连绵绵,勤学默会节节串。臀收偃月三张弓,三字诀法上下插。十指运行手有诀,松缠软绕慢中裹。眉梢眼角有情源,动人消息在舌间。阴阳虚实动中静,披法运行方自悟。”
五星锤是对太极拳在过去能够应用于实战的练习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但实战仅仅通过拳架子(套路)的练习就想达成所愿是绝无可能的。只是太极拳最终的实战性离不开拳架子练习的一部分功劳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那么,除了这些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练习才能接近于实战呢?
请看下期之“逝去的太极(七)遵循‘单练四要和双练三要’才能出实战功夫”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