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记
(一)
吾女幼时,好食冰淇淋——造型好看,更好吃。初买时,我指着她选的冰淇淋说:它叫“学雷锋”,店主只管埋头补零,并不在意。
次日,女拿2元钱,说要出门去买东西,于是,她在前走,我紧随其后,又到那店,她伸手给钱时说:“我要学雷锋”。店主一脸茫然——你要学雷锋,就来给我2元钱?……我急忙上前指柜中冰淇淋,精明的店主(我们本来就是熟人)稍一顿神,立刻就明白了,边取冰淇淋边说:“小姑娘真聪明,小小年纪,就要学雷锋,好事情!好事情!”小女不管店主之言语,只管吃着自己喜欢的“学雷锋”—— 冰淇淋。这以后,好长一段时间,大凡见到有人在吃冰淇淋时,她便大声嚷嚷:我要“学雷锋”、我要“学雷锋”……众人明晓其原由后,皆大笑……如今,小女已上中学了,可在其作文、日记之类中还时常提及这些童年趣事,文尾大多都有这样一语:“父亲希望我能真正做一个像雷锋那样乐于助人的人”。
教育的真谛不在要讲多少大道理,实事胜说理,小事也育人。我们的课堂教学大多也如此:得有预设性。
(二)
镇巴人爱用“蛮”字:蛮多、蛮深、蛮重……小女幼时也是这样,我便时常帮她纠正。如:人多,要说:很多的人、许多的人、不少的人……一个春日的中午,一家人到河边闲转,一排高高的电线杆在初春的田野中格外耀眼,小女顺口说出了“爸爸,那是蛮高蛮高的电线杆。”我马上就说:咋又用“蛮”了啦?她想想后再次说道:“那是许高许高的电线杆。”听其言,我与妻大笑,并再次纠正:在这个地方不能用“许”,要说“那是很高很高的电线杆。”
教学生也好,育子女也罢,可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显得是多么地重要,物急必反,欲速则不达。我们的课堂教学工作想必也应这样:不图大,不追多,面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有实效就成。新的《课程标准》就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三)
一次,我在组织教学《出师表》时,先引导学生了解其写作背景,并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来解读了文中字词句意,随后,进行课堂测评。最后一个,便有目的地找到了班上语文基础最差的那名学生:“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好的一句话”,他想了想,开口说出了“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众生皆笑——文中有那么多的经典名句,你却找了这么一句,真没劲……而当时的我,心中却是一阵暗喜——他终于敢在毕业前的课堂上开口大声说话了;再者,他不是“找”到“读”出来的,而是准确“背”出来的,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我接着又问:“能说说你找这一句的理由吗?”他低下了头,又想了片刻,才小声地、慢慢地说出了:“诸葛亮很忠诚,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好!”几秒的沉默后,我点评到:“Very good!这句话真实地表达出了诸葛亮出师北伐之际,面对蜀后主刘禅的一番治国、理朝、用人的肺腑之言,耿耿忠心,跃然表里。please sit down!”同学们见我如此评价他的答语,个个向他都露出了真诚的微笑,并在我的带头下,鼓起了掌来,掌声中,他的脸更红了!这以后,我的语文课中,先前他那总是低下的头抬高了不少,背也挺直了许多,语文成绩上升了……一晃,几年过去了,在一个教师节中,我收到了他从南方一个务工的城市发来的短消息:“谢谢您,刘老师!谢谢您当年给了我信心与勇气……”
事情如此简单,时常只是因学生学习的差异而力争设置难易不同、数量不同、要求不同的题,课堂教学也就少了几许沉闷,多了掌声与笑意!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倘若我们的工作能因时、因地、因人,有针对性增强一点灵活性、技巧性和换位思考性,教学可能也就是一个让教和学的人都开心的过程。《中学教育学》也要求我们广大的教师在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持全面、发展、矛盾、内外因相互制约等观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入选于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中的诗词文,都是一些上好的名篇佳作,千古绝唱。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记下,在十来年的教学中让我时常反思:如何教,学生才能更有兴趣?借助多媒体来服务课堂教学,效果好。在我们这农村学校,一两个多媒体教室能满足几十名老师需要啥时用就啥时用吗?这显然是达不到的,咋办?教学中,我找到了一个小办法——在具体讲一篇诗词时,自己先到网络或相关电教资源中去找“它”的MP3,或伴音朗读、或名家轻读、或美妙的歌声,结合学生的实况,反复比听,选好后,用数据线“导”入手机中,这样,手机的MP3、免提、便捷的好处就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派上用场了。
讲前听,能知晓正确的断句、轻重快慢,并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讲中听,能帮助其品味个中的语境;讲后听(或跟唱),能帮助学生很好地识记。苏轼的《水调歌头》;李商隐的《无题》;汉乐府《长歌行》;诗经《关雎》;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还一并让学生学唱了《乡愁四韵》、《七子之歌——澳门》、《故乡的云》;听了范仲淹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胸襟之名篇《岳阳楼记》,再去感悟他的《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心绪……优美的旋律,诱人的歌声,学生一听就爱,一学就会,达到了不但能读,而且部分还能唱——也记牢了这些“歌词”,歌声不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也让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变得妙趣横生,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一下就显得有趣多啦!不断地积累,也让学生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情趣……
语文课堂教学亦应如此——妙用各种媒体,搭建各式平台,提高兴趣,“我要学”比“要我学”强许多倍!《中学心理学》就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性条件,我们教师就要努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以便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
春节期间的一个中午,读八年级的小女突然跑到客厅来大声对我说:“爸爸,我们班主任王老师给我发短信来啦”(小女的手机只能是在假期中使用)——“徒弟,牵挂你的人很多,别忘了师傅也是其中的一个,也许祝福只是一种形式,但能给你心灵带来温馨,我把关心、祝福静静地发给你,祝你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中,学习进步,天天开心!”小女当时读短信的神情,眉宇间对王老师的崇敬,回短信时的那份认真,不能不让一家人也为之肃然起敬!随后,她又向全家人历数了王老师平日里对班上同学们的种种善举,言辞中满是对老师的尊敬、谢意,为有此师而自豪!
《中学心理学》明确指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想想,倘若我们当老师的能再把师位降低点,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力建含有亲情的师生关系,我们平时送出去的可能只是一个个苹果,回收的可能就是甜枣、糖葫芦、鸭梨……更重要的还有学生那一颗颗敬师的感恩心!
(五)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教给学生“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良好德行,可能是学生三年五载亦或许是一生都能受益而念叨您的赞师之歌!此处,我不由得就想起了自己二十年前的恩师——姚永科老师(现仍在镇巴县兴隆中学工作),当年,初二到初三这两年中,他既教我们数学,也教我们物理,数理一肩担,成绩还不低。在当年全县组织的初三数、理、化竞赛中,他所率的我们这个代表队,获得了数学、物理这两个全县第一!这,也足以验证了他平时对我们学习上的严要求和生活中的爱相待之回报呀!那样的师恩是永远都无法用这些苍白的文字所能表达得出来的……这,也在我的为师之道中染上了浓浓的色彩!我常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教育工作就应该:心中时时要清楚:谁是主体?为何努力?这样,所做的才会更加有意义!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溪流因撞击而浪花朵朵,一路欢歌!人生时常就是在压力中奋争、挫折中奋进、实干中前行,一次次或大或小的收获,倘若能努力坚持下去,人到暮年时,用一线将这些“珠子”串起,或许就是一条自制最美的“项链”,亦或是一首自吟的心曲恋歌……
参考文献:
①叶上雄:《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
②陈安福:《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③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④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⑤施晓光:《现代教育思想专题》,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5月。
⑥戴 荣:《洋思经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⑦张 丽:《当代教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