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中庸原文译文 《中庸》注释·读解国学经典书籍在线读

中庸·读解

 《中庸》为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著作,原为《礼记》之一篇。随着义理之学的兴起,中庸学在宋代获得空前发展,北宋宋学发展时期的各学派都曾对《中庸》进行过研究或注释,特别是经由程朱理学派的推崇尊奉,《中庸》单独成篇,并列为“四书”之一,对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元明清各代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礼记》《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中国儒家的经典之一,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我们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辉煌的篇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然光芒四射,为世人所瞩目。

国学经典中庸原文译文 《中庸》注释·读解国学经典书籍在线读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在认识理论上,实现了“两过渡”:由问神向问人过度,由直观经验向逻辑抽象过渡。中庸在社会领域,适应了“三转变”:家族制向家庭制、分封制向集权制、传亲向传贤的转变;推动了“一结合”:分散的一家一户小生产与高度集权封建专制的结合;促进了“两分离”:思想家与政治家、议政与行政的相对分离。从而明朗化了封建中央集权制下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统一。

目 录【中庸·译注-读解】1 、简 介 【中庸·译注-读解】2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中庸·译注-读解】3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译注-读解】4 、最高的道德标准 【中庸·译注-读解】5 、谁能食而知其味? 【中庸·译注-读解】6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中庸·译注-读解】7 、聪明反被聪明误 【中庸·译注-读解】8 、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中庸·译注-读解】9 、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中庸·译注-读解】10 、什么是真正的强? 【中庸·译注-读解】11 、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中庸·译注-读解】12 、君子之道费而隐 【中庸·译注-读解】13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中庸·译注-读解】14 、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中庸·译注-读解】15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中庸·译注-读解】16 、无所不在的道 【中庸·译注-读解】17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中庸·译注-读解】18 、治国平天下的法则 【中庸·译注-读解】19 、诚则明,明则诚 【中庸·译注-读解】20 、至诚可参天地 【中庸·译注-读解】21 、从一个方面下功夫 【中庸·译注-读解】22 、国家兴亡,必有征兆 【中庸·译注-读解】23 、不能只做到自我完善 【中庸·译注-读解】24 、真诚是没有止息的 【中庸·译注-读解】25 、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中庸·译注-读解】26 、不要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中庸·译注-读解】27 、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中庸·译注-读解】28 、圣人的伟大之处 【中庸·译注-读解】29 、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   还有更多【国学经典】在线阅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0251/42885333347.html

更多阅读

国学经典名句及译文 10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

10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以下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欢迎阅读!推荐小学生背诵国学经典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

国学经典名言和译文 高考国学经典名言

国学名言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内容,国学名言的记忆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名言,请考生认真复习。国学经典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声明:《国学经典中庸原文译文 《中庸》注释·读解国学经典书籍在线读》为网友别问我是誰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