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霉病 野豌豆霜霉病
病名野豌豆霜霉病症状叶片上开始出现褪绿病斑,无明显轮廓,随病斑扩大全叶变成黄绿色。潮湿时叶片背面长有淡紫色稀薄菌丝层。病叶由黄绿色逐渐变为黄褐色,之后干枯死亡。除叶片外,叶托和茎也可受侵染,尤其茎的顶端,可产生霉层,使之变色枯死。病原菌野豌豆霜霉菌(Peronospora vicae(Berk.)de Bary)。分生孢子梗(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束生,上部二叉状分枝4-8次,最末分枝4-20微米×2-3微米,全长300-700微米(新疆资料为170-440微米), 径粗6-11微米。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椭圆形,淡黄褐色,大小9-36微米×12-29微米(新疆资料为20-26微米×15-20微米)。卵孢子球形,壁黄褐色并有网状突起,直径26-40微米。寄主范围-病害图片发生规律对其生活史了解甚少,在国内未发现它的卵孢子。冷凉潮湿的气候适合此病发生。分布与危害此病分布广泛,但国内以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更为常见。野豌豆属牧草中常见发病的有春箭筈豌豆、硬毛果野豌豆(Vicia hirsnta)、广布野豌豆、冬箭筈豌豆、三齿萼野豌豆、窄叶野豌豆(V.angustifolia)等。防治方法1.使用抗病品种。2.草地管理措施 ①头茬草应尽早刈割利用,减少发病,降低损失;②春季苜蓿返青后及时除掉系统发病的病株;③合理排灌,防治田间过湿;④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⑤做好种子去杂、清洁工作。3.药剂防治 科研地和种子田可用以下药物保护:①波尔多液,②65%代森锌400-600倍液,③70%代森锰600-800倍液,④65%福美铁300-500倍液,⑤50%灭菌丹500-600倍液,⑥25%甲霜安可湿性粉600-800倍液,⑦乙磷铝40%可湿性粉300-400倍液。以上药剂在发病期间应7-10天喷施一次。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野豌豆霜霉病"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更多阅读
西瓜霜霉病 西瓜白粉病
西瓜灰霉病西瓜霜霉病2012-03-02 15:15:22|分类:西瓜病害防治|字号订阅瓜类霜霉病学名: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Berk.Curt.)Ros
大葱霜霉病 大葱霜霉病-病原,大葱霜霉病-简介
大葱霜霉病是大葱的常见病害,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至紫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鳞茎染病后,可引起系统感染,使病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呈苍白绿色。洋葱霜霉病_大葱霜霉病 -病原大葱霜霉菌Peronospora
白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主要症状,白菜霜霉病-病原特征
白菜霜霉病,俗称白霉病、霜叶病等,主要为害叶片,最初叶正面出现灰白色、淡黄色或黄绿色周缘不明显的病斑,后扩大为黄褐色病斑,病斑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叶背密生白色霜状霉。病斑多时相互连接,使病叶局部或整叶枯死。病株往往
葡萄霜霉病防治 紫罗兰霜霉病防治方法
症 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嫩梢、花梗和花。发病初期,感病叶片正面产生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发展为黄色病斑,叶背相应处产生白色霜状霉层。嫩梢、花梗和花上也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形成矮化、肿胀等畸形症状。病害严重时,植株枯萎。病斑上的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 黄瓜的霜霉病防治方法
  (1)日出后棚温控制在25~30℃,通风使相对湿度降到60%~70%;下午温度降至20~25℃,相对湿度降到70%左右。 (2)发病初期,选择晴天中午关闭大棚,使棚内黄瓜生长点附近的温度上升到45℃但不超过47℃,维持2~3小时,然后逐步通风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