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个人的感觉,非常想听听达人对《心》的评价。
关于夏目漱石的《心》,它有细致的语言和对自己日常感情的反省。豆瓣介绍的不错,这本小说描述了人物复杂矛盾的精神世界,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这是这本书的优点。
可是,1. 这样的人生问题人人都遇到过,人人都想过;2. 解是什么 作家并没有烦心去讨论,一死了之;3. 关于这个课题的解,宗教和无数的名著早已给出。这本小说立意之低--全篇没看到任何高尚的心灵;世界观之狭隘--想到的的全部都是自己;语言之繁冗--而且这里的细节,还不是《城堡》那种严密的逻辑,完全是不胜烦扰的庸人的情感--不是说细节和凡人不重要,而是不应该迷失在追求细节和表达平庸的感情上;总之,它作为‘名著’真是前所未见(也就是当今网络文学和日本漫画的平均水平,豆瓣上说被中学生选为喜爱读物 果然没错)。
我的问题是:日本为什么把夏目漱石印在千円上--只是因为他的语言和心理分析对后世日本作品的影响?周作人和鲁迅为什么推崇他--对比罗曼罗兰,托尔斯泰,雨果,和曹雪芹的作品,《心》似乎差得很远?那么是我没能领略他的美好,还是选错小说,请达人指导。/>下面就看看www.aIhUaU.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兰子君对[夏目漱石 心]如何评价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心》?给出的答复:
读书人有一个盲点,即是以个人口味之喜厌来评断书籍水平之高下,或有失偏颇。
平安朝后日本文学转入平淡,后来即是镰仓,室町等幕府时代,当时文学的命运在武士和僧侣手里,要歌颂武士精神,宣扬佛家学说,像是一种文学上的“政治迫害”,导致日本文学一度走衰。直到江户时代,文学又开始复兴,和歌,俳句,小说,戏剧纷纷兴起,当时受明清和儒家影响较大,世人崇尚叙事性强的散文,小品文。其后到达日本文学的爆发期,明治时代和大正时代。
自明治维新开始,这两个时代是真正的属于日本文学的时代,它们开创了日本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学。而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他恰好经历了明治时代,搭上大正时代的早班车,夏目漱石的崛起,更多的是,一种日本民族文学美学观的自立,我不知道当年蔡元培说“美育代宗教”这句话是否是对的,但我相信,一个国家如果缺乏自己的美学,那么它的文学绝不可能独立。
粗犷的铺陈一下文学史后,再谈美学,那么夏目漱石君的美学是什么?请直接参看下面的论文,我不做赘言,因为一两句讲不清。
余裕·和·悲剧——论夏目漱石的美学思想
日本民族一向善于模仿后化为己用,日本和唐朝交流,文化相易,我想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过如此之大的,关于两国的文化交流,而交流的结果大家今天都知道了。夏目漱石的美学思想承载着汉学道儒思想,又有西方文化的接济,但这都是表面影响,究其根本,归结与日本本土文化的熏陶,一是物哀,幽玄,二是日本民族的秩序,伦常,制度。夏目漱石有本日人传统的悲剧内核,以及“和”文化,又建立了自身独特的美学要素。我认为夏目漱石是日本一代文坛巨匠,美学大师。
读书人的另一个弊端——脱离历史语境谈论文学是谬论。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心,嘻嘻嘻嘻。
外来文学总是要先经过翻译这一层滤纸,所幸《心》尚不错,至少我感受到了夏目漱石文词之间的枯淡清冷。书里大量的心里描写和意识分析,捎带着一点忏悔的味道,不断揭露人性阴暗与孤独。本书旨在批判利己主义者,但作为明治时代过度到大正时代的见证人,未免不流出批判现实的意思。卡夫卡《变形记》里主角变成一只大甲虫,饱受周遭人的罹难,但却依然深爱这周遭的人,被迫害者爱施害者,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救赎,夏目漱石的书中,我有过如此体会。阿德里安布罗迪的《钢琴家》里,纳粹军官对于波兰钢琴家的帮助,但在最后,钢琴家却无法救助那位纳粹军官,这部电影里,这种精神会体现的更明显。我没读过心理学著作,但如太宰治,夏目漱石这样人的作品中,流露出了非常多的,可以以心理学为切口的阅读方式。
陈忠实的《白鹿原》构建了四种势力,下层农民(鹿三、小娥),封建地主(鹿子霖、白嘉轩);共产党(鹿兆鹏、白灵),国民党(田福贤、鹿兆海)。(社会名流朱先生,冷先生不足以单作一条线)。作者通过这几种势力来讲述历史时代变迁的影响,在夏目漱石的《心》中,也有此种意识形态在,K象征着明治天皇统治期,乃木希典象征着日本的军国主义,其父以及乡党象征着帝国愚忠,先生象征着日本知识分子,多条线的相互勾兑,穿插大量暗示性语言,一个时代的弊端与个人式的情感、当局精神面貌全部跃然纸上。我不知道,为什么您会得出立意之低的结论?
说句冒犯题主的话,不是《心》写的不好,而是缺乏心里感官意识的你,根本没读懂这本书。你认为夏目漱石是语言的繁琐,但在我看来是精细。意识流作家大量的感官意识描写,一个心情能写个几十页,不是他们行文水平有限,而是他们的作为一个作家的企图和责任与大众是不同的,他们不会直白的描写男主人公很病态,心里有疾病,是个孤独患者,而是希望通过大量文本描写心理分析去让你感受到这种形象。拿“焦躁”来举例,大部分人写作时就会写“他很焦躁”,但是夏目漱石不会,他会通过各种行为描写,心里活动来告诉你“他很焦躁”,他要做的是诠释并分析人物状态,而不是给人物定性。近年来西方文学多崇尚文本结构与叙事手段,这是一种退步的表现,用技法上的更迭来弥补文本思想性上的缺陷,任何一种思潮主义的存在都是为了区分,而不是比较。对比罗曼罗兰,托尔斯泰,雨果,和曹雪芹的作品这种事,几乎没有意义。
“也就是当今网络文学和日本漫画的平均水平,豆瓣上说被中学生选为喜爱读物 果然没错”。您缺乏日本文学史的了解,这没问题,大部分人都缺乏。但是,您缺乏对文学的基本敬畏之心,我觉得这是读书人的又一个弊端,甚至我想说这不是弊端,这是愚蠢。
周作人曾说过——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周作人这段话,一目了然,夏目漱石的“余裕”美学思想。如果学校需要开一堂新课,我希望是美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就四个字:美学沦丧。西方的学不精,民族的写不好。日本在这一点上真的很强,拿来就用,用着用着就成自己的了,民族的很彻底,说到底还是日本自己美学思想一直在构建,一直在趋于多元,一打开日本的文学作品,扑面而来的就是樱花缓缓坠落的伤感之情。一部《源氏物语》至今还在影响着,可中国《诗经》《楚辞》的味早看不见了。
鲁迅和夏目漱石的相近在于对“故乡”这一意象的摈弃与贬斥,鲁迅的文章常出现一个化名叫鲁镇的地名,他在《故乡》中经历我之于闰土的变化,接受新思想的鲁迅完全受不了闰土的封建守后,还在一口一声的叫他少爷,毕恭毕敬的,所以鲁迅毅然的离开了“故乡”。这其实是鲁迅的另一种讽刺,它以“故乡”为意象,塑造闰土这样的一个旧思想的人,他的摈弃离开,和剪掉辫子的行为是一样的——对于传统旧文化的摒弃。而夏目漱石在《心》里也表达出对”乡党“的不满,只是夏目漱石的”故乡“代表着帝国主义的愚忠者。在《我是猫》里对于社会情状的讽刺,这和鲁迅一贯的手段简直是一样的。鲁迅的一生,受到夏目漱石轻妙的笔法影响,而其的沉重深刻来自于苏俄作家果戈里。
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瑞康成等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揭开了一个民族的文学帷幕,顺利的把一个国家的文学推到了一个可以影响全球的位置,正如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人的出现,让世界文学史为拉丁美洲为之侧目。如果日本缺少这群作家,那么日本文学将在接下来几十年里一直自我生养,在弹丸之地里裹足不前。
网友陈书对[夏目漱石 心]如何评价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心》?给出的答复:
去年看完《心》后写的一篇日志,截取部分:
一个作家如何伟大,一本经典名著又是如何经典。前面看白岩松在哈工大演讲有此一段:
“我最反感现在的出版社搞了一些名著的缩写版给我们的中小学生读。一本名著的伟大从来不是因为它的主题,虽然大部分人都回答主题,说“为什么《简·爱》会成为女性的圣经啊?”回答说“因为它描写了男女平等。”抱歉,写男女平等的书多了,“为什么会是《简·爱》?”生活中有好多问题是经不住第二句在问的。“对啊,有那么多描写了男女平等的书,为什么是《简·爱》呢?”伟大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性的特点,是因为拥有太多人人心中有、处处比下无的伟大细节,诠释了那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名著决不是因为它的主题伟大。中国从小的教育当中有一个很糟糕的地方就是,所有人都要写中心思想,那请问,您让着最牛的老师把这意识流的中心思想给我写出来,那尤利西斯你怎么写中心思想?它是意识流。好了,这个咱也不谈了。名著的伟大之处永远不在于它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围绕着它的中心思想的无数的伟大的细节。《简·爱》如果没有罗杰斯特和简的那段对话,没有类似的那些细节,它会在文学史杨拥有如此显赫的地位吗?再比如说,《约翰·赫利斯朵夫》,如果我们看一本名著是为了看它所谓的中心思想和最简单的故事的话,不用看了,傅雷在翻译的时候已经把中心思想写在了五卷本的扉页上,“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是不会被脆弱征服罢了。”您只要看了这句话,如果是为了看中心思想才来看《约翰·赫利斯朵夫》的话,这本书可以不翻了,因为傅雷已经把它提炼了。好了,现在我们特别多的所谓浓缩的名著的这些简本,就是在骗中小学生,把一个拥有丰富细节的东西细节给拿掉了、优美的文字给拿掉了,只给了它一个故事的框架和一个中心思想,然后不幸的是孩子们以为他们看过了这些小说,今后再也不会去看那些原本真正伟大的名著。我们许多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名著?看那简化本您会喜欢吗?简爱之所以成为一些人的爱情圣经,不在于爱情这个主题,而在细节。伟大的著作因细节而伟大。”
伟大作品之所以伟大不在主题而在细节这个观点在我是振聋发聩的。而且我认为不仅不在主题,甚至与题材无关,题材只能是一个载体。我在夏目漱石的《心》中也真切感受到了这一点。无须诉诸于规模宏达的主题,在平静的细节中“于无声处听惊雷”效果也是惊人的。从头至尾,书中还有很多人生哲理深入浅出的在人物对话中得以表达,人物的情感也在对话和自白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先生在遗书中的坦诚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和自私,当然,也从中看到了部分自己。先生是痛苦的,K先生亦是痛苦的,而先生的妻子是痛苦兼有可怜。先生痛苦,源自对世人和自身的厌恨,先生是如此钟爱着小姐,他对“我”说:“你或许为之惊诧,但我至今仍这样深信不疑,深信真正的爱同宗教信仰没有什么不同。"心存信仰和宗教而不可得,最后竟落得想自杀都不能的境地。当妻对先生说他日后能够依靠的只先生一人时,先生发现他自己都已经不能再依靠自己——这是先生的痛苦。而K先生的痛苦,则源自友情和爱情上的伤害,K遗书中那一句让先生最感沉痛的话“本该早日死,为何活到今”亦令我这个读者黯然。小说中妻子的痛苦则来自她不能理解的先生,他不知道先生对自己心绪。总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可是即使到最后先生自杀她也没能得到答案,而且根据先生对“我”的嘱告,她也永远得不到答案了。先生在遗书最后对“我”说:我将其过去——无论善恶——供人参考,但只妻除外。他不想让妻知道,想保有其在妻心目中的清白。这也是日本人心性追求的一种体现,先生崇尚那一种纯白,所以先生说了给K扫墓时的心绪——“如果我以对待亡友那样的善良之心在妻面前陈词忏悔,妻肯定流着欢喜的泪水原谅我的罪过。我所以未能做到,并非由于我有利己的打算,只是我不忍心给妻的记忆抹上一个黑斑。在纯白色的物品上毫不留情地甩上一滴黑墨,这对我是极大的痛苦。”
从《心》这本书中,是能够窥探日本国民性和日本文学特点的。前面看到有人将日本文学与其他文学进行比较:与英国文学相比,日本文学是不失优雅的;与法国相比,日本文学既不浪漫,也不关注现实;与德国相比,日本文学理性不足;与俄国相比,日本文学不够厚重;与美国相比,日本文学缺乏阳刚之气。但日本文学的独特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一本书搞懂日本文学》中有一段陈述:日本文学是敏感的、纤细的、清凉的,笼罩着一种空寂气息。散发着一种奇异之美。它还表现出几个特征:首先是随处可见的死亡阴影,又或者学者说的“否定的美学”。这一点在《心》中是有体现的。而第二点,骨子里的色情在《心》中倒没有体现。但爱欲还是坦诚的足够多。第三个点日本文学追求唯美主义。这一点具体表现为“真”“哀”“艳”“寂”四点。总的格调是“物心一合”的,宁静的,感伤的。这一点其实在日本电影中也能够体会的到。
网友蒙面大侠对[夏目漱石 心]如何评价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心》?给出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