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题分类_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题分类:说明文专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一夜成魔的三聚氰胺

①最近,三鹿集团生产的部分批次的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导致婴幼儿致病,三聚氰胺这个名词迅速进入人们的视线。那么三聚氰胺是一种什么物质?它有什么用途?对人又有什么危害?下面,就让我们来科学地认识一下三聚氰胺。

②三聚氰胺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低毒,弱碱性(pH=8)。

③三聚氰胺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料,该树脂硬度较高,不易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光泽度和机械强度,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

④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体重。据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1994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

⑤三聚氰胺也常被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其含氮量一般不超过30%,而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6%左右。由于“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因此,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偏高,从而使劣质食品通过食品检验机构的测试。但大量摄入三聚氰胺,会损害人体和动物的生殖、泌尿系统,产生肾、膀胱结石,因此,这种不法行为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

⑥三聚氰胺添加到牛奶中后,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另外一种化学物质——三聚氰酸。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结合在一起后形成网络状结晶。这种结晶微溶于水,吃到人体中遇到胃酸时会溶解开来,但是排到尿中,两种物质再次结合,因为排尿的肾小管非常纤细,所以这些网络状的结晶可能堵塞肾小管,随着结晶在体内含量的增多,如果不能排除,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形成结石,给肾功能带来极大的损害。

⑦婴幼儿的肾小管相对于成人要细得多,更容易造成堵塞,而且婴幼儿的主食是奶粉,摄入量多,再加上有些家长不注意给孩子多喝水,积在体内的有害物质多,另外,婴幼儿不能准

确表达自身的感受,所以婴幼儿更容易结石。

⑧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和中国农业部公布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采用艾杰尔(Agela)ASB系列亲水色谱柱,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⑨有业内人士称,国内各大奶制品企业主要通过液相色谱仪来检测,三鹿总厂的实验室里也有这个仪器。这种液相色谱仪价格在人民币40万元到80万元之间。近期重庆市就购买了一台价值68万元的液相色谱仪,对该市乳品进行了大规模的三聚氰胺检测。

⑩据了解,虽然三鹿总厂有此设备,但属下多个就地收奶就地生产的分公司,却大多数没

有这个仪器,而且总厂的这套设备大部分时间在“睡觉”。

1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1分) 12.请根据原文说说三聚氰胺是一种什么物质?(2分)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③—⑦段的主要内容。(3分) 14.为什么婴幼儿喝了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得肾结石?(3分) 15.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略

2.2011—2011学年度高州市学科联赛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11分)

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

毕东海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8%。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都均摊起来,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达2400多米,地球,真正变成一颗“水星”了。而太阳系的水星,没有海洋,也没有水。

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地球是由星际尘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阶段,地球是一个寒冷的凝固团,是万有引力和颗粒间的相互碰撞,使这些星际尘埃物质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形成了原始地球。后来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凝固团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居住的地球。科学家对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0.5~5%的水,最多的可达11%。如果当初组成原始地球的陨石,只要有1/800是这些球粒陨石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问题是,当初是这样的情形吗?至今没有定论。 另一种解释是,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水。对今天活火山的研究发现,伴随滚滚浓烟、炽热熔浆的喷发,的确是有大量水蒸汽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在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占75%,数量很大。如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座叫“万烟谷”的火山,在每年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就有6600万吨。自地球诞生至今,不知有多少火山喷发过,其次数也无法统计,喷出来的水汽就更多了。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火山为什么能喷发水汽?因为地下深处的岩石、岩浆里含有相当丰富的水。火山喷发时熔岩温度高,使岩浆里的水自然蒸发,逸出地球表面。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气,凝结成水,最终落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进入海洋。据科学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6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降到30℃,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地球上才开始有生物。

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冰陨石。关于冰陨石不仅美国、西班牙等国有发现,而且在我国也有报道。如1983年我国江苏无锡市就有一块直径50~60厘米的冰陨石从天而降。落到地面的冰陨石比较小,大多在大气层中融化掉了,它们成了大气水蒸汽的重要来源之一。科学家说,这些来自宇宙空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其主要成分是冰,一年之中可以使地球获得11亿吨水。

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的三种解释,都有一些事实作为根据,但这三种解释都存在片面性。地球上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节选自2008年第9期《青年科学》)

17.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

18.文章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19.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冰陨石? (3分) 答案:

17.说明了地球是个水球,引起下文对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解释。 18.举例子、列数字。为了更好地说明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的水汽。 19.来自宇宙空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它的主要成分是冰。 3.2011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语文考试模拟试卷

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王兰

春天,人们本该享受的是和风丽日,沙尘暴却袭击了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4月9日到11日的沙尘暴再次大范围爆发,引起了社会对沙尘暴的再度关注。据了解,这已经是今年3月以来北方出现的第八次沙尘天气过程。

沙尘暴肆虐之处,天空一度被沙尘染成黄色、橙红色甚至黑色,有的城市商场店铺被迫关门,多次列车因沙尘暴晚点,4月9日晚,乌鲁木齐至北京的T70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袭击,沙石将车体运行方向左侧双层钢化玻璃车窗全部损坏。吐鲁番、银川、兰州、西安等城市笼罩在漫漫沙尘之中,北京市遭遇了入春以来最为严重的重度污染,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竟然超过重度污染指标1.7倍。有消息报道,连隔海相望的韩国也遭到了沙尘暴的“光顾”。

沙尘天气的危害除了人们亲身感受到的种种不适以外,还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自然环境带来危害。特别是突发性、影响范围大的强沙尘暴,危害程度绝不在一场台风和暴雨之下。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救灾救济处披露,4月9日至11日的大风沙尘天气,仅吐鲁番地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一点二亿元人民币。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尽管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为因素却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并不是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沙尘暴,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生

态环境非常脆弱,滥开矿山、过度放牧、深挖甘草、广搂发菜等掠夺性的行为加倍扩大了这一地区的植被灾难,才给了狂风以卷土卷沙“兴风作浪”的机会。

尽管有专家乐观地认为,我国沙尘暴发生日数近11年总体减少,现在发生频率的回升,是因为已经进入了沙尘暴新一轮相对活跃期,西部地区也已经重视了绿化。但现实是,西北地区的绿化速度远远赶不上植被的退化速度,我国的沙漠化速度以每年1.32%的发展速度扩大,平均每年沦为沙漠的土地达到2370平方公里。某地区沙尘暴频频发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标志之一,这是不容置疑的。

经济学中有一个叫作“池塘效应”的原理很发人深省:池塘里的荷叶在第一天长出一片,第二天新长出两片,到它掩盖半个池塘,用了49天时间。可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荷叶全部掩盖另外半个池塘,仅仅需要一天时间!因为荷叶的增长方式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非算数级数增长的。“池塘效应”提醒我们,当危险的事物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候,切莫认为它还很远、很小而掉以轻心,也许,危险就在“明天”!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我们的绿化仅仅用算数级数的速度来弥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更快的绿化速度来遏止生态的恶化速度。西部的大规模植树植草刻不容缓,沙尘暴已给了我们明确的提示。

12.文章二、三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说说。(2分) 13.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其作用。(3分)

滥开矿山、过度放牧、深挖甘草、广搂发菜等掠夺性的行为加倍扩大了这一地区的植被灾难。

14.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尽管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为因素却是不可忽视的。沙尘天气的人为因素有哪些呢?(2分)

15.文章在介绍“池塘效应”时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分) 16.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我们该如何面对?(3分) 答案:

12.这两段主要通过具体事例和数据说明沙尘天气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危害。

13.“滥开”“过度”“深挖”“广搂”等词语突出的是对资源的过分的、超越其承受能力的开发。作者并不反对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用词很准确。

14.滥开矿山、过度放牧、深挖甘草、广搂发菜等等掠夺性的行为加倍扩大了这一地区的植被灾难。

15.作诠释。“池塘效应”提醒我们,当危险的事物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候,切莫认为它还很远、很小而掉以轻心,也许危险就在“明天”!

16.必须以更快的绿化速度来遏止生态的恶化速度,西部的大规模植树植草刻不容缓。 4.2011年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长田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三)(15分)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1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1%,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 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1%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不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5.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分)

16.第②段画“ ”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下面句子出自选文第⑥段,分析其中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分)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18.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分)

19.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请你提出两条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2分)

答案:

15.逻辑顺序(2分)

16.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突出、准确地说明了气温上升或下降1℃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大意对即可,2分)共4分

17.“可能”表估计,推测。(1分)说明出现海平面上升1厘米到16厘米的情况几率大,(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1分)共3分

18.内容:为了更全面、客观地说明气候变化带来的利弊。写法:把气温升高的利与弊进行对比,更加突出地说明了气温升高的弊大于利,(大意对,答出一方面即可,4分) 19.措施:减排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建人工湖,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控制人口增长等。

5.2011年北京市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 谁来为最大的恐怖主义买单(22分)

①2004年12月26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了各国15万多人的死亡。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求援工作的展开,这次灾难的死伤人数还会上升,财物受损还会扩大。这场灾难再次验证了一句名言,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

②从表面上看,这次的地震和海啸好像是与人类无关,但细细考察和分析,席卷东南亚、南亚沿海的印尼、斯里兰卡、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大灾难背后不乏人祸的因素,而且这是大自然在借这种威力向人类发出又一次强烈的警告。

③人类对这次大灾难年要负的责任是助纣为虐,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升高、海水污染、珊瑚礁损害等都造成了沿海生态的脆弱,沿岸居民抗灾防灾能力的减弱。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自然的威力在脆弱的生态和人类面前比以往要强大得多,其肆虐、逞凶和毁灭人类的程度也要比过去巨大得多。

④人类生活、工业生产所使用的石油及其他燃料和能源排放到大气和自然中的结果是使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结果是使海平面升高。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已平均上升了11-20厘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最新的报告指出,按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对石化等能源的使用情况推算,到2110年,海平面还要上涨9-88厘米。

⑤海平面上升的结果必然使沿海国家更容易遭受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的破坏,从沿居民的住宅、交通和基础设施到农田、工厂企业,从本地居民到旅游者,无一不受到危害。更

为可怕的是,海平面升高的危害不只是地震海啸,而是将要淹没马尔代夫这样的国家。同样,这种家园和栖息地被淹没的危险还直逼有1700万人口的孟加拉国,那里的居民只生活在高出海平面约一米的陆地。即使海水还不至于淹没那里人们的家园,但逐渐升高的海平面也必然污染他们的淡水系统,使他们的生存面临威胁。

⑥那么,谁应为这次的自然恐怖主义负责?消耗了全球最多能源的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占世界第一,为全球排放总量的1/4,但是,却死活不肯签署“京都议定书”,理由是会束缚美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美国经济竞争力。由此可见,人类既是大自然恐怖主义的帮凶,又在不同的经济实力下遭受不等量的损害与生命和健康损失,同时还要不平等地为大自然恐怖主义的后果付出不同的买单费。

⑦如果每个人、每个国家都为自己所居住的这块栖息地负起责任,在面对大自然这个最大的恐怖主义时,人类才有能力应对它,当然最好的结局是人类减少自己的助纣为虐行为,避免“恐怖主义“的产生和出现。 (摘自2005年3月28日《语文报》)

9.第三段说“人类对这次大灾难所要负的责任是助纣为虐”。简要概括“大灾难”和 “助纣为虐”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11.第四段划线的句子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1. “按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对石化等能源的使用情况推算”一句为什么不能去掉?(4分) 12.阅读第五段,说说海平面上升会造成哪些危害? (4分)

13.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6分)

答案:

9.苏门答腊岛附近海湾发生强烈地震与海啸造成15万人伤亡。 人类生活、工业生产使全球变暖,导致海湾生态脆弱,沿岸抗灾防灾能力减弱。

11.列数据。具体说明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的严重程度。

11.不能去掉,因为它表明了后面结论得出的前提,使说明的语言更精确。

12.①沿海国家更容易遭受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的破坏②将要淹没马尔代夫这样的国家③逐渐升高的海平面必然污染海平面以上的淡水系统,威胁人们的生存。

13.示例:我同意,因为随着人类兑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必将超出人们的抵御能力,最终将招致毁灭性的后果,所以说“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回答不同意也可,但需说明理由)。

6.2011年山东省新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20分)

石榴 郭沫若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柔媚),清新而不柔媚(枯瘠),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

为华丽,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8.文章第2-6段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了石榴的特征?(4分) 9.你是怎样理解“夏季的心脏”的?(4分)

11.第2段中的加点的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为什么?(4分) 11.品读文中画线部分的优美之处,说说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4分) 12.为下列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4分) (1)浪花 (2)信鸽 [二](20分)

人体的色彩科学

(1)色彩具有令人惊讶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重量”。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实验:将同样重量的两份东西分装于两个盒子,再将一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个用红纸包封,然后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 。

(2)戴尔教授在14年前首先发现色彩有“重量”。他经过多种复杂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各种颜色在人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重量”。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成如下顺序:红、蓝、绿、橙、黄、白。

(3)色彩学还告诉我们,颜色不仅具有“重量”,而且还有“味道”。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能用眼睛看清颜色,而且还能用其他器官分辨它们。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我们的神经末梢,即感觉器官可以接收到这种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许多盲人也能分辨颜色。

(4)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认为,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颜色。例如,室内的颜色就左右着人体的状态。如果在一间没有窗户、壁纸及家具都是红色的房间度

过两个小时,就会感觉像过了4个小时;而在全蓝色的房间则会感到仅过了1个小时。而且,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的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红色房间移到蓝色房间,人的体温就会。 (5)更为奇异的是,专家们发现:颜色可促进人体分泌荷尔蒙,而分泌荷尔蒙的多寡,能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情绪。如黄、橙、红等色有使人振奋提神的作用,能提高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促使进入兴奋状态;而蓝色、紫色、绿色等则有使人平心静气的特殊效用。因此前者能使工作环境产生活跃的气氛,刺激和增进生产活力;而后者则能使人镇定、平和,有利于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工作。

13.专家们发现颜色具有 的特性。(2分) 14.联系上下文,给第(1)(4)段空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15.第3段中加线的前后两个分句能否互换?为什么?(4分)

16.第4段中加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直接说明了什么内容?(4分)

17.在举重比赛中,为了使举重运动员发挥更好的水平,你认为比赛场地的地毯应是什么颜色的?杠铃应是什么颜色?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

8.分别从石榴的枝干和叶片、石榴花和石榴果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9.石榴花以独特的形态和色彩,成为夏天的中心。

11.不能,“奇崛”和“枯瘠”,“清新”和“柔媚”都是意思相近、但又有细微差别的词语,这样使用,是在比较中突出石榴的特点。如果换了则形成了对比,特征的表现就没有原先准确。

11.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石榴的淘气和可爱;在拟人中突出了石榴果实的特征,形象生动;通过设问和反问的句式,表现石榴独特的果实,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大意正确即可)

12.略。

13.有“重量”有“味道”能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情绪。 14.(1)用红纸包封的盒子重一些。(2)下降。

15.不能,因为前半句承接上句,后半句引起下句,互换后会使前后文衔接不顺畅。 16.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直接说明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厌恶的颜色。

17.地毯为红色,因为它可以振奋提神,促使运动员进入兴奋状态;杠铃宜为白色,因为这种颜色给人的感觉很轻,有利于运动员减轻心理压力,发挥更好的水平。

7.2011年山东省新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二)阅读《破窗理论与护花原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破窗理论与护花原理

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谐调,显得格外的刺眼。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得到及时的维修,反而又增加了几个带烂玻璃的窗子??

这一发现使她的心中忽有所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这就是凯琳著名的“破窗理论”。

换句话说,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异常优雅整洁、地面非常干净的环境中的时候,环境的优美就会给我们一种不自觉的提示:这里不能随地吐啖,不能随手乱丢纸屑皮壳;但是,如果有人丢了废纸,且没有人来及时清扫掉的话,对于其他人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暗示:原来这里是可以丢废纸的,丢的愈多对后来者来说就愈有一种纵容感。接下来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很快这里就会成为一个大拉圾箱。

凯琳是研究犯罪心理的,虽然她说的是外在的恶劣环境也是导致一个犯错或犯罪的诱因,但是,我觉得这个原理也适用于人内在的心灵。其实,人的心灵就如这样的一座整洁美丽的大

楼,如果当初有了一扇窗子的玻璃破了得不到及时的维修,那么,久而久之,这座大楼就有可能变得千疮百孔??

由“破窗理论”,我想到了另一个心理学家威尔逊所讲到的“护花原理”。

原来在威尔逊生活的那个城市里有一座公共花园,每当春天繁花盛开的时候,当然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来此驻足欣赏。然而,让人可恼的是,游客中总是会有一些不自觉的摘花者,甚至许多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没来得及绽放她的美丽,就被折了下来。这些花朵有些被游客带走了,有些就被抛在了花园里,好不让人心疼。尽管公园的管理者在公园里写了许多的牌子,如:“摘花可耻”、“禁止折花”、“摘了花朵,丢了修养”等等,然而,人们似乎对这样的牌子视若无睹,照折不误。

后来,公园的管理者就找到了心理学家威尔逊,向他诉说了苦衷。威尔逊说:“你何不转换一个角度来提醒人们呢?”于是,他亲手为公园写了一些警示语,如:“花朵的自然之美,正是你心灵之美的映射”,“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你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一份赞美”,“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上帝是花之美的缔造者,你是花之美的保护者”等。

于是,公园的管理者就用这些诗一样优美动人的警示语换下了以前的牌子;从此,这个公园里的情况发生了骤变,折花的人也骤然减少。后来威尔逊这样解释说:“花园的美丽,需要人们用心灵的美丽来护持,你欣赏了他人品格的美丽与高贵,他自然就会付之以等价的行为来回报你的欣赏。”他的话,就被人们称之为“护花原理”。

“破窗理论”强调的是从外在的环境育人,“护花原理”强调的是从内在的心灵育人,但是,这两者的共同点都强调:外在的和谐必须与内在的和谐相统一。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不管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还是一个学校里的教师或者一个家长,你若想得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就不能忽视环境育人的破窗理论和心灵育人的护花原理。

13.请你结合社会生活的某种现象,用通俗易懂的话对“破窗理论”或“护花原理”加以解释。(解释一个词语即可)(3分)

14.用文中的原句回答“破窗理论”和“护花原理”的异同。(3分)

15.分析文中划线句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3分)

16.读文章中关于公园前后使用的二种不同类型的警示语,请你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你的体会。(3分)

17.在良好的校园环境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读了本文,请你结合你校校园环境的实际情况,向学校领导提出一些建议。(3分)

答案:

13.结合文章内容和社会生活现象谈,符合“破窗理论”或“护花原理”的内涵即可。 14.“破窗理论”强调的是从外在的环境育人,“护花原理”强调的是从内在的心灵育人,但是,这两者的共同点都强调:外在的和谐必须与内在的和谐相统一。

1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学生答 “承上启下”或“过渡”也可)

16.前者语言生硬,令人反感;后者引人向善,语言委婉,更易让人接受。所以,我们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艺术。(从其它角度谈,言之成理也可)

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题分类_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17.开放性试题,学生围绕文章内容,从合适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8.湖北省云梦县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植物塑料的兴起

所谓植物塑料是指由玉米或甘蔗等制造的聚乳酸塑料,现在使用植物塑料的实用化产品已有农业用的地膜和快餐盒等。另外,部分电器产品和服装等也开始使用了植物塑料,植物塑料一直以来被视为与环境亲和的“生物分解塑料”之一。所谓生物分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塑料。

那么,玉米、甘蔗等植物是如何造出塑料的呢?首先,从玉米、甘蔗等植物中萃取出淀粉;接着,用酶将淀粉分解制成麦芽糖或葡萄糖;然后,将麦芽糖或葡萄糖供给微生物食用并发酵,制造出乳酸;最后,将乳酸聚合,造出聚乳酸。这样制作的聚乳酸材料十分坚硬,并具有极高的透明度。但是,聚乳酸单晶在室温下接近玻璃的性质,稍加冲击马上就会碎裂。如果想作为

塑料使用,还需要通过掺加柔顺的化合物,另外,由于聚乳酸的熔点只有170℃,作为商品,还必须提高它的耐热性和强度。

聚乳酸塑料最大特点是在自然界中容易分解。在聚乳酸塑料中加上水,即可变成容易分解的酯。把聚乳酸塑料放入堆肥中,首先通过水分和酶的分解,变成乳酸;再经被称为需氧菌的微生物食之并代射,最终被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和水原本就是植物从大自然中吸收来的,所以,从整体来说,它没给环境增加负担。

用聚乳酸塑料制造的产品具体有什么价值呢?首先,这些塑料来自植物,作为材料来源它优于石油化工塑料。其次,植物能够通过种植获得,所以聚乳酸塑料可说是再生资源或可持续使用的材料。另外,使用谷物为主制造的聚乳酸,不论是焚烧还是在自然界中分解,都不会对环境增加负担。现在世界生产石油化工塑料的年产量是1.5亿吨。如果用聚乳酸制造塑料,这就减少了石油或天然气的消耗,这对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现状,无疑是一个最大的福音。 除了日常用品中的广泛适用外,聚乳酸植物塑料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也是目前应用得最为成功的领域,第一是制作医用骨钉,以前治疗骨折等骨科疾病使用的是不锈钢骨钉,病人必经两次手术才能治愈,即第一次手术用钢钉把骨折复位固定,待骨头长好后,再动第二次手术,把钢钉取出。使用聚乳酸植物塑料只需一次手术植入骨钉,病愈的同时,骨钉也降解在人体内。因为降解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

将聚乳酸植物塑料制成人工脏器的骨架研究也在进行。例如有专家正在聚乳酸植物塑料肝骨架的整个表面上培养肝细胞,制造人造肝脏。用这种方法制造的人造肝脏移到体内,作为骨架部分的聚乳酸植物塑料在体内不久就会被分解吸收,最后留下了与骨架同样形状的肝脏,这是有效利用聚乳酸植物塑料生物分解性质的典范。

18.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2分)

19.请举出本文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的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妙处。(4分)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

A.聚乳酸植物塑料在自然界中能够直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B. 聚乳酸的制取步骤是先从玉米、甘蔗等植物中萃取出淀粉;接着,用酶将淀粉分解制成麦芽糖或葡萄糖;然后,将麦芽糖或葡萄糖供给微生物食用并发酵,制造出乳酸;最后,将乳酸聚合,造出聚乳酸。但我们现在还没有攻克其耐热度和强度方面的技术难题。

C. 聚乳酸塑料优于石油化工塑料的是:这些塑料来自植物,来源广,可说是再生资源或可持续使用的材料;使用谷物为主制造的聚乳酸,不论是焚烧还是在自然界中分解,都不会对环境增加负担。

D.聚乳酸植物塑料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目前应用得最为成功的是制作医用骨钉。

21.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2分)

22.植物塑料已经在哪两个方面得以应用?你认为今后还会在哪方面被运用?(3分) 答案:

18.植物塑料的制造及其产品的价值。

19.①下定义,如:“所谓植物塑料是指由玉米或甘蔗等制造的聚乳酸塑料” 作用:准确的说明了植物塑料的特征及本质。②举例子,如:“例如有专家正在聚乳酸植物塑料肝骨架的整个表面上培养肝细胞,制造人造肝脏”作用: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说明了植物塑料容易分解特点在医学上的运用。③作比较,如在说明植物塑料在医学上的运用时将其与不锈钢骨钉进行比较,鲜明地说明其易分解这一特性的优点。

20.B

21. 因为第二段介绍植物塑料的制造过程,第三段说明聚乳酸塑料的最大特点,这是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的,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22.日常用品和医学方面; 抓住植物塑料特点进行合理想像即可。 9.201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 (二)阅读说明文语段,回答11~13题(共8分)

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大鱼。它们的体积增大了千万倍,需要很多的有机物质来组成。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一个成年人,即使一点儿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这些有机物质从哪里来?能量从哪里来?

原来,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它们既能构成躯体,又在呼吸时被氧化而放出能量。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11.选文的中心句是:(2分)

11.文中加点的“它们”分别指代什么?(2分) (1) (2)

12.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试举一例进行说明。(2分) 13.你能运用合理的想象,为人类开发出一种新的食物吗?(2分) 答案:

11.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

11.(1)种子、鱼卵(2)水和矿物质盐类

12.例:跟一般食物不同。“一般食物”范围宽泛,凡可食用的东西都涵盖在内。“一般”一词使用准确、严密。

13.例:向云注入一种物质,利用云中的水合成液体食物---云奶。 11.201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比喻,细茵最不济的起码也有一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或相应条件)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肚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坏会那样猖獗?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他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4.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分) 答:说明对象是:

15.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6分) (1) (2) (3)

16.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7.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8.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回答。(1分) 11.2011年温州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

日全食

2011年7月22日将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奇观。在乐山城区发生的时间是上午9时06分,此时天空会突然黑下来,太阳会被月亮完全“吃掉”,看上去犹如一个挂在天上的“黑饼”,周围一圈耀眼的光芒,随后逐渐东移。

所谓“食”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日食必发生在农历的初一。日食共有三种,即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太阳被完全遮住就是日全食。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过程。此次日全食的初亏时间在乐山是7点57分57秒,食既到生光从9点03分12秒到9点07分15秒结束。重庆市发生的时间比乐山晚11分钟。

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将几乎覆盖整个长江流域,有些城市可以观看到日全食的时间将持续6分钟,预计我国将有3亿人可以看到。只要视野开阔,没有障碍物遮挡,办公室或自家阳台都是很好的观察点。

日全食发生时整个天空会漆黑一片,如运输、建筑等行业都需提前做好安全应对措施,防止4-5分钟的“黑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正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在日全食发生后,不要惊慌,应立即打开车灯减速小心驾驶。高空作业者也要避免突然伸手不见五指而发生事故。同时,在日全食发生时,切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看,可使用优质的太阳镜或天文望远镜观察。

早在19世纪早期,天文学家根据日食和月食的规律就推算出今年7月会发生全球性日全食。两年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日食组发布确定性消息,今年7月22日,在中国境内可以观测到21世纪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根据推算,下次发生全球性日全食的时间是2241年,而上海地区可以观测到日全食的时间则是2311年。

7.根据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叫“日全食”。(4分)

8.文中说“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此次日全食为什么说是“最壮观的天象”?(4分)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有什么作用?(4分)

在日全食发生时,切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看,可使用优质的太阳镜或天文望远镜观察。

11.对此次日全食移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由东到西 B.由西到东 C.由北到南 D.由南到北 E.由乐山往重庆移 F.由重庆往乐山移 答案:

7.(4分)日全食是太阳在农历初一被月影完全遮住时的一种天文现象。(意思相近即给分)

8.(4分)因为此次日全食覆盖面大;持续时间最长;能够观看的人数多;观测点广。(答正确一点给1分)

9.(4分)不能(1分);“切”表强调作用,强调千万当心,必须记住的意思(1分);“可”表限制作用,限制了适宜观看的工具(2分);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1分)。

11.(4分)【 B 】【 E 】

12.2011年四川省自贡县成佳中学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考试 二、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

①盛夏,当你漫步在荷花池畔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宋朝诗人杨万里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你看,那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的荷花,散发出阵阵幽

香,□□□□;那托浮在水面上的荷叶,青翠欲滴,那滚动在荷叶上的水珠,犹如翠玉盘中的珍珠,明净柔润。一阵微风拂过,会使你有一种暑气全消之感。再吟诵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佳句,就更觉得□□□□。

②荷花全身是宝,用途很广,既是食品,又是药物。至于供人观赏,那只不过是一种“副

产物”罢了。它的地下茎——鲜藕,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及矿物盐等,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很好的水生蔬菜;它既可生食,又可熟食,还可加工成藕粉、蜜饯和糖藕片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是妇幼老弱的良好补品。莲子,鲜可生食,也可做汤菜、甜食或蜜饯;干莲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6.5%,钙、磷、铁质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荷梗、荷花、莲蕊、莲须中还含有各种生物碱,荷叶还是很好的包装材料。

③如果说到荷花的药用价值,那就更大了。荷花的各部分都可入药。莲须,有固肾的功能;莲子,有收敛镇静之用;莲蕊,有清心、利尿、降压降烦之效;花托、花瓣,有活血祛痰之妙;花蒂(叶中央近叶柄部分)能清暑利尿??

④荷花在我国的长江、珠江流域栽植较多,黄河流域也有分布。就品种而言,荷花约可分为三大类,四十余种。其中花藕和花香藕等品种是以向人们提供鲜藕著称;湘莲和向日葵莲等品种,则是以向人们提供莲子而闻名;而花中君子和水花魁等品种,则是专供人们观赏的。 ⑤莲藕,虽然一生都在水中,但对水的深度却有一定要求。一般生长初期,以三至五寸为宜,生长后期,一般可控制在一尺左右。在莲藕的枝叶长出水面以后,一旦风折叶柄,水就会从茎管灌入,使整株莲藕烂掉。因此,莲藕的生长发育还与风力大小有关。

11.根据上下文意,第①段三外方框内依次填入哪一组词语。( ) A、姹紫嫣红 令人兴奋 心旷神怡 B、亭亭玉立 令人兴奋 脍炙人口 C、亭亭玉立 沁人肺腑 心旷神怡 D、姹紫嫣红 沁人肺腑 脍炙人口

11.下边是对和第②段画线语句的分析,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强调荷花供人观赏的重要性。 B、说明荷花供人观赏并不重要。

C、说明荷花的用途广泛,既可用作食品、药物,又可供人观赏。 D、说明荷花可用作食品、药物和供人观赏,但前两者是主要的。 12.下边列出了本文的说明方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举例子 下定义 列数字 B、下定义 分类别 作比较

C、打比方 列数字 分类别 D、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13.下边是对这篇文章的结构的划分,哪一项是正确的( ) A、① / ②③ / ④⑤ B、①② / ③④ / ⑤ C、①② / ③ / ④⑤ D、① / ② / ③④⑤ 13.2011山东省昌乐县东明中学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一19题。(6分)

假如没有台风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涡旋。它发生在南纬和北纬5~20℃左右海水温度比较高的洋面上。北半球台风主要发生在海洋温度比较高的7—11月,南半球的台风发生在高温的1—3月,其他季节明显减少。当台风吹越海面时,风速可达17.2米/秒,掀起的巨浪有11多米高,最高的可达30多米。一个成熟的台风在一天中下的雨量可达200亿吨,由水汽凝结成雨所放出的热能相当巨大。台风的威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台风登陆之际,往往造成恶劣天气,风雨交加,酿成风灾水患。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灾害。近几年来,台风登陆频率增高,并有北移的趋势,偶尔还深入内陆,台风的影响面在扩大。1975年,台风袭击了河南中部驻马店地区,24小时内降雨量达1100毫米以上,导致板桥、石滩等大水库堤毁库崩,酿成重灾。1988年8月,台风在杭州市掠过,西子湖畔80%

的树木被刮倒,一片狼藉。市内断电停水,生产陷于瘫痪,人民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直接的经济损失达11亿元。每当因台风致灾时,人们常常想:假如世界上没有台风该有多好。

那么,假如没有台风又会怎样呢?

首先,如果没有台风的话,我国东南沿海盛夏季节气温将会骤增。持续的高温会造成作物热死,人畜中暑,造成高温引起“热害”。工厂将被迫停工,各项生产效率大大降低。身居东南沿海的人们在骄阳似火、炎热难熬的盛夏,常会盼望多来几级台风,因为台风给人们带来大量的雨水与狂风,使气温骤然降低,给酷暑之中的人们以透气的机会,可见台风在盛夏消除“热害”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台风带来倾盆大雨,为缺乏淡水的沿海岛屿和城乡普降甘霖。一次台风带来的一场透雨,

能缓解旱情,大量雨水储入水库,渗入地下,改善了夏季干旱的气候。近年来,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沿海城市和海岛更是年年都要闹水荒。1988年,我国最大的渔场之——浙江嵊泗列岛大旱,岛上水库干涸,来自沿海诸省市的11万渔民和岛上居民深受缺水的煎熬,十万火急地向上海求救。当时上海市曾紧急调用多艘油轮向嵊泗送水,旱情才得以缓解。可是用船送水,要付出很大的费用,真是滴水贵如油啊!如果没有台风,那么在盛夏干热时节,我国沿海城乡和岛屿的水荒将更会加剧,将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如果没有台风,我们沿海地区的湿润度就要大大下降。弄不好,江南沃野也将丧失,会出现沙丘成垄的干旱地区,江南的“鱼米之乡”也就不会存在了。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大自然长期演化的产物,似乎一切都作了精密的安排,什么也缺少不了。那么,这是不是说我们应该拜倒在台风的脚下?那也不是,人类不能“消灭”台风却要认识台风,掌握台风的规律,以便趋利避害,进而利用台风。比如说,每次台风来时,都带来了巨大的能量,一旦人们能驾驭台风,借其能量为人所用,人类也增加了一种巨大的能源。(《正视灾害》)

17.根据文章,说说台风有哪些弊与利。(2分) 18.文中划线句在上下文中有何作用。(2分)

19.有人说没有台风也就没有了江南的鱼米之乡,你同意吗?为什么?(2分)

17.(2分)(两个方面各1分,语意明了,意思完整方可给分。)

弊:酿成风灾水患,影响人民正常生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利:夏季能降温,避免作物热死,人畜中暑,能给干旱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情,能保持沿海地区的湿润度。

18.(2分)(两个方面各1分,语意明了,意思完整方可给分。)

一方面通过说明台风的巨大雨量和热能来说明台风的威力;另一方面为台风能带来甘霖缓解旱情和保持湿润度打下伏笔。

19.(2分)(没有统一答案。同意或否都可以,但理由要合理。观点1分,;理由合理0.5分,语言通顺连贯0.5分。) 14.2011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3分)

①科学家认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尽管世卫组织29日提高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

警戒级别,而且卫生官员也证实美国出现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但研究病毒的科学家们却渐渐达成共识,认为目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变种并没有过去引起疫病大流行的那些病毒那么致命。

②事实上,上月底首先在加州圣迭戈和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其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③众所周知,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在任何时候突变,成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④田纳西州流感病毒学专家理查德·维比说:“这种病毒与1918年的致命性病毒完全没法相比。”1918年暴发的流感造成全球大约5000万人死亡。

⑤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相似这一点是不祥之兆。它们都是在春天流感季节的末尾出现,两者似乎都是重点袭击年轻人和健康人,而不是老年人和婴幼儿,而且它们都是H1N1变种,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两个关键的蛋白类型,这两个蛋白类型主要决定着病毒的传染力和扩散力。

⑥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周一上午公布了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病人身上病毒的基因序列,成千上万的科学家立即开始下载那些信息。他们把病人身上的病毒(1918年的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5N1D等)进行对比,之后发表了令人欣慰的消息。

⑦纽约西纳山医疗中心微生物学家彼得·帕勒斯说:“这种病毒缺少某些特征”。尤其突出的

是,这种病毒缺少一种氨基酸。那种氨基酸似乎会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子使之更致命。 ⑧佐治亚大学流感专家拉尔夫·特里普说,对这种病毒蛋白类型的初步分析表明,经历过1957年那场流感的人可能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1957年的那场流感疫情造成全球约200万人死亡。

⑨这或许可以解释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上这种病毒的原因。迄今,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为严重。

(选自《参考消息》2011年5月)

19.科学家提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依据的一项是(2分)( )

A.目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变种并没有过去引起疫病大流行的那些病毒那么致命。

B.这种病毒缺少一种氨基酸。那种氨基酸似乎会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子使之更致命。 C.H1N1病毒变种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其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D.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相似这一点是不祥之兆。

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2分)

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a)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b)是可以避免的。

2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的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B.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随时突变,变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 C.“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人们认为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完全相同。

D.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原因可能是对这种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22.在第④和第⑤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来解释“甲型H1N1流感”的特征?你觉得使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阅读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3分)

材料一:四川省新闻办公室2011年5月17日下午宣布:与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包某某接触的最后一批人员解除医学观察,患者包某某也同时治愈出院。(《钱江晚报》) 材料二:2011年5月17日,北京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是我国内地第三例输入性确诊病例。患者为女性,18岁,北京人。5月11日13时50分乘坐美国大陆航空公司C089航班到达北京。北京市卫生部门及时开展了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全部密切接触者均已查明并进行了医学观察,未发现不适症状。(《人民日报》)

答案:

19.(2分)(D)

20.(2分)(a)处加点词语写出了“初步证据”的来源(渠道),增加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b)处“可能”表示猜测语气,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发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任选一处,2分。意思相符即可) 21.(3分)( C )

22.(3分)方法:作比较(比较说明、对比)作用:准确地说明甲型H1N1流感与1918年的流行病毒相似点与不同点。(不同点:致命性强弱不同;相似点:流行季节、重点袭击对象、病毒类型相似。)(3分。方法1分,作用2分,相似点和不同点仅写一点得1分。)

23.(3分)①对于“甲型H1N1流感”不必恐慌,因为“甲型H1N1流感”比较温和。材料一印证“甲型H1N1流感”是可以治愈的,疫情是可以控制的。

②因为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所以只要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跟踪和隔离,疫情就可以得

到有效控制。我国已有防止流感疫情的成功经验,对与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跟踪工作、医学观察工作做得很到位。(3分。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3分。仅结合材料一、二而未结合上文得2分,语句不通,酌情扣分。)

15.武汉市钢城五中2011年元月中考语文模拟卷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1-13小题。(11分)

明 清 家 具

古典家具是中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人们能见到的古代家具,主要是明清两代的制品。中国明清家具同中国古代其它艺术品一样,不仅具有典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具有实用的功能,令人叹为观止。

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家具材美工精、结构合理、典雅简朴,达到美学、

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被后世誉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的整体结构以框架式样为主要形式,呈现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无束腰家具以圆腿侧足为主,造型简练稳重。有束腰家具方腿直足,或三弯腿或鼓腿,形体敦厚而显得庄重秀丽。这两种造法,给人以虚实相间、方正稳重的感受,成功地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的造型美。

明式家具造型上另一特色是特别讲究线条美。它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线条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线脚的变化和运用是明式家具线条造型的另一体现。线脚是指家具边框边缘的造型线条。通过平面、凹面、凸面、阴线、阳线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形断面,达到鲜明的装饰效果,极富艺术情趣。

明式家具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选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格外隽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与透雕结合及圆雕等多种,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刀法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雕刻的部位

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围子等处,常做小面积雕刻,以少胜多,工精意巧的装饰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颠峰。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运用,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家具,特别是宫中家具,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其中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是花梨木和鸡翅木。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为了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中期以后,上述三种木料逐渐缺少,遂以红木代替。

装饰方面,为了追求富贵豪华的装饰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种装饰材料和使用了各种工艺美术手段,可谓集装饰技法之大成。但有些清式家具为装饰而装饰,雕饰过繁过滥,也成了清式家具的一大缺点。

清式家具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是雕刻、镶嵌和描绘。雕刻刀工细腻入微,以透雕最为常用,突出空灵剔透的效果,有时与浮雕相结合,取得更好的立体效果。镶嵌在清式家具中更为普遍地运用,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石嵌、螺钿嵌、百宝嵌、珐琅嵌乃至玛瑙嵌、琥珀嵌等,品种丰富,流光异彩,华美夺目。其中珐琅技法由国外传入,用于家具装饰仅见于清代。描金和彩绘也是清代家具的常用装饰手段,吉祥图案是清式家具最喜欢的装饰题材。

综观清式家具,以清中期为代表,总的特点是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装饰上富丽豪华,并能吸收外来文化,融会中西艺术。造型上突出稳定、厚重的雄伟气度,制作上汇集雕、嵌、描、绘、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艺,品种上不仅具有明代家具的类型,而且还延伸出诸多形式的新型家具,使清式家具形成了有别于明代风格的鲜明特色。

(根据《明清家具》有关资料改写)

11.文章在介绍“明式家具”时,着重从 和“装饰手法”两个方面介绍其特点;在介绍“清式家具”时,则从“装饰手法”和 两个方面介绍其特点。(4分) 12.下面句中加点的一组词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3分)

选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格外隽永耐看。

13.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明式家具”就是指在明朝时期制作的家具;“清式家具”就是指在清朝时期制作的家具。 B. 明式家具的整体结构以框架式样为主要形式,呈现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清式家具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家具都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

C. 明式家具的装饰手法主要通过线脚、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其雕刻手法以浮雕最为常用,装饰题材十分广泛;清式家具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是雕刻、镶嵌和描绘,其雕刻手法以透雕最为常用,装饰题材以吉祥图案最受青睐。

D.明清家具在融入了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又吸收外来文化,融会中西艺术,使其具有典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因而成为中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6.2011年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

(二)阅读下面《有趣的“三”》一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①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在我国,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淮南子·天文训》,历来注家对此都有解释。其中,较为权威的解释是:“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是两性合和的成果,是万物生殖繁衍的体现。

②如中国古代建筑,王城的营建制度是九里见方,城的每一面各开三个城门;城内南北道路、东西道路各九条,路宽72 尺。这些数字都是三或三的倍数。为何要这样修建呢?一是帝王都自称“受命于天”,表示其统治人民的权力是上苍赋予的,于是干什么都打着“行天之道”的旗号;二是因为“三生万物”,王朝要兴盛发达,就得行“三”之法。

③再如历史上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计120 个官。这说明王朝设官也是以“三”为法的,其用意仍然是为了表明王者法天,即所谓“顺天成道”。

④在社会和民俗方面,“三”这个数字也是无所不在的。“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体现了事物的开始、过程和结果。“三羊开泰”中的“三”在民俗中有“吉祥”之意。“三教九流”中的“三”和“九”概括了社会各行业的方方面面。

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通过对中国古代礼节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古代的礼节也多与“三”这个数字有关。古时候,中国人待客,往往要客人熏三次香,洗三个澡,叫做“三衅”、“三浴”,表示极高的尊重。古有“退避三舍”之说,也是起源于一种礼节。晋重耳为报楚王之恩,在两国交兵时,后退三次,以表示感谢和敬畏之心。 ⑥古代,臣民们拜见帝王都得行三叩九拜之礼,同时还得三呼万岁。如遇家中长辈死丧,晚辈人还有守孝三年之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高卧隆中,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请他出山,帮自己打天下,演出了一部思贤若渴“三顾茅庐”的剧目,诸葛亮在三请之下如再不出山,恐怕就有失礼之嫌了。

⑦古代的许多礼节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很繁琐的,没有必要去讲究了,但是有的礼节我们还仍然保留着,如去吊唁时,面对死者,哀悼者要三鞠躬;去别人家里作客,需得敲门而进,而敲门三下,则是比较礼貌的行为;现在还有一种礼貌与“三”的联系比较密切,就是我们常见到汽车的厢板上往往写着“礼让三先”。

⑧“三”这个数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时空和算数。凡极言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古时多用三或三的倍数来表示。如“三思而行”、 “九天”、“十八层地狱”、 “三人行必有吾师”、“三百六十行”等等。

⑨可见,“三”这个数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到各个方面。

(作者:谭英 选自《趣文选读——数学篇》,有删改。)11.阅读全文,根据下表中已填内容的所属类别,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11.第⑤段中把

“熏三次香”叫做“三衅”,“熏”和“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请运用你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推测其中的原因。(3分)

12.运用文中有关知识,分别指出下面语句中 “三”的文化含义。(3分) ①率子孙荷担三夫。 ②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③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13.第⑧段介绍了“三”在时空和算数方面的表达功能,而下面几个成语中的“三”却恰与之相反。请以这几个成语为例,在该段后面再补写一段话。(3分)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寸金莲 三言两语 三三两两 答案:

11. 表示行天之道和行三之法;“三公”“九卿”等;古代礼仪;表示尊重;时空算数;“三思而行”(3分,每2空得1分。符合要求即可。)

11. 不设统一答案。古代汉语中长用音同或音近字代替另一个字,可能是通假字。又“衅”古有“祭祀仪式”意,可从“仪式”上推测。还可从校对印刷传抄上考虑。(3分,推测合理2分,语言流畅1分。意对即可。)

12.句①是在算数中的运用,表数量多;句②表“行天之道”或数量多;句③表“行三之法”,用于营建制度。(3分,每句1分。意对即可。)

13.参考答案:择生与择死;生与死选择;生的(得)伟大,死的(得)光荣;两种生死观??(2分,能紧扣生与死即可) 17.中考语文复习考试模拟试卷 三、阅读(共44分)

(一)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1分)

三聚氰胺身世调查

①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突然掀起轩然大波。

②从营养学上说,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化学合成的或天然的物质。而从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质看,它一条都不沾边。三聚氰胺不能增味、保鲜、防腐,也不是天然色素、食用香精,更不能强化营养——它没有任何理由出现在食品中,它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剂。而如今,三聚氰胺赫然出现在多种奶粉甚至液态奶里。

摇身变成“蛋白精”

③在生活中,三聚氰胺是个多面手。仔细看看家里,墙壁上的装饰板材、平板电视的外壳涂层、厨房里艳丽的塑料碗碟、卫生间里的衣物清洗剂,甚至你口袋里的钞票,都有它的身影。此外,它还被用来制作胶水和阻燃剂,甚至制造化肥。

④做父母的常抱怨养不起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婴儿奶粉价格高昂。不同于一般奶粉,婴儿配方奶粉的生产工艺更为繁琐复杂,不但要将全牛乳的蛋白质降低到接近母乳,以减少渗透压和肾脏排泄负荷,还需用植物蛋白代替牛乳中的饱和脂肪酸,以提供( )的脂肪酸。此外,还需要添加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等。

⑤可眼下的现实是,一些奶粉、液态奶中出现了三聚氰胺。它不是身体发育的必需物质,又不是食品添加剂,为何会出现在其中呢?一切还要从检测食品蛋白质含量的国标规定方法——凯氏定氮法说起。

⑥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元素。其中,氮元素极为特别:氮在绝大多数蛋白质中含量相当接近,一般为15%—17%,平均值为16%左右。因此,丹麦化学家约翰·凯达尔很巧妙地想到,既然氮元素含量稳定,只要准确测量出氮的含量,便能推算出其蛋白质含量。发表于1883年的此方法,无疑为蛋白质的检测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凯氏定氮法亦有不足之处。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种方法只能检测氮含量,并不能鉴定蛋白质真伪。不难想象,只要加入含氮量高的物质,就可以骗过凯氏定氮法,轻松获得“高蛋白含量”的称号。

⑦以三聚氰胺为例,其分子式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6个氮原子组成,氮含量高达66.7%。而牛乳蛋白氮含量只有15.7%,大豆蛋白氮含量也仅有16%。毋庸置疑,在氮含量比较上,三聚氰胺胜出。难怪,有人把三聚氰胺称做“蛋白精”。 肾结石“肇事者”

⑧三聚氰胺具有轻微的生物学毒性。早在1945年,美国纽约里德勒实验室两位毒理学专家便发表论文指出,长期给大鼠、兔和狗喂食大剂量三聚氰胺后,会造成其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以及膀胱、肾部结石,并可以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⑨据推测,由于三聚氰胺在体内不能被代谢,得经过肾脏排出。富集在肾脏肾小管中的三聚氰胺浓度升高,便引起自身或其他易致结晶的物质析出,从而刺激肾小管及尿路的上皮细胞,引起结晶尿,导致婴儿尿液颜色改变,出现尿液混浊甚至白色深沉。

⑩婴儿的肾脏极为娇嫩。结石会像“拦路虎”一样,部分阻挡尿液的顺畅排出,因此肾脏可能会被“憋大”——肾盂肾盏病理性扩张,出现肾盂积水。如果不能清除结晶或结石这一梗阻因素,会引起肾小管堵塞、尿液淤滞,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从而置宝宝于危险境地。 8.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凯氏定氮法的不足之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三聚氰胺是如何导致肾结石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法分子是利用什么地方的漏洞来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这对你有何启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三、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1题。(13分)

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敲响警钟

孙广勇

最近,素来高温炎热的沙特阿拉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在首都利雅得早晚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北部的拉夫哈、泰布克等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7摄氏度,并出现了当地罕见的霜冻、降雪和树挂等现象。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也下了百年来的第一场雪。在全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零下3摄氏度。

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1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人类深受气候变化影响,尽管气候变化是逐步的、渐进的,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却可以是突然的、急剧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公共健康面临的一个主要威胁,人类社会必须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气候事件。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但实际上全球变暖和局部严寒并不矛盾。全球变暖只是指全球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并不排除局部地方发生严寒。

“暖冬”曾于2006年入冬后在世界上流行。在北美洲地区,隆冬气温堪比夏季:美国纽约到当年年底前片雪未下,最高气温达22摄氏度;加拿大历来被称为“冰与枫的国度”,但其北部特有的冬季风情日渐消失,以全球最长滑冰场而闻名的丽都河迟迟不结冰??在北半球本应最冷的季节,一些国家的路人却身着短袖,熊不冬眠,候鸟忘记迁徙,植物在冬天发芽,高山滑雪场无雪可滑。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反常的严寒和暖冬,还导致了夏季高温热浪,海平面上升、岛国消失,南北极地冰川消融。洪涝、大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形成直接威胁。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数量增加了3倍多。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20起自然灾害,而现在已增至每年500起左右。受灾人数在过去20年内增加了68%,1985-1994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受灾人口为1.74亿;而1995-2004年间,平均每年受灾人口增至2.54亿。全球气候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地球上几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袭击,全球将有1亿多人陷入粮食不足的窘境;如果气温

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到8倍,北极海冰将减少35%。

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参加到保卫自然的战斗中,尽自己的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人民日报》 2008-02-01 )

7.请为“极端天气”下一个定义。(2分) 8.请分析文中加点词的意义及作用。(4分) (1)??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零下3摄氏度。

(2)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 9.根据文意,说说如果气温上升,会有哪些危害。(3分)

11.文章为了说明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及危害,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9.北京四中2011-2011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七、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6分)

北京的古柏

①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在很多古典皇家坛庙、皇家园林、帝王陵寝,以及古寺名刹等处,都有苍老道劲、嵯峨挺拔的古柏。像中山公园、天坛、地坛、中南海、故宫的御花园等处的古柏群都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参观天坛时说:“天坛的建筑很美,我们可以学你们照样修一个,但这里美丽的古柏,我们就没办法得到了。”确实,名园易建,古木难求。北京的古柏群和长城、故宫一样,也是十分珍贵的国之瑰宝。

②北京的古柏,树龄在500年以上的约有5000棵,占北京一级古树的绝大多数。它们大多种植于辽时期至明代,最早的可追溯到唐朝,但尤以明柏最多。在明代的永乐、嘉靖年间,修建了很多皇家祭祀的坛庙,在这些坛庙里广植长寿常青、木质芳香、经久不腐的柏树。

③北京著名的古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传闻有趣而驰名。

④在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南门外,巍然屹立着7棵参天古柏,它们郁郁葱葱的绿冠高过20米,盘曲苍虬的树干周长可达6米。中山公园社稷坛原是辽代兴国寺遗址,古柏是当年的遗物,距今已1100年了,人们称其为“中山辽柏”。其中最东边的一棵古柏很是奇特,在树干的裂缝中,竟又生长出一棵高大的国槐来。槐柏两树,枝繁叶茂,青黛交映,情趣盎然。它们已天然共生300多年,是园林中罕见的珍品,人称“槐柏合抱”,也是北京著名的“古柏奇观”之一。 ⑤天坛公园回音壁外西北侧,矗立着一棵堪称“世界奇柏”的古柏。它高达18米,树干周长达3.8米,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种植的,距今已580多年。它的奇特之处是在其粗壮的树身上,突出的干纹从上往下扭结纠缠,好像9条巨龙绞身盘绕,所以得名“九龙柏”。在明清两代,皇帝们到田丘台祭天时,正巧要路过此柏,因此又称此柏为“九龙迎圣”。相传在皇帝祭天时,有九条金龙从柏身上飞出,在田丘台上空盘旋,待祭天完毕,金龙又飞回柏身。像“九龙柏”这样奇特优美的古柏,全世界仅此一棵,故尤为珍贵。据林学家研究考证,它生长成这样,可能是由于表皮细胞分裂不均所致。

⑥北京的古柏,虽身经数朝,历尽沧桑,但如今仍是枝脊叶茂,生机盎然。它们是北京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古都风貌的代表,也是北京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郁郁葱葱的绿冠与精美绝伦的古建筑相映相辉,把所在地的名胜古迹点缀得古香古色,也把古都北京打扮得格外绚丽。

(选自《大自然》作者张宝贲有改动)

24.文章第①段引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25.请结合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短语。(2分) 26.仔细阅读④⑤段,根据文中有关语句完成下表。(2分)

24.为了说明名园易建,古木难求。(2分)

25.树龄古老,姿态奇特(每空1分,共2分。说明对象及特征正确但短语类型错误扣1分)。 26.(1)槐柏合抱/在树干的裂缝中,又生长出一棵高大的国槐来(1分)世界奇柏/尤为珍贵(1分)

20.福建省南平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7—20题(17分)

甲型H1N1流感给全球经济蒙上阴影

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给脆弱的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

面对猪流感,中国也强力布控、严防死守。但猪流感对经济的冲击事实已在我们的经济体内部潜伏,目前舆论普遍认为,影响比SARS要小,但在金融海啸的叠加冲击下,威力不容忽视。海啸登陆,最可怕的是两个海浪波峰叠加,破坏更大。现在全球经济就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看上去温和了一点,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回暖,但甲型H1N1流感突然爆发,让经济再次陷入不确定性的迷惘。

以史为鉴,可以洞察未来。猪流感对中国潜在的威胁可能包括:猪肉价格下跌;旅游和农产品贸易受到冲击;影响中国出口。下面通过猪流感与SARS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任何一次传染病爆发,都会倒致经济严重滑坡,只是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首先从影响的时间及强度观察,2003年亚洲区内爆发的SARS的影响持续时间大约是一个季度,

对经济体的影响也主要是一个季度,而猪流感到底影响会有多长时间,还是未知数,只有传染源完全得以控制,才可以测算其影响的时间。从死亡强度看,当年SARS在亚太区爆发时扩展速度迅猛,死亡率达11%,恐怖情绪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亚洲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大幅下降。与SARS和禽流感相比较,虽然H1N1流感的传染性更强,但死亡率较低。这轮H1N1流感疫情爆发中,死亡人数(除一例外)全集中在墨西哥(约为4%),而其他各国至目前控制死亡率还卓有成效,经济活动并未严重受损。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了SARS与禽流感之后,许多国家的紧急应变能力大大增强,抗病毒药物储备明显增加。

从影响的主要领域观察,以往经验表明传染病对经济需求面的影响将大于供给面,对旅游、酒店餐饮、运输、零售及娱乐业需求下降尤为明显。SARS就明显说明这一点,2003年消费品零售额在第一季度同比增加9.2%,到5月份增速只有4.3%,增幅之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所没有过的。而在2003年4月到6月的SARS恐慌高峰期,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入境游人数

分别下降38.9%、57.9%、70.8%.直到2004年1月,中国入境游人数才恢复到正增长。其实,在一些大城市,本次猪流感也已开始对本地区的旅游、酒店餐饮、运输、零售及娱乐业产生一些负面冲击,至于破坏性有多大,主要是看病情扩散和发展的程度。

另外本次爆发的猪流感对大宗商品的影响不可避免,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出SARS警告后,石油价格从37.83美元/桶跌至了4月中下旬的25.31美元/桶。但是,后期随着疫情的缓解,油价重新返回到32美元每桶以上。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主要是基于投资者担心各国对疫情的监控和防治会妨碍全球贸易,进而影响到航空和海洋运输以及其它消耗资源的工业活动,并最终影响到大宗商品需求。

由此看来,本次H1N1流感对近几个月全球经济必然会产生一些小范围的负面作用,可是一旦H1N1流感的死亡率迅速上升,并继续从美洲向全球迅速蔓延,造成与SARS规模相当的恐怖情绪,它在今天的破坏力可能比2003年更严重。因为今年是双危机叠加,全球经济就会再次蒙上阴影,所以预防猪流感决不可以懈怠与姑息。 17.根据全文信息完成下面表格。(6分)

18.本次猪流感会对中国产生哪些威胁?(3分)

19.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0.下面加点词语能不能互换?请说明原因。(4分)

本次H1N1流感对近几个月全球经济必然会产生一些小范围的负面作用,可是一旦H1N1流感的死亡率迅速上升,并继续从美洲向全球迅速蔓延,造成与SARS规模相当的恐怖情绪,它在今天的破坏力可能会比2003年更严重。

答案:

17.①H1N1流感的传染性更强,但死亡率较低。②在一些大城市,本次猪流感也已开始对本地区的旅游、酒店餐饮、运输、零售及娱乐业产生一些负面冲击③对大宗商品的影响不可避免 18.猪肉价格下跌;旅游和农产品贸易受到冲击;影响中国出口。

19.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金融危机加上H1N1流感,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威力巨大。

20.不能换,如果换了就变成H1N1流感在近几个月的小范围负面影响是不确定的,反而当流感

蔓延后的预测确成了确定了,这与客观事实不符,使语言不够准确严密。 21.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二) 阅读短文完成l5—18题。(17分)

①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中心证明,脐带中含有大量PCB(多氯化联苯)的婴儿在辨认面孔、集中注意力和整体智力水平上都不如正常婴儿。匹兹堡大学的赫伯特·内德勒曼对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县216名被少年法庭宣判的青少年和206名少年犯进行了检查。他在上个月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说,违法和骨骼中铅含量过高有明显关系。

②含有机磷酸脂的杀虫剂的生产是神经性毒气转为民用的一种尝试。其中最著名的两种——陶斯讼(Dursban)和大利松(Diazinon)自1965年和1956年就一直在市场上销售。在某些“雷达”牌喷雾器和“黑旗”牌杀灭蟑螂和蚂蚁的产品中能够找到陶斯松的活性成分“毒死蜱”(Chlorpyfos)。经过重新研究后,环保局于上周宣布,禁止在家庭中使用“毒死蜱”,限制在西红柿、苹果和葡萄种植过程中使用这一成分。环保局发现,陶斯松也许会对脑部造成伤害;在某些情况下,儿童对这一物质的吸入量可能会高过安全剂量的110倍。

③大利松可能将是环局局加以限制的下一个产品。该机构进行的一项初步分析发现,在房屋的“边边角角”喷洒杀虫剂,会使儿童吸入高于安全剂量250倍的大利松。

④人们试图对化学物质加以控制,化工企业倾向于采取自我规范的做法,但行不通。环保局曾

设法让业界以这种方式对一种含有铬酸砷铜(CCA)的杀虫剂进行控制,但最终失败了。在加压处理木材时会使用CCA,所以甲板和运动场设施中通常含有一物质。环保局的研究人员在70年代后期提出,CCA会对孕妇和儿童造成特殊的威胁,因为它混合了3种毒害神经的化合物。

⑤多年以来,对汞污染负有主要责任的火力发电厂和垃圾焚化厂一直在设法抵制对汞加以控制。环保局曾在1996年得出结论:超过160万的美国人面临汞中毒的危险;但业界游说集团说服机构推迟一年时间才公布这一报告。这份报告支持目前的汞含量并不安全这一说法。但是,主张加强控制的人并不期望政府马上采取措施。佛蒙特州民主党参议员帕特里克·莱希说:“因为,汞在华盛顿有一批支持者。”

⑥环保局1977年禁止了PCB的生产,但这种化合物却一直阴魂不散。珍尼特·钱皮恩和其他大约5000人正地起诉设在圣路易斯的Solutia——这家公司以孟山都工厂名义一直在安尼斯顿生产PCB。原告要求该公司就生产与污染有关的材料进行赔偿。

15.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把这篇短文划分成两个部分,并分别写出各自主要说明内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短文第一部分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找出至少两个,并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分条概括控制化学物质很困难的三个事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说出第②段画线句子中“也许”“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①-③是第一部分,说明化学物质的危害 ④-⑥是第二部分,说明控制化学物质很困难

16.举例子,例如第一段中,第一个事例表明PCB含量过大的婴儿智力不如正常婴儿,第二个例子则说明骨骼中铅含量过高会导致少年犯罪

17.①企业自我规范的失败,如化工企业对含有铬酸砷铜(CCA)的刹虫剂进行控制,因为利益的驱动;

②企业抵制来自社会各方的控制,如业界游说集团说服该机构推迟一年时间才分布关于超过160万美国人面临汞中毒危险的报告。又如主张加强汞控制的人并 不期望政府马上采取措施,还有汞在华盛顿有一批支持者。

③企业违反禁令,在圣路易斯的Solutia公司以孟山都工厂的名义一直在安尼斯顿生产PCB。 18.文段中使用“也许”,表明 “陶斯松会对脑部造成伤害”的情况还只是推测;“在某些情

况下”则表示不是所有情况,“可能”也是表示推测,这些限制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

22.厦门市2011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四] 阅读《青花瓷》一文,完成14-17题(13分)

青花瓷

①这一只青花瓷瓶传自我的先祖,不知它的来历。只知道我的先祖曾是个读书人,去过景德镇。这是只青花梅瓶,小口、圆唇、丰肩、瘦胫、圈足,一度成了我家的酒器。由于后代的没落,诗书散佚,没有读书的人了,自然就没有了插梅于庭的雅趣。但它还是放在了先祖的牌位正中,作为一种曾经辉煌的标志,被家人所敬重。

②这大概是元代的物什,从它浑厚凝重的造型,浓艳凝翠、粗犷奔放的青花图案结构风格来看,

它应该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东西。我不知瓷,不敢乱言。我所见过的只有黑陶作坊里的陶器,我想,它们大抵是以相似的方法来完成的。在简陋的竹棚里,那种黄泥巴在陶工的手里成为一种可以无限造型的灵物。脚踏的转轮上放着一团湿泥,然后是手与脚的高度协调的配合,一只陶器在高速旋转下完成它的原始造型,然后被码放到了晾架上风干,然后入窑,经过一番水火交加,一团泥巴完成了它从原始状态到精美陶器的演变过程,然后是漫长的岁月。陶器如此,瓷器也如此。

③这只青花瓷梅瓶,从它的细节处:那 A 的釉色、细腻纯净的胎骨和 B 的图案,我几乎可以看到那位窑工炮制瓷胎时认真专注的神情,可以听到那位画工用钴土颜料绘制图案时的平缓而均匀的呼吸。梅瓶底部的缠枝花卉、卷纹草、变体莲瓣造型及上部的松竹、梅石、兰草、芭蕉栩栩如生。瓶画中部两仙童一执荷枝,一执锦盒,荷枝寓“和”,锦盒示“合”,和合两仙童神情自然,面带微笑。这种神情想必和画工在绘釉时的神情是一样的。这种细微入致的表情,在画工和窑工无懈可击的合作中定格在了那一刻,定格于这一只瓷瓶上,经过七百多年,现在和我对视,彼此会心一笑!这种感觉是很微妙的,我似乎感觉得到那遍布于青花图案的细柔而纤弱的思绪,那种盼望流传后世的迫切的心情。再经过千百年,它还会这么充满自信地面对又一个欣赏者。所有时光未能抹去的东西,都完好无缺地保留了下来。我想像那第一枝梅插入瓶中的情形:在早春的时候,屋檐的瓦当还未浸润雨水的时候,枯涩的石板台阶上看不出一丝滋润的痕迹。梅在瓶中开放,粉白的瓣和绿萼青枝,成为堂屋里唯一的亮色,让瓷瓶放出异彩来。不知当时还有没有一只同样细柔的女性的手,经常擦拭过这瓶子,用那种最柔软的绸巾。④在这个时候,想像这只瓷瓶的时间流程,是不是很有意思?我在瓷瓶上只读到时间的开始和现在,中间是一段苍茫的空白,就像那曾经插在这瓶子里的梅和擦拭过它的手,已经是不可知的往事了,我从剩余的瓷瓶上看不出任何与此相关的痕迹。抚摸它,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我在不经意地游走于时间的边缘。这只孑遗的元代瓷,让我幸福地把所有已经省略缺佚的历史重温了一遍。

(选自《三明日报》,有删改。)14.请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空白处。(2分) 幽静雅致 晶莹柔润

这只青花瓷梅瓶,从它的细节处:那 A 的釉色、细腻纯净的胎骨和 B 的图案?? 15.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只青花瓷瓶“被家人所敬重”的原因。(4分)

16.文章第③段说:“所有时光未能抹去的东西,都完好无缺地保留了下来”,结合你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时光抹不去的”、“完好无缺地保留下来”的都有些什么?(4分) 17.联系文章内容及链接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分)

青花瓷的纹饰寄寓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感受到无穷的韵味,常见的纹饰有龙凤、麒麟、游鱼等动物以及牡丹、松竹、兰花等植物。你能从中任选两种说说这些纹饰的寓意吗?

链接材料一: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青花瓷的色彩特征是白地蓝花。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

链接材料二:“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平、祥和;“合”是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链接材料三:中国古代的器物,小至画片器皿,大到家具建筑,无不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容。比如一扇门窗,上面雕刻山水花草、水浒三国人物场景,便能引出数不尽的文化内容来。天长日久,人们由文化认同感进而对承载文化的器物产生某种难以割舍的感情,也是情理之中。于是收藏器物,也成了收藏文化。 答案:

14.A晶莹柔润 B幽静雅致 15.这只青花瓷“被家人所敬重”的原因是:

①历史悠久,是先祖留下的元代的物什;②是我们家曾经辉煌的标志;工艺精美,体现了中国文化。

要点与评分:4分,每点1分,表达1分。酌情给分。

16.“时光抹不去的”、“完好无缺地保留下来”的有精美的釉色、胎骨和图案,有工匠精湛的工艺,有以瓷瓶为载体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 要点与评分:4分,每点1分,表达1分。酌情给分。

17.(1)2分,每种1分。例如:龙凤代表吉祥如意;牡丹代表富贵。

(2)要点与评分:4分,说出物件1分,描述的内容能体现“和合”之意2分,表达1分。例如:能体现这种追求的物件有对联、年画、器皿、玉石、门窗??

(3)要点与评分:4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有物2分,表达2分。酌情给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0351/43387368034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值得思考原文地址: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作者:沈阳若水心理咨询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沈阳若水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汤玉龙我生长在南方的山区,小时有事要找妈妈,妈妈在山脚下做农活,便远远高喊:“妈……妈……”有时你会听到有另

解读分布式能源的规模效应_Scientific 分布式光伏规模

华贲:解读分布式能源的规模效应2006-7-14随着世界和中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分布式能源以高效利用能源和环境友好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分布式能源在国际上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在我国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面临很

fft谱分析中的栅栏效应和频谱泄露 fft频谱分析

http://blog.csdn.net/sunfoot001/archive/2010/09/22/5900917.aspxfft谱分析中的栅栏效应和频谱泄露栅栏效应:对采样信号的频谱,为提高计算效率,通常采用FFT算法进行计算,设数据点数为:  N = T/dt = T.fs  则计算得到的离散

奇妙的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的应用

2012年 01月 17日 奇妙的安慰剂效应提起“安慰剂效应”,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糖丸:只因为相信糖丸会起作用,就感觉病情好转了。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安慰剂所带来的远不止转瞬即逝的提振作用。最近多项研究发现,对于身体或健康的某种精神状

声明:《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题分类_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为网友无人像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