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受教育意识也大幅度提高,很多人都会认为现在的孩子不会有不读书的了。但是,不读书的现象在农村还是时常发生,很多农村的孩子初中甚至都没读完就辍学在家,是没有钱读书吗?肯定不是。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农村孩子不读书了?爱华网网为您解答农村孩子不读书的原因。
涂尔干曾说过:“人的欲望不会因为满足而自动停止。”钱是永远挣不够的,人的欲望也是永远满足不了的。读书虽然不能完全改变命运,但是不读书真的永远改变不了命运。
据了解,家乡的农村青年十之八九初中就辍学回家干活挣钱,很少有人继续读书考大学;长辈十之五六也一致认为考大学已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并不是什么扬眉吐气的事,也不能解决家庭经济问题,相反还会使家庭的负担更重。“读书无用”的悲调在这里似乎成为普遍的共识。何以如此?
一、挣钱的机会多了
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建设也不断推向高潮。机械厂、板材厂、加工厂、电子厂等各种新型产业遍地开花;建筑工地也铺天盖地覆盖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些突如其来的工业场所急需着一大批劳动力来填充,不同的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快速的社会分工、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里解放了出来。大批大批的农民如急流般涌进就近的工厂以及建筑工地,并以积极地态度适应着非农的职业。每天50—300元不等甚至更高的劳动报酬让这里的农民们尝到了甜头。辛辛苦苦在耕地里劳作一季度获得的报酬远不如这种非农职业的报酬来得实在。工厂越建越多,工地也越来越多,需求的劳动量也越来?a href='http://www.aIhUaU.com/wenhua/kepu/15553.html' target='_blank'>酱螅现?0的岁的老人,下至15、6岁的小孩也纷纷加入到打工的大军中,并乐此不疲。
由于他们所从事的大部分职业多以低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为特征,报酬多以时间和汗水来衡量。因此为了获取更高更多的报酬,大部分农民舍弃了农田,走出了农村,起早贪黑,争分夺秒的投入到了打工中,干的时间越长,挣得报酬也就越多,并无形中形成了相互竞争、相互攀比的风气。于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强有力的理性农村生活方式逐渐建立起来并取代了以往农村乡土慢节奏式的生活模式。这种经济理性的生活观念渐渐渗透进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任何事情任何东西处处以金钱来衡量,从衣食住行到人情世故,不管是喜事丧礼还是走亲访友全部与金钱挂钩。为了能够更好的维系着以金钱为基础的农村人际关系与互动交往,农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挣更多的钱。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中的成功命题说到:“个人的某种行动越是经常地获得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于是,当所有的人都重复打工这一行动时,村庄里集体扎堆唠嗑,集体组团赶集,集体赶庙会的现象在农村越来越少,甚至消失的无影无踪,农村的集体记忆在衰退,村庄的公共空间在萎缩。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逐渐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陌生感,拉开了彼此的心理距离。
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过快,在削弱了传统的亲密联系的同时没有及时建立起新的符合当下状态的共享价值观,我们看到的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利益呈现出了原子化的离散状态;我们看到的是大部分农民只注重眼下的短暂利益,而忽视了更多的价值追求,例如:读书学习以及提升自我道德修养。从这一角度来看,挣钱机会的增多削弱了读书教育的功能。
二、重视教育的时间少了
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理性意识逐渐渗透农村的状态下,农民更加精于计算,精于利益博弈,小到柴米油盐,大到人情世故,人情和情感亦抵不过利益的算计。那么,教育也不在话下。理性意识驱使农民们不得不考虑在教育上的投入能不能获取预期的报酬。
村中一位农民算过一笔账,培养一个农村的孩子成为一名大学生,需要花费16年的时间,投入将近20万元,然而大学毕业后却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最终不得不被迫回家打工,既丢面子又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相反,提早辍学的孩子可以利用读书的这些时间去挣钱以减轻家庭负担。所以,更多的农民选择了让孩子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就投入到社会中打工挣钱。退一步讲,在前文也说到挣钱的机会多了,农民们起早贪黑、争分夺秒的投入到打工中,这样一来,他们亲自照顾孩子的时间少了,只能托付给年迈的父母。
隔辈教育现象在家乡农村越来越普遍。经常看到有些爷爷奶奶为了不让孩子哭闹会不断地给孩子买玩具、零食等来哄他们开心,有的甚至长时间让孩子与电脑游戏相伴。如此一来,这部分孩子便也丧失了接受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可能导致以后上学期间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以及习惯,学习成绩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中途辍学的孩子也不在少数。而仅有几个坚持到最后高考的孩子很少能考取重点高校。求学失败的案例太多,成功的典型太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上学的动力和信仰,以此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也为“读书无用论”的流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非理性的理性中的无奈选择
有人说在短暂经济利益的渗透下,财富成为农民唯一趋之若鹜的对象,并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的确,我们也看到了大部分人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歇斯底里地忘情工作,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选择与机器轰鸣声相伴。我们也真实地看到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让他们建了新房,买了轿车,幸福的扎根在农村;那我们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什么让农民们只注重利益而弱化了教育功能?是什么让农民只看到了读书带不来的显性资本(如可观的报酬),而忽略了隐藏在背后最为重要的隐性资本(如人脉资源、逻辑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以及实现社会流动)?
与其说“读书无用”是农民不理智的观念,倒不如说是农民在既有“结构”和客观环境面前的一种无奈之举。尽管国家出台了各种教育政策以及采取各种措施以实现教育公平,而现实是如今农村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却远远达不到人们的预期值,不管是在师资力量上还是教学设备上远远落后于城镇。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鲜明的指出“结构”最基本表达的意思就是规则和资源,并且“结构”对于作为个体存在的社会行动者及其行动具有某种约束力和强制性。也就是说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机会不等以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客观结构环境使得部分农民被迫而又无奈的放弃了继续读书求学的希望。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倒绝对是一个好出路,靠脑力挣来的工资总该比靠苦力得来的工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