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1-19 作者: 来源:文汇报图片说明:《锦衣玉食》林那北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揭示女性精神上的困境
■曾于里
读林那北的《锦衣玉食》时,我总不自禁想起许鞍华最负盛名的电影《女人四十》:孙太阿娥人到四十,正艰难处于“夹心层”中:上有老年痴呆的退伍公公,下有没有长大的孩子,丈夫性格软弱,工作也陷入瓶颈……生活的一切,仿佛都在与她为敌。
到了林那北的《锦衣玉食》,女人五十了,岁月在五十岁的女人身上留下了更残酷的印记。与阿娥不同的是,几位女主人公,无论是柳静,李荔枝还是余致素,过的都是锦衣玉食的生活,没有物质方面的拮据和窘迫,可是人生并没有因此变得顺心。
一个女人,除了女人这一本质属性外,还有着太多的称谓和身份:女儿,儿媳,妻子,母亲,丈母娘。尤其是一个五十岁的女人,必须同时与多个身份周旋。至少,《锦衣玉食》里的女人们是疲于应对的。对于有精神洁癖的柳静来说,她渐渐无法忍受丈夫的庸常和城府,而女儿处处与她作对,她无力抵抗;在李荔枝的整个婚姻生活中,与婆婆斗占据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丈夫虽然爱她,却在她的生活中长时间缺席;余致素强悍凌厉的作风背后,是少年时代留下的屈辱阴影,是父亲的冷酷与势利,是丈夫从始至终的冷暴力……

“锦衣玉食”,女人们在年轻时,对这样的生活都抱有强烈的幻想和期待。可是,当她们都如愿以偿时,却没有底气说出《女儿四十》里的那句感叹:“人生还是很过瘾的。”原来,锦衣玉食远不是女性幸福生活的全部。女性的困境,也许有来自物质上的欠缺,但更可怕而致命的,是精神上的困境。《锦衣玉食》的最后,柳静或许会出走,李荔枝必须去和解,余致素放弃了也释然了,只是,五十岁的女人,只有在绝对困境下才勇敢做出选择,会否已经太晚了?
鲜有人将林那北的写作与女性文学拉上关系,林那北写作时也无意于凸显“女性”的因素。然而,恰恰是不刻意间,林那北经由这几个女性的选择传递出的对女性自由的思考,比一般先入为主的女性文学更加深情。在她的笔下,女性的挣扎、犹疑和困境如此逼真而恳切,而留给我们的思索也更为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