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东赋文选
【作者简介】李东东,女,汉族,1951年8月生于北京,籍贯河北徐水,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李庄的女儿。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原石家庄铁道学院),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1983年至2002年,先后任《经济日报》编辑、总编室副主任、特刊部主任,湖南张家界市市委副书记,国家体改委副秘书长,《中国改革报》社长兼总编辑,高级编辑。2002年4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6年12月任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纪实性散文集《远离北京的地方》,主编《今我宁夏》、《宁夏历史名人》、《宁夏羊皮书》、《夏地民俗》等。
宁夏赋
宁夏,祖国西北腹地,民族自治区域。地小物博而山河壮美,回汉共处其风情迥异。历史悠远,沐千载风雨;文化蕴藉,有雄才济济。
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塞北江南,得益黄河赐予。秦皇一统,设郡北地,斥兵屯垦,兴修水利;汉武两巡,大举移民,引黄相济,成于汉渠。安史乱中,玄宗迁蜀,太子李亨,灵武登基。更有党项英杰元昊,羁縻西北诸部,立国谓西夏,定都兴庆府(即今银川市)。夏之国土,凡两万里,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元昊以降十代,并雄宋辽金,几近二百年。大宋征夏,虽遣良将名臣,然多败少胜,终未奏凯。至蒙古铁骑横扫,元灭西夏,夏地安宁,遂称宁夏。今我宁夏,虎踞龙蟠。北有贺兰,南有六盘。长忆岳武穆,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怀激烈;仰止毛泽东,携雄师攀越六盘峰巅,天高云淡。塞下秋来风景异,宁夏自古征战地。长城万里长,宁夏逾千里。沿边设九镇,两镇在夏地。其关其堡其塞其障,记前人征战惨烈辉煌,书今日考古旅游华章。西吉将台堡,当年红军长征会师地,今朝游人寻访红色旅;银川镇北堡,昔日明将戍边屯兵营,今为遐迩闻名影视城。
今我宁夏,塞北江南。北原染绿,南山雄险。天下黄河富宁夏,祖先遗泽两千年:西北大漠孤烟,春风不度;宁夏草肥水美,稻香果甜。前辈黄河车水,白马拉缰;后人高峡筑坝,临波徜徉。最叹银川平原,独拥大湖千顷,西有贺兰屏障,东赖黄河滋养。阡陌纵横间,白杨参天;河湖湿地中,芦苇成荡。宁夏有五宝,红黄蓝白黑:红为枸杞子,黄为甘草药,蓝为贺兰石,白为滩羊皮,黑为大西煤。近年深度开发,大作增值文章,生态环保产业,思之前途无量。
今我宁夏,地灵人杰。前有俊彦,后有栋梁。廿世纪,抗日英烈抛颅洒血拯民族危亡;新千年,市场卫士肝脑涂地护家园安康(宁夏灵武市工商管理干部胡学勤,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2002年6月在与贩运土炼油的不法分子斗争中,壮烈牺牲——编者注)。建设者,前仆后继五十春秋,赢来塞上锦天绣地;文化人,各领风骚诗文书画,高歌时代华彩乐章。宁夏虽小不自小,小而要办大文化。君可见,西夏文化神秘,黄河文明古老,回乡风情浓郁,移民观念开放。前有《牧马人》扬鞭奋蹄,后有“三棵树”植根沃壤;君可见,塞北代有才人出,风流不让东南方。戏剧才戴梅花冠,文学又摘鲁迅奖。更有大篷车下乡送戏十八载,襟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今我宁夏,奋起登攀。富民兴邦,志存高远。宁夏有其志,建设大银川。上承古人,不废千年夏都盛名;下惠子孙,更筑现代高原湖城。宁夏有其志,改变西海固。西海固世代苍凉农家不舍故土,新思路城市战略拉动乡村致富。放眼宁夏从头越,放眼宁夏路正长。君可见清真寺泱泱数千,风格别样;君可见商住楼拔地而起,遍布城乡。君可闻回乡花儿百年,蜂飞蝶舞;君可闻汉地秦腔千载,激越高亢。宁夏远处江湖心怀庙堂,宁夏偏居内陆眼观八方。深化改革,觉今是而昨非;扩大开放,知来者之可追。更历春秋五度,西部崛起,宁夏腾飞。
【附】固原词
固原,位于宁夏南部,即西海固地区。左宗棠称之"苦瘠甲天下",亦为史上兵家征战之地。其南部为主力红军长征会师之六盘山革命老区。干旱少雨,坡大土薄,其五县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地区。建地级区划五十年,建市三载,因袭千秋文化源流,继承百年红色传统,搏击半纪建设风涛,戮力同心,艰苦奋斗,乘势发展。放眼前程锦绣,感念创业维艰,为之填词五首。
破阵子·青史
薄伐猃狁大原,① 烽火楼台萧关。秦皇汉武拓边地,唐蕃宋夏苦征战。壮士几人还。
长安北望云烟,原州四易城垣。一代天骄六盘殒,不教胡马渡九边。青史有固原。②
南歌子·红旗
万水千山遥,漫漫长征路。三军奏凯将台堡。③ 六盘云淡天高,红旗舞。
潮涌陕甘宁,抗日鱼龙怒。豫海一帜同心树。④ 回汉铁马金戈,忠魂赋。
山花子·春雨
童山旷野叹天旱,魂牵梦萦树满山。千里帷幄左公柳,⑤ 绿如烟。
喁喁盼水喊叫水,涓涓汇川好水川。⑥ 万众喜雨逢春雨,笑开颜。
南乡子·书香
何处望神州。不尽风光萧关楼。欲说塞外荒寒苦,且休。胸中锦绣不言愁。
宏图起从头。雄风重振写春秋。文脉一缕传今古,悠悠。户户书香尽风流。
采桑子·好景
白驹过隙催人老,岁岁春光。又逢春光。风虎云龙意气扬。
锦天绣地众手绘,织就辉煌。再创辉煌。图将好景付前方。
① 周天子曾率兵讨伐西北少数民族猃狁,即在今宁夏固原。《诗经·小雅·六月》中描述,“薄伐猃狁,至于大原。”
② 北魏在今固原设原州;历隋、唐、宋、元,几度撤复;明朝景泰年间,又成兵争之地,故原州城被重修,改“故”为“固”,始有固原之名。
③ 将台堡位于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 1936年10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一、二方面军在宁夏西吉将台堡会师。中共中央将1936年10月22日确定为“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之日”。
④ 1936年10月22日,西征红军在同心清真大寺(在今同心县)成立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选举产生的县级回民自治政府。
⑤ 19世纪中后期,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及进军新疆的十几年间,命令将士种树植柳,栽活几十万株,后人誉为“左公柳”。
⑥ 喊叫水、好水川,均为宁夏南部干旱带地名。
北戴河赋
山海关一夫当关,秦皇岛八面涌波。关之南,岛之侧,古有渝水,今谓戴河。戴河三源,殊途同归。西戴东流,南戴北顾,三川浩浩汇渤海,海滨煌煌北戴河。
壮哉北戴河。千秋伟业,百代长歌。秦皇初并天下,金山筑殿;汉武逐浪求仙,龙山堆台;魏武北征乌桓,碣石赋诗;唐宗东临榆关,春日观海。风虎云龙,白驹过隙,咏千载慷慨悲歌。波诡云谲,往古来今,叹百年峥嵘蹉跎。光绪开埠,四夷竞入,梦几回沙软潮平、东方山色;中华才俊,八方驱策,争一片花繁叶茂、北地林壑。红旗漫卷,大浪淘沙,流水前波让后波;箪食壶浆,万人空巷,喜迎人民新中国。昔日达官富贾逍遥津,酣饮亭台楼阁;今朝平民百姓休憩地,笑看樯橹湾沱。
美哉北戴河。绿树红瓦,碧海清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日升月恒,潮涨潮落。南眺沧海,北望青山,东观市井,西赏村落。山不在高,其势也嵯峨;峰峰相连,此中有丘壑。联峰山,鹰角岩,鸽子窝,朝迎旭日出,夕送晚霞落。水不在深,沙细浴场多;滩滩相继,此处耐消磨。东海滩,西海滩,中海滩,目送千帆影,身在百丈波。且看燕雀聪明,偏停好山好水,爱筑好巢好窝。遐时别墅七百,家家观海听涛,户户参差错落;迩来新庐无算,幢幢粉墙朱顶,人人燕舞莺歌。
伟哉北戴河。决胜千里,运筹帷幄。夏水汤汤,月影婆娑,暑期办公,中国特色。前有毛刘周朱邓,风云际会,纵横捭阖;后有继往开来者,与时俱进,科学决策。滩头溪尾,闲庭信步,处处追伟人足迹;林间崖畔,呼吸吐纳,声声闻气壮山河。又见尊贤敬老,海纳百川,英杰俊彦,高朋满座。有公仆,有贤达,有专家,有劳模。可读书,可建言,可歌舞,可吟哦。端赖园丁勤谨,殚精竭虑腾挪。耕山耘海,疏泉引河,建房构厦,莳秧牵萝。君不见秦皇岛外打鱼船,回顾金滩耸碧螺,风涛万里不迷航,仰望北戴河。(撰于己丑季秋)
张家界赋
张家界,中华第一国家森林公园。位处湘西北,史传汉初名臣张良晚年隐终于斯,故名。
张家界山水冠绝,然昔以地僻鲜为人知。及逢四化建设盛世,初露芳华,名闻中外。春夏秋冬,岁序更替,千万旅人,慕名游历。攀峰林而壮怀,涉溪涧以探幽,置云海间忘情,入岩洞中绝叹。虽无骚客文人墨迹,却有浑然天成野趣。吐纳仙山灵气,返朴归真之余,方知张家界乃武陵山脉中一景,其地域风姿居武陵十之二三,尚有索溪峪、天子山同领风骚;三山毗邻,三足鼎立,是为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之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本文拟赋张家界,非上述名山大川,乃潇湘崛起之新城耳。此市原名大庸,建市五载,何故更名?盖因开放发展之需。
大庸所在湘西北,秦时已置郡县。千年沿革,数度变更,“大庸”二字见诸文字,始于元明。或因山高路险,交通闭塞,武陵旷世奇景,得以存续至今。为保天赐资源,促进旅游发展,令大庸所辖张家界,慈利所辖索溪峪,桑植所辖天子山,不因行政分割而分割,得以山川相连而相连,国家遂于一九八八年建省辖地级大庸市,将分属湘西州、常德市之几县区合而为一。
“三国归晋”,实为善举。然新“国”之命名,或可商榷。大庸名在历史,惜仅湘人熟知。经传媒十载努力,国人皆知张家界而少有知大庸者;洋人多知张家界而鲜有知大庸者。君不见,井冈山英名传扬数十载,世人拜谒井冈而略其位处之罗霄山脉。同此理,大庸当不吝张家界仅为武陵山脉一隅,摒弃“夜郎”心态,借张家界声名远播机遇,以仙山名市,再扩知名度,续引宾客至。
昔大庸今张家界市,实属初创,百业正举。老区桑植尚待脱贫,以慰贺帅在天之灵;地方乡镇工业方兴,着力筹措税收财政;机场通航在即,铁路南北延伸。军政百姓,戮力同心,敞开山门,招商引资,物质精神,此增彼长。君可见,仙山与僻壤并存,旅游共农商齐振。更历春秋五度,新市再现新颜。
甲戌元宵,余自北京挂职大庸。一去古都四千里,置身湘西新天地。四围青山屏障,土家白族比邻。晨闻雄鸡啼,暮有鞭炮响。清明节前,家书北寄,落款尝署“张家界山外大庸市”;谷雨之后,即署“张家界山外张家界市”,不亦乐乎!
玉树参天赋
青海有玉树,飞来白云边。巍巍名山宗,浩浩江河源。四野葱茏处,风吹草低,牦牛之地;五色斑斓时,雪映花繁,歌舞蹁跹。唐藩古道,遐时文成金城西去,汉藏执手,羌笛悠远;康巴新域,迩来粉壁朱墙东向,百代相谐,科学发展。
时维庚寅,序属季春,三江之源,风云丕变。地动山摇,青天白日蒙尘;房倒屋塌,千家万户罹难。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大纛煌煌,运筹帷幄,军令如山。处江湖之远忧其君,铁骑莽莽,决胜千里,救民倒悬。旌旗指处,三军用命,时不过旬,兵发逾万。攀峰不畏高,涉险不畏难,千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众志弥坚。
登高一呼,山鸣谷应,十亿神州,八方驰援。地无分南北东西,人无分少壮苍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辅车相依,共赴国难。人饥若己饥,人溺若己溺,济袍泽不惜倾囊,拯羸弱何惧艰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江山不可复识;永不抛弃,永不放弃,生死不离家园。壮举震古烁今,大义动地感天。最喜废墟书声琅,光照华夏青史五千年。
黄钟大吕,盛世长歌。春去千魂归兮,秋来万姓平安。壁立千仞,玉树临风;海纳百川,三江溯源。神州有界,大爱无边;青海动地,玉树参天。更历春秋五度,再看风起云涌处,新校园,新家园。
八一赋
巍巍华夏,历五千载波飞云涌;熠熠神州,经十万阵雨骤风狂。煌煌盛世,看六十年人民中国;莽莽铁军,护十三亿百姓安康。
飘我军旗,红自南昌。忠诚之旅,党指挥枪。一九二一,岁次辛酉,嘉兴红船,破雾启航。一九二七,岁次丁卯,八一晨曦,城头易将。白驹过隙,大江东去,八十二度秋风劲,战地黄花分外香。曾忆血雨腥风,长夜未央;星火燎原,朱毛会师井冈。难忘赤旗黑手,武装割据;古田烛照,新军纲举目张。挥别红都瑞金,执手乡亲父老,战略转移北上,披荆斩棘征途长。忍顾湘江血战,争看四渡赤水,雪山草地何畏,遵义会议谱新章。宝塔山高,延河水长,抗日八载,驱驰四方,金戈铁马,小米加步枪。华北初捷,笑傲太行,南国烽烟,梅岭三章,前仆后继,莫邪与干将。东渡黄河,日出柏坡,逐鹿中原,决胜三仗;弹指一挥间,百万雄师过大江。西望昆仑,月上六盘,剑倚阳关,鞭指八荒;进京赶考处,迎劲旅箪食壶浆。新中国方唱东方红,强虏窥边陲,奇兵照肝胆,雄赳赳,跨过鸭绿江。志愿军并肩人民军,剪暴于俄顷,诛逆于初萌,气昂昂,铁血胜金汤。琴心剑胆,河清海晏,是人寰,向中央。
唱我军歌,声自大江。威武之师,百炼成钢。摧锋陷阵,拔关夺隘,悲歌慷慨,龙血玄黄。曾挽国之危难,曾拯民于倒悬,脚踏祖国大地,背负民族希望。风云开合,壮士请缨,生当人杰,死亦国殇。春秋廿二,赤县千里,关山万重,鏖战沙场。风雪饥寒,穷山野营,百战余一,蹈火赴汤。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汉竹香,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乾坤荡。华年六十,政通人和,天高海阔,虎跃龙骧。保家卫国,屯垦戍边,抢险救灾,处突维稳,为民解忧,为国争光。嫦娥奔月,载人航天,两弹一星试锋芒。上柱于天,下立于渊,铁马冰河,铁壁铜墙。朝迎旭日,夕送落霞,万里边防,万里海疆。维护和平,国际救援,联合军演,任重道远,永不称霸,永不扩张。际地蟠天,壮怀激烈,昔有开国元勋十帅千将,斗雪傲霜;今朝后生可畏英雄辈出,长风破浪。千山万水,千乘万骑,举大纛,向太阳。
耀我军徽,亮自东方。人民之军,永铸辉煌。岁次己丑,新中国喜逢一甲子;盛世阅兵,天安门旌旗领钢枪。山呼海啸,扬我国威;铁甲丹心,是我栋梁。放眼寰宇,烽烟未息,四海翻腾,五洲激荡。朝乾夕惕,居安思危,枕戈待旦,经略国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庙堂之音立魂魄,统帅挥手指航向。芳林新叶,流水后波,与时俱进,开来继往。以军护民,以文化人,理想凝聚力量,信念铸就坚强。永固红色江山,再造绿色家园,西行九曲黄河,东流万里长江。壁立千仞,海纳百川,战无不胜,兵精将强。官兵一致,军民一致,鱼水情深,团结和畅。人民子弟兵为人民,八一精神放光芒。同歌盛世,齐颂华章,濡丹青,向炎黄。
己丑即逝,庚寅新降,雄兵百万,秣马整装。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雕弓满月射天狼。吟明月之诗,咏红日之章,歌三军之志,诵六合之祥。勇哉八一,军旗飘扬,军歌高亢,军徽闪亮。壮哉八一,砥柱中流,党心所倚,民心所向。伟哉八一,万里长城,千秋大业,百代辉煌。
清华赋
——贺清华大学百年华诞
时维辛卯,序属季春,莺飞草长,火树银花。钟灵毓秀,清华八方揽胜景;四海五洲,学堂百年聚光华。大礼堂莺歌燕舞,少长咸集,执手共话;二校门腾蛟起凤,契阔谈讌,纵横挥洒。苍髯皓首,不坠先生煌煌志;赤子丹心,敢忘后学喁喁情。京西形胜,一园神韵阅千年;清新俊逸,一府精英纳天下。
槛外山光,窗中云影。春风化雨,水木清华。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方知非凡境;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更道是仙居。熙春、云锦,三百年间繁囿地;近春、清华,昔日曾是帝王家。一泓秀水映荷塘月色;三亭幽阁被朱檐灰瓦。荒岛葳蕤,朝迎旭日;斋馆栉比,夕送落霞。近揽西山秀色,远接东溟苍茫,名园名校,世纪佳话。缘起庚子,开帏辛亥,更名壬子,善定戊辰。创业艰难时,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处,刚毅坚卓。看红旗漫卷,天地翻覆,杏坛更奏弦歌,绛帐再哺新芽。顶天,立地,树人,百年砥砺,一朝芳华。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文日新,桃李清华。非谓大楼,而有大师,际会风云,名播迩遐。师从名师而名师出,在在鸿儒;学以博学则博学众,代代奇葩。四大导师名闻宇内,宏中肆外;六千教授学贯中西,含英咀华。科学工程院士,五有其一;两弹一星元勋,半出门下。红烛无声,春蚕有意,理工贤才,文史大雅。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是学术传统;焚膏继晷,旁搜远绍,校短量长,知学海无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晨昏苦读,不废冬夏。最难风雨故人去,喜看河山新秀发。百年虬枝不言老,催开十七万树紫荆花。
爱国奉献,追求卓越。行胜于言,大道清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前贤箴言励志,寄心海隅;后继以身许国,壮志天涯。五四精神烛照,薪火相传;一二九光焰不息,振兴中华。民主斗士,拍案而起;文学巨匠,穷节不屈。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其心雄,其志嘉。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精诚擘画。背负青天,脚踏实地,从我做起,胸怀天下。以庙堂之音立魂魄,以宰辅之志照肝胆,忧国忧民寄青史,立德立功在万家。清芬挺秀,华夏增辉,教也无涯,学也无涯。大道之行,积于跬步,千秋黉舍,百年清华。
协和赋
——贺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九十周年
辛卯八月,协和九秩。金风拂琉璃,翠柏映新阁。碧瓦崇阶,朝晖夕阴,名医荟萃,叩问民瘼。形而中,实而西,坐拥京师繁华地,长奏救死扶伤歌。
岁次辛酉,西学东渐,美雨欧风,肇始协和。西邻王府井,东踞帅府园,闹中取静处,悬壶济世,拯苍生千钧一诺。大医问诊,安神定志,审谛覃思,临事不惑。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心细如发,胸有丘壑。不问贫富贵贱,无分华夷愚智,扶危厦于将倾,拯枯鱼于涸辙。
九十年漫漫长路,敢忘千秋家国。肩负民族大义,不辞赴汤蹈火。战地医疗,铁马金戈;前线救灾,昼夜不舍;抗击非典,不离不弃;支援边疆,高山大泽。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砥砺精神,传承薪火。拯救生命,服务社会,在在一流,孜孜求索,风起云涌时,丹心共赤旗一色。
严谨,求精,勤奋,奉献,开来继往,新时期凌霄振翮。张孝骞,林巧稚,大师领衔,医林巨擘。师从名师而名师辈出,学以精深则精深医术,八年寒窗,如琢如磨。苍髯皓首,鹤发童颜;芳林新叶,流水后波。科室五二,教授六百,白衣逾万而日拯万众,解疑难,疗沉疴。杏林春暖,三宝长存,三基永续,三严不辍。有骥骜之气,有鸿鹄之志,居高声自远,敢领神州医疗先河。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德有道,大医长歌。与党同龄,与国共运,与民长在,与时俱进。天地四方能辞,往古来今可赋。事有经天纬地,人有嶔崎卓荦。千载之下莫无医患,妙手回春万家忧乐。浩浩乎协和。
中共中央党校小赋
中共中央党校,位在京畿西北。西望玉泉山,南邻颐和园。苑内绿树繁花,湖光山色,有桃源之胜,无金谷之奢。巍巍黉舍,鳣帏天成。举办省部班,已十有七载,一年两度,分设春秋。教书百万言,育才逾三千。干城栋梁,多出于斯。癸未惊蛰,冰消柳嫩,三十四期开帷,九十余人向学。列坐其中,如沐春风。
党校姓党,治学有方。潜心经传,涉猎八荒。仰读圣哲典籍,俯察民间休戚。不为教条所锢,惟为发展是图。先生执鞭,释疑解惑,论史上下千年,叙事纵横万里;同窗攻读,焚膏继晷,求证旁搜远绍,问典穷幽极微。讲堂穆穆,论坛侃侃,朝夕思辨,时时间作,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党校姓党,团结和畅。地北天南,济济一堂。有哲人曰: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然则此地确党外有党,君可见一众相融无间,肝胆披敞;此地实党内无派,君可闻学友呼吸相接,胸怀坦荡。或切磋,或论辩,或博弈,或角逐。晨昏两度健身,吸天地菁华;每日一卷在手,汲精神食粮。
党校姓党,平民思想。由官而兵,不失方向。休言身居庙堂,位列封疆,至此恂恂学子,求师绛帐。有枢要,有疆吏,有学贤,有将星。无官气,无霸气,无戾气,无娇气。出则同行同止,入则循规蹈矩。暮春非典突袭,最是识人时机,在上运筹帷幄,在下同心戮力。将士在而城垣在,撼山易而撼军难。
立夏将至,辞归在即。拜别师长,情之切切:祈学业与事业齐飞,誓丹心共党旗一色。握别同窗,言之凿凿:昔循实事求是入校,今怀执政为民还乡。
注释: 1. 黉舍、鳣帏:古指学堂。
2. 经传: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理论课。
3. 八荒:指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律、军事、政治等“五当代”课程。
社科院研究生院赋
——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建院三十周年作
时维戊子,序属三秋,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建国门内旗飞五色,西八间房书香一院。师长扶往,其情切切;学友携归,其心拳拳。君不见八方同贺四座欢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十华诞。
研究生院,开风气先,春风一枝,创业维艰。曾忆开帷岁月,神州百废待兴,教育蹉跎十年。白手起家,戮力同心,上下求索,大志弥坚。系设十又有四,地分京师八面。导师尝苍髯皓首,学子或长幼比肩。白驹过隙,后浪催前,黉舍忽忽卅载,人才泱泱七千。风虎云龙搏击大江南北,建功立业留碑百姓心间。
研究生院,笃学慎思,明辨尚行,志存高远。业精于勤,读万卷书焚膏继晷;行成于思,走天下路攀岳登山。以华夏国情为本,壁立千仞;应世界潮流之变,海纳百川。旁搜远绍,兼收并蓄,原无论东学西学;校短量长,穷幽极微,都只为正本清源。仰观宇宙,背负青天,志在中华崛起;俯察民瘼,脚踏实地,胸怀万姓平安。
研究生院,大器初成,与时俱进,一往无前。系开三八,枝繁叶茂;导师千家,声高望远。桃李天下,卓荦为杰;春华秋实,启后承前。以庙堂之音立魂魄,援宰辅之贺照肝胆。先生殷殷授业,图永固红色江山;后学喁喁求知,谋再造绿色家园。有枢要,出疆吏,多学贤;保社稷,立功业,建新言。君不见百舸千帆竞向东,争为那千秋宏图,万众和谐,三个代表,科学发展。
国家行政学院小赋
国家行政学院,创业十又九年。传承前贤薪火,催发桃李万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胸怀壮志报国,脚踏实地育才。前有红色传统之圭臬,后有中央党校之典范。
丁亥春深,鳣帏又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校园如茵,百花争艳,徐行十步,胜景连连。忽忽月余,出闱在即,山南海北,同窗笑颜。咸谓学院胜景,非止葱茏花木,实有深切内涵。
学院胜景,胜在求真。研读马列经典,务求清源正本。永作人民公仆,科学发展指引。弃哗众取宠之意,立实事求是之心。摒却浮躁,潜心凝神。每日一卷在手,醍醐灌顶,方知学海无涯,舟楫为勤。诚如古人所言:“士人三日不读书,即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学院胜景,胜在求新。诫陈言之务去,爱新意之初萌。三尺讲坛,捭阖纵横;荧荧一灯,议论风生。无教条之桎梏,多求是之赤诚。思接千里,情通万家,政策民意,融会贯通。偶有所悟,即奔走相告;若有所失,则虚怀求正。时不过四旬,便胜却十年面壁,千里独行。
学院胜景,胜在和谐。师友相知,教学相长。或枢要,或疆吏,或学贤,或专才。有赤心,有诚意,有激情,有思想。煌煌东方源流,同研共读;孜孜西行求索,同行共往。谈经论道,旁搜博取,原不论东土西域;切磋琢磨,兼收并蓄,又只道山高水长。
今日夏至,拜辞依依。学院胜景,长相铭记。坐地日行八万里,鹰击长空;只争朝夕二百年,鱼翔浅底。再举觞,更期许——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举小康社会千秋大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擎和谐中华万代旌旗。
注释:鳣帏又开:鳣帏,古指学堂。2007年5月15日至6月22日,中国高级公务员行政改革与依法行政培训班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前期在行政学院培训,后期在耶鲁大学研修。
铁道大学赋
——为石家庄铁道大学创办60周年作
铁道大学,欣逢甲子,燕赵金秋,时维庚寅。桃李天下,契阔音问,少长咸集,追昔抚今。高谈阔论处,卓荦为杰;腾蛟起凤时,胜友如云。
遥忆当年披戎装,举军旗,耀军徽,铸军魂。硝烟方尽兴大业,志在四方献青春。逢山开新路,遇水架高桥,不坠青云志,永驻奋斗心。铁轨浩浩十万里,拔关夺隘,气益雄浑。大军莽莽十五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敢忘千秋家国事,居安乐,思忧患,百万大裁军。官兵挥泪卸绿装,志不改红心。铁军黄埔映肝胆,一脉传,铁色存。
合抱之木生毫末,九层之台起累土。严谨治学,精心育人;山高水长,似海师恩。先生三千,传道授业,释疑解惑,教诲晨昏。后学六万,焚膏继晷,手不释卷,业精于勤。借他山之石攻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俱收并蓄;以华夏经传正本,上下求索,闳中肆外,与时俱进。慎思明辨,学以致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栉风沐雨,扑面征尘。
铁道大学,位石家庄,春秋六十,历历耕耘。三迁校址,两番改制,七度更名,一朝出新。关山何迢迢,云天何渺渺,中华逢盛世,神州有铁魂。任重道远,更上层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附】我为父亲李庄的开国报道而自豪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1年02月28日17:29
以澎湃激情书写波澜壮阔的新篇
在这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会议上,父亲目睹了一个个伟大的时刻,同时也忠实地、详细地把会场氛围、把会议进程写进报道,存留为历史。
“人民把会场布置得朴素而壮丽。会徽后面衬着杏黄色的幕布,在中国,这种颜色是象征庄严与伟大的。会场照明全用水银灯,一个接着一个,两廊下排着红色宫灯。新华门油漆一新,鲜红夺目,两边竖着八面红旗。门下挂着巨大宫灯。这一切,都给人们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印象。中华民族本来是富有生命力的民族,过去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束缚着不能发展,现在真正解放了,相信不要很多时候,新中国就会建设得很好。各方面送给大会的贺幛中,充满了这种赞美与自信。民主朝鲜全体华侨送给大会的贺幛上,精致地绣着彩色的毛主席像,绣像的背景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旗,还有一座工厂和几部拖拉机。旗上还绣着‘庆祝新中国诞生,在毛泽东旗帜下前进’的字。这幅图案表示:工业的中国,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在向我们招手了。”(引自《人民日报》1949年9月22日一版:《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特写》)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产生了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选举是在最后一天大会上进行的。父亲现场目睹了这个伟大时刻,心情澎湃,认真仔细地把选举过程写进他的最后一篇会议特写,成为一个国家的信史的可靠依据。
“选举中央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时,刘少奇任大会执行主席。周恩来对于选举办法作了扼要的说明,刘少奇宣布:‘到会有选举权的代表共五百七十六人。’如数发下选票后,在我们开国史中最庄严的仪式正式开始。每一个人经过一度深思,立刻在选票中表达出自己的希望。
大会选出六十个代表作监票人。九个票箱由九个监票人监守着。监查人详细检查了票箱,小心谨慎地锁起来,钥匙交给执行主席,然后开始投票。整个过程是那么严肃认真,表现着政协会议自始至终的精神。毛主席仔仔细细写好了自己的票,在四时二十分整,把票投进第三号票箱。从开票箱中检出五百七十六票,与发票数目完全相符。执行主席李立三说:‘有选举权的代表都投票了,我们的投票是有效的。’人们热烈鼓掌,庆贺投票手续的完美无缺。
七时三十分,执行主席刘少奇宣布选举结果。他一字一句地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五百七十五票。’全场代表一致起立,热烈鼓掌。乐队奏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乐曲。代表们合着乐声的节拍鼓掌,其中并响着此起彼伏的‘毛泽东万岁’的口号声。乐声刚刚停止,有节奏的掌声又升扬起来。全场情绪沸腾,欢欣鼓舞。这是众望所归,每一个人都为自己投了伟大领袖一票而感到光荣、骄傲。刘少奇宣布:‘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会场又沸腾起来,《解放军进行曲》与掌声相和,十分雄伟有力。刘少奇又宣布:‘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一直到宣布了五十六位政府委员的名单,会场上始终回响着阵雨一样的掌声。”(引自《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四版:《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记人民政协最后一天大会》)
父亲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意义非凡的8天,8天里诞生了新中国。他不仅记录了中央人民政府的诞生,也描摹了国号、国都、国旗、纪年诞生的细节。新中国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过,父亲当年的感觉“就好像一场知识竞赛”,他对此也作了真实的记录:
“关于国号的讨论就热烈多了,有相当多的不同看法。我心里说,这好像一场知识竞赛。有的委员主张定名‘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有的委员主张定名‘中华人民民主国’,各自陈述的理由都很充分。张奚若委员发言比较靠后,他主张定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说:共和国说明国体,人民指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涵义准确,表述简明,请诸位委员审议。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决议以发表宣言的方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张委员说话沉稳,言简意赅。我长时间默想:知识,知识,知识的力量真是无穷尽的。”(引自《新闻战线》1999年第10期李庄文章《一个新闻记者看新中国的诞生》)
父亲在通讯报道和回忆文章中都写道,代表们经过讨论,最后一致同意建都北平,并把“北平”易名“北京”:
“北平位于华北老解放区内,人民力量雄厚。邻近东北重工业区,便于发展工业。文物集中,交通便捷,具备着现代大国首都的各种资格。有些代表提出:北平毗邻天津,出海方便,航空交通四通八达,而且建筑雄伟,气象万千,应该把这些条件加在建都北平的理由之内。江西省人民政府邵式平主席向政协转来一封隐名氏的信,信中提议建都西安、重庆或成都。这位隐名氏用了二三十张纸申述了自己的理由。理由合适与否,这里不来说它,但其关心这个问题的热忱,是非常感人的。”
国旗的诞生同样也标志历史新篇的开始,新中国使用什么样的国旗,从父亲当时的通讯和后来的回忆中看到,全国人民和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热烈参与。
“为集思广益,设计能代表新中国的庄严、大方、寓义深远的国旗,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曾经向全国征求国旗图案,得2992案。应征者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教师、干部和著名艺术家,也有远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朝鲜和美洲的华侨,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朱德、郭沫若等委员也设计过国旗图案。筹委会从中选出38案,供代表考虑。这些图案,旗底均为红色。最后确定的国旗为‘国旗上角有五黄色星’,全场热烈鼓掌,一致通过。”(引自《新闻战线》1999年第10期李庄文章《一个新闻记者看新中国的诞生》)
父亲还在他写于会议第三天、记政协代表讨论国旗国都纪元的通讯《新纪元开始了》中写道:“代表们先后发言二十余次,讨论非常热烈。发言的基本精神只有一个,即如何把人民新中国在国旗上表现得更好些。有四五位代表发言提出:‘国旗要大众化,使每个老百姓都能制作。’新中国是属于人民的,人民的代表考虑任何问题,都要时时刻刻想到老百姓,这种精神和作风,将是人民政权的主要基本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绝大多数参加讨论的代表都主张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如今年即称1949年。因为新民主主义的创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变革,不宜再沿用中华民国的纪元。”(引自《人民日报》1949年9月24日一版:《新纪元开始了——记政协代表关于国旗国都纪元的讨论》)
以忠诚勤勉履行新闻记者的职责
1949年10月1日,在全世界关注的天安门城楼上,父亲作为新闻工作者,在毛泽东主席附近,看到主席用扭转乾坤的巨手,按下了升起五星红旗的电动开关。当时能在这些地方进进出出,为许多同行所羡慕。父亲深知这是党和大会给予共产党中央党报的照顾和尊重,对个人来说则是组织交给的重任。因此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日以继夜,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努力完成任务。
在难忘的1949年,父亲经历了两件令他终生难忘的大事。先是在年初刚进北平时,受命接管国民党中央社北平总分社,“在紧张、兴奋中工作了半年多”,又于秋天承担了为新中国奠基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报道任务。
1949年1月3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接管北平防务的日子,在西直门城门口,举行了简单的交接仪式。解放军在前门举行隆重热烈的入城式,则是在2月3日。父亲作为第一批入城接管的地方干部,于1月31日下午随部队从西直门入城。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目睹了历史的伟大进程,深刻感受到新时代的气息。在他的笔下记录了当时的北平细节。比如,他乘车到新街口,遇到几个中年男子,安步当车,步履从容,看样子是欢迎解放军后兴尽回家的。三人都是四十岁上下年纪,两人戴眼镜,都着蓝布长袍,从作派看是知识分子,三人尽情谈笑,时不时哼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曲,此情此景,强烈地掀起他这个新闻工作者的冲动。心里一直在想:北平是原华北“剿总”所在地,昨天还挂青天白日旗,特务横行,行人缄口,他们这歌是从哪里学的呢?
政权更迭,大军进城当天,新闻接管立即进行。当时两项重要的接管任务,一是范长江同志负责接管国民党的《华北日报》,二是我父亲负责接管国民党中央社北平总分社。中央社北平总分社主要出版新闻通讯稿,供北平各报和民营通讯社采用,以此控制舆论。
1月31日晚约9时,黄卓明、赵孝章陪同范长江、李庄和组建新华社北平分社的其他同志到达西单以东石碑胡同的中央社北平总分社。中央社北平总分社是一幢二层小楼,原有人员已齐集楼上等候。范长江会见了等在那里的所有的人,并在讲话中扼要指明中央社这个机关的反动性质,说明原工作人员情况不尽相同,但现在都应持正确态度,希望大家认清形势,转变立场,恪尽职守,照常工作。我父亲也作了简要讲话,表示坚决认真地执行党的政策,做好接管工作。2月2日,北平各报登出新闻《接管开始 范长江接管华北日报 李庄接管中央社北平分社》。
接管后,父亲即在这里主持工作,十多天后,新华总社的李慎之同志接替父亲的工作,他们两人在几分钟时间内就办好了交接手续。这在原中央社北平分社人员眼中又是一件奇事——几分钟,“大白话”,交接毕。父亲则离开石碑胡同新华社北平分社,前往东四钱粮胡同,又去接管没有国民党党报之名而有国民党党报之实的《北平日报》。
对于1949年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父亲晚年回忆说,新中国诞生在即,一件大事接着一件大事,一件好事接着一件好事。进入北平几个月后,新的大好事又落到他的头上。他得到通知,采访为新中国奠基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时能上天安门,采访政协会议时能进怀仁堂、勤政殿,这是最特殊的政治信任和工作条件。除父亲以外,还有新华社极少数同志,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影的几位工作人员。
父亲后来表示:“一个新闻记者有机会采访新中国诞生这件旷古盛事,是三生有幸。当时我有幸上天安门,进怀仁堂、勤政殿,访问众多政要、名流,写了些记述文字。在工作过程中,个人也获得终生难忘的教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共有662位代表,除了因事因病请假者,经常到会者638人。他们都曾在不同的情况下为新中国的诞生尽力,每个人的斗争事迹都可写成专门文章。但因长期战乱,环境动荡,地区分割,不少人的事迹并不普遍为国人所知。人民日报当时有24位同志参加了会内外的采访报道工作,如现仍健在的金凤、柏生阿姨。当时报社工作人员少,外出记者全部调回北平,又抽出一些编辑参加,还聘请了一些社外作者。而父亲的任务主要是大会采访,也抽空访问一些广受瞩目的代表。他访问过蜚声海内外的华侨代表司徒美堂;访问过著名的拥军模范戎冠秀;也访问过率部起义将北平交回人民的傅作义将军……
今天的新闻将成为明天的历史。60年前,父亲笔下忠实描述了新中国成立的壮阔画面,60年新中国变化天翻地覆,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和父辈们一道参与见证了更为壮阔的历史画卷: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和国家各方面政策的灿烂阳光,孕育了今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繁荣。60年成就辉煌,我们的国家已经实现历史性跨越,由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发展成为欣欣向荣、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中国。而今天的全国政协,也成为发挥统一战线功能、履行参政议政职责、汇聚社会各界精英、由两千多名委员组成的大家庭。
父亲10年前在建国半世纪时曾撰写纪念文章,他看到“两代人成长起来。披荆斩棘的创业人相继仙逝,万千后继者接过他们留下的革命火炬。我们国家前程似锦。”父亲晚年在病榻上多次对我说过,他此生最后的愿望就是看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建国60周年庆典的隆重举行。虽然父亲未能看到60年后的今天伟大祖国更加辉煌的成就,但可以告慰他的是,如今,第三代、第四代人已经成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新中国正在变得更加美好。
历史绵长而厚重,令人激情澎湃。老一辈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我们则正在见证中华民族的复兴——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画卷上,更新更美的图画正一幅幅次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