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卷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一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图1为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完成1-2题。
1.日地距平比有a变至b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
A.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 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
C.安徽省气温逐渐升高 D.孟买由雨季变为旱季
2.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合肥日出时间最可能是 ( )
A.5时 B.6时 C.7时 D.8时
图2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太阳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3—4题。
3.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 )
A.赤道 B.20°N C.40°N D.60°N
4.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大气云量 B.大气厚度 C.昼夜长短 D.太阳高度
图3反映了我国某种农作物在三月上旬所处的生长阶段,据此完成5-6题。
5.该农作物可能是 ( )
A.水稻 B.冬小麦 C.春小麦 D.甘蔗
6.导致该农作物同一月份生长阶段不同的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
图4为两个临海国家的局部区域图,图中①②表示回归线,读图回答7-8题。
7.两种农作物P1、P2分别是 ( )
A.甜菜、水稻 B.小麦、棉花
C.小麦、黄麻 D.棉花、水稻
8.洋流L1与L2流向不一致时,有可能出现下列现象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期 B.开普敦进入多雨季节
C.我国塔里木河处于枯水期 D.舟山渔场进入墨鱼汛期
GIS技术对商业网点的选址具有明显的作用.图5表示某城市三个行政区(I、II、III区)人口数量、功能分区和地价分布图。同一行政区内每一方格之间,若功能相同,人口数量相等;若功能不同,依商业、住宅、工业人口数量按3:5:2比例而定。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网格11、12、13、21的人口数量相同 B.该城市最大风频是西南风
C.网格43的人口数量为2万人 D.该城市功能区齐全,等级较高
10.某连锁超市计划在III区设立一个分店,最佳地点的网格代码为 ( )
A.33 B.34 C.43 D.44
读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6),回答11-12题。
11.③图中c地位于 ( )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 B.美洲板块与距欧板块张裂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12.流经①图海域的洋流是 ( )
A.墨西哥湾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秘鲁寒流 D.日本暖流
下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图7为我国内陆采地自然景观。据此回答13-14题。
13.若a形成化石,b形成图3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大气网 B.乙占有甲的全部
C.乙表示岩石圈 D.乙影响丙的演化
14.图3所示的区域 ( )
①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②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⑨植被根系比较发达 ④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8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劫探队员观察到,甲处有一自北向南流的河流,东岸冲刷严重;某日,国际标准时11:00时,该地钻孔处旗杆的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8回答15-16题。
15.该地 (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西半球
C.盛行风为东北风 D.一年中可能有两次太阳直射
16.有关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四个钻孔都可能钻到地下溶洞 B.乙处岩石可能为变质岩
C.甲处河流不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D.铁矿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图9为某工业收益随空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工业可能是 ( )
A.家具厂 B.炼铝厂 C.电子元件厂 D.制糖厂
18.图中空间费用曲线先减后增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租费用、市场近便 B.市场近便、工人工资
C.地租费用、交通费用 D.工人工资、政策影响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的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温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图10),回答19~20题。
19.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 )
A.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B.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20.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温变暖 B.人类开垦 C.降水增多 D.地壳抬升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卷包括4题,每题10分。)
21.读宁夏平原及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合肥八中 合肥八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考试地理试题](http://img.aihuau.com/images/e/79185/4416060404442111577139.jpg)
(1)图中贺兰山东部的平原是宁夏平原,贺兰山对东部平原的气候、天气有哪些影响?(3分)
(2)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对防治荒漠化有何作用?(3分)
(3)分析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时极易造成土壤盐碱化的原因。(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综合消息,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围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二:图12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图13为菜地气候资料图。
(1)据图判断甲国面积和乙国面积哪个较大,并说明判读理由。(2分)
(2)判断材料三中气候资料对应材料二中A、B、C、D中的哪个城市,并简述该地气候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4分)
(3)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原因。(4分)
23.2010年11月8日,新疆举办“海水西调”论坛筹划引渤海水人疆。该项目设想,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于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在地势落差大的区域还可设发电厂,对冲前期的投入成本。专家预言这一项目6年内即可实现,届时每吨入疆水的价格约为8元左右。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l0分) (1)“引渤入新”工程沿途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治理沿途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4分)
(2)渤海海水调到新疆以后,生态环境效应有哪些?(3分)
(3)该工程对沿途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哪些?(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青菜头是制作榨菜的主要原料。重庆涪陵(106°56′E—107°43′E,29°21′N—30°01′N)位于乌江与长江汇合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青菜头的生产,其生产环节见下表。
涪陵青菜头的生产环节示意表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涪陵种植青菜头的有利气候。(3分)
(2)随着长江三峡水库蓄水量不断增加,涪陵青菜头的主要种植区(海拔135米以下的农田)逐渐被淹没,青菜头种植区海拔逐渐升高。你认为当地政府和农民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种变化?(3分)
(3)重庆市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当地政府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你认为广大乡镇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应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