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幽默诗词故事赏析
逸 梅
本博连载的《古代幽默诗词选载》内容大多出自由梁申威编著的《笑诗广记》及由马春阳、顾桐山编著的《奇对怪诗笑话故事》,其中,本博主根据史实对原作中诸多谬误之处进行了修正或增删,并加入了本博主的看法,故亦可作为二次创作,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博友指正。
【三十三】
【接上期】
高墙放屁
《酉阳杂俎·语资》载:“大历末,禅师玄览住荆州陟屺寺,……张璪常画古松于斋壁,符载赞之,卫象诗之,亦一时三绝。览悉加垩焉。人问其故,曰‘无事疥吾壁也。’”于是,后世谓外人在他人壁上胡写乱画如疥瘢,称为“疥壁”。亦如好好的身体上长出疥癣、疮疤一样,令人厌恶。陈造《次韵苏监仓诗》:“逢人争席有时有,疥壁留诗无处无。”
被称为“一时三绝”之作,让玄览禅师以“无事疥吾壁也》为由用白粉刷去,那些乱涂乱抹在各地名胜处的所谓字画,更应一扫而光。《坚瓠集》中录有这样一首诗,题目为《题楞伽山殿壁》,作者署名为“善谑居士”,显而易见,这是用假托之名写的谐诗:
多时不见诗人面,一见诗人丈二长。
不是诗人长丈二,缘何放屁在高墙?
此诗也写得极俗,按理说也属疥壁之作,只是“善谑居士”吐语之直,用字之白,讽刺之辣,倒也自有几分特色,使人与捧腹大笑之余,对那些喜欢在名胜古迹乱涂胡抹、大煞风景之作,更加鄙视和痛恨。
这里有个古代笑话,说是一家住在路旁,傍路的那面长长的院墙上被人涂抹的乱七八糟,真正是“疥壁”,主人很气愤,于是找来泥水匠,用白灰将围墙重新涂抹一遍,并写上“此处不许写”,谁知第二天一看,有人在他写得“此处不许写”的旁边写了一行大字,“你为什么写?”第三天,又多了一行字,“你写我也写”,第四天,又多了一行字,“要写一起写。”主人一气之下,把院墙扒了,这样虽然谁也无法写了,但院子也不成院子了。可见,这种喜欢炫耀“大作”的不文明“疥壁”行为,古已有之,确实令人痛恨。
嫁得酒鬼
《说文》载:“古者少康初做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世传杜康为我国最早造酒者之一,尤以曹操《短歌行》中名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问世后,杜康的名气就越发大了。
据《皆大欢喜》载,旧时汴京有杜康庙,年久失修,日渐圮坏,造酒家集资重建,使之焕然一新。正拟演戏致祭时,忽于土中又掘出一碑,上原本是“周太祖”三字,因字迹模糊,众误作“同大姐”,想系杜康夫人,于是塑像与杜康并坐,书曰“同大姐之神位”。
祥符县令到此拈香祭拜时,拭碑细观,乃知其误,说:“分明是周太祖之碑,为何做同大姐?”立命毁像。周太祖指五代周王朝的建立者郭威,乾佑四年(951)后汉称帝,建都汴,国号周,史称后周。
当晚,祥符县令梦周太祖谢以诗云:
我本前朝周太祖,怎与杜康为夫妇。
若非明公亲识破,嫁得酒鬼一世苦。
诗写得有趣,故事也有趣,读之令人发笑。
琵琶结子
某塾师一日见窗外枇杷结实,便写“琵琶结子”,令学生对。学生苦思不得,回家告诉父亲。其父见塾师将“枇杷”误写成“琵琶”,笑不可抑,便教子以“喇叭开花”对之。次日,学生以父教对答。塾师斥责说:“喇叭为乐器,怎能开花?”学生哭着回家告知父亲,怨他对得不好,让自己挨了训罚。父亲说:“没关系,你明天给塾师带个纸条去。”第二天,塾师接过学生父亲的纸条,一看,上面是首诗,句为:
枇杷不是此琵琶,想是先生落笔差。
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塾师读后,方知自己笔误,十分羞惭,告知于妻,妻以诗辩云:
琵琶便是这枇杷,不是先生落笔差。
若是琵琶不结子,笛中哪有落梅花?
末句用李白咏黄鹤楼诗意:“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然是巧辩之词,读来倒也有趣。
专拣瘦者医
“庸医司性命,俗子议文章。”对医术不高明、误人性命的庸医,古来多有嘲讽之作。
《坚瓠集》转引《谐史》所记忆则笑话,名为《拣瘦者医》。说得是从前有个庸医,其脉理极差,却敢拿患者的性命当儿戏,胡乱诊治,招摇撞骗,结果有一次把一个胖大汉子治得一命呜呼,好在死者的家人并未将他送官究治,只是责令庸医一家披麻戴孝,抬棺为死者送葬。
庸医无奈,只好应允。出殡的那天,庸医一家身着孝服,抬着棺材朝墓地走去,抬到半路,因死尸太重,棺木厚实,加之天热,众人汗流浃背,格外吃力。庸医干嚎两声,感叹道:
自祖相传历世医,
他的妻子也发牢骚:
丈夫犯事连累妻。
长子接着叹气说:
可奈肥尸抬不动;
小儿子听到这里,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了这样一句:
从今只拣瘦人医。
围观的人们听了,笑作一团。
调侃长短
诗句结尾所用之语缩去一字,将倒数第二个字置于诗尾,使之合辙押韵,表达某种特定的内容,这种诗称为“缩脚诗”。犹如走路时,步子迈出,在脚落地前突然又缩了回来。但这种缩脚诗所缩之字必须是众所周知的字,否则便成猜谜语了。
《古今谭概》里就录有这样一首诗,读来很有意思。说得是旧时甘肃临夏有个名叫夏景倩的人,个子长得很矮小,偏偏娶了个身高马大的妻子,每当两人站在一起,夏景倩刚刚与他妻子的乳房相齐。当地有个叫诸理斋的私塾先生,一日见夏景倩相偕而行,觉得甚为好笑,当即作诗予以调侃,句为:
夏五先生罔谈彼,夏五娘子靡恃己。
有时堂前相遇见,刚刚撞着果珍李。
夏景倩排行第五,故诗中以“夏五”称之。此诗引《千字文》中“罔谈彼短,靡恃己长”、“果珍李柰,菜重芥姜”的句子,巧妙地将“短”、“长”,“柰”(谐音奶)三个字缩脚隐去,用以和夏景倩夫妇开玩笑,说他们一高一矮,堂前相遇撞奶。
老衲老僧
据《清稗类钞》载,金陵(今南京)旧有一僧名镜澄,能诗,然每辄焚其稿。吴澹川录其数首呈袁枚,袁枚看过盛赞。澹川劝镜澄去拜谒袁枚,镜澄说:“和尚自作诗,不求先生知也。先生自爱和尚诗,非爱和尚也。”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骨气。镜澄留澹川度岁,题诗两首,其一为:
新栽梅树傍檐斜,待到春来便著花。
老衲不妨陪一醉,为君沽酒典袈裟。
诗句风格异常清新。
清人笔记中还有这样一段诗话,说得是某寺中有个和尚,某年春天,正在参禅打坐时,听见猫儿叫春,不觉心有所动,于是吟诗一首:
春叫猫儿猫叫春,听它越叫越精神。
老僧也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此诗虽言语俚俗,然吐露真情,亦饶有风趣。诗句“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由此猫儿叫春引发的慨叹说明此和尚虽身入空门,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所吟之句还是深得咏诗三昧的。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