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第一,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采用适合她们的方法去教育她们。
高年段的女生比较敏感,容易受伤害,怕老师不喜欢她,怕老师偏心,怕好朋友不理自己。所以,在工作中要杜绝对孩子随意敷衍、盲目指责。只有在受尊重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才懂得什么是尊重,应该如何去尊重他人。了解孩子的基本特点,采用适合她们的方法去教育她们。例如,有些孩子比较乖,老师集队讲话时能集中精神,内容也比较容易把握;但是,也有个别孩子特别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听得快、忘得也快。这时,我要理解和宽容她们,不能责怪她们,要避免空洞地给她们讲大道理,利用孩子们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教育她们。
三联阅读配图
例子:有一段时间我严抓下午冲完凉后的内务检查,也曾在集队时再三强调冲完凉后要把衣柜门关好、房间门关好、窗打开、纱窗关好等等。可,不管我如何强调,一到下午检查内务肯定又有几个宿舍没有按要求做好。后来有一天集队,我就换了一种方式对她们说这件事。我说:“同学们,为了不让灰尘污染我们衣柜里面的衣服,我们把衣柜门随手关好;为了让我们的宿舍环境保持整洁清新,我们把窗户打开通风;为了不让蚊子进入宿舍晚上干扰我们的休息,我们把门和纱窗严密关好;为了节约能源,我们把水电随手关好……”
这样,孩子们能形象地联想事情的前因后果,不再是只是单一地做事,所以效果有了明显的好转。从那以后我在下午检查内务时轻松多了,我也没有把这事再三地强调了,她们也不会感觉到我这么啰嗦了。而且,还要注意一点的是,我在这里用的是“我们”,这样会让孩子们觉得我是在跟她们一起体验生活。
第二,抓住孩子的兴趣,与孩子平等沟通。
在工作中,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善于敏锐地抓住时机,引起孩子谈话的兴趣。同时,用恰当的语言热情地鼓励她们谈话,并用她们感兴趣的语言与她们交流。让她们感到喜悦和自信,使沟通能更深入。
平等是沟通的前提,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沟通,提供信赖、无拘无束的交流环境。如果要做到这一点话,我觉得首先得把老师身份放低,用同龄人的心态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孩子的观点,尽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轻易否定她们的想法等,这远比语言更容易表达对孩子的尊重、关心、爱护和肯定。
第三,多使用肢体语言与孩子亲密接触,与孩子做朋友,同时努力改善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为了要好好地与孩子们建立更深厚的感情,我给自己作了一个要求:不管孩子是不是很乖的、不管孩子是否有主动亲近我,我必须要在二天内与每个孩子至少一次亲近的接触。在平常工作中,不放过每一个能跟她们亲密接触的机会,跟她们友好地拉拉手、怜爱地摸摸头、热情地抱一抱,让她们充分地感受到老师不仅注重她们要养成好习惯,而且非常地爱她们。这样,慢慢地,孩子们和我的距离接近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与我说的话也多起来了,我的日常管理工作自然更是得心应手了。
而且,我还发现,平时在工作中,除了肌肤的接触能有效地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外,适当的时候跟她们说悄悄话,随手给孩子拽拽衣服、整整发饰的小动作,也是非常不错的办法,会使她们觉得老师和妈妈差不多,甚至会认为老师比妈妈还棒,不光像妈妈一样的照顾她,还教会她很多本领。这样,孩子会对老师产生信服感、依赖感,进而愿意与老师接触,增加与老师之间的感情。
第四,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批评孩子时要把握一些原则。
十岁的女孩子情感较脆弱,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要善待孩子的缺点,努力以平心静气的心境,要采用温和、耐心和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教育孩子时,要掌握一些批评的原则。
1、要把握批评的时机,在孩子对所犯的错误还记忆犹新,并有体验时,进行有启发性的批评教育。
2、不要一味批评,要沟通对话。不要事无巨细地不停指责孩子,否则,她的心灵之窗就对老师关闭了,那样再正确、再有效的教育也无法实施了。
3、要耐心倾听她的辩解,允许她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但必须详细对孩子说明她被批评的理由。
4、要让孩子知道日后如何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
5、尽量避免在同学面前批评孩子,特别是别班的同学面前。
6、杜绝情绪化的批评,特别是不要翻旧账,不做人身攻击。
7、不是原则上的错误,尽量采用淡化或转化的态度。
第五,面对倔强的孩子,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倔强、嘴硬的孩子相信每个班都会有,这种孩子让老师感到难以管教,难以沟通,会让老师、同学头疼。要注意的是,这种孩子可能会经常出现令老师不满的行为,这时,我觉得不宜连续地批评她,不然她就会失去自信或者产生逆反心理。这不,我班的娴娴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每当我提醒她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好时,她马上就会把嘴巴翘得老高,以前四年级的时候还经常在背后骂我;如果我批评她,她总会找出很多的理由来搪塞我,并把脸板起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这样的孩子经常让自己处在一个高危的心理环境中生活,随时都会发生冲突最终受到伤害。因此,我想作为她的老师,我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随和的性格。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孩子也有可爱的一面,有很大的优势,如:有自己的主意,执著,坚强,有勇气,有气魄,不怕惩罚,有管理和支配能力。
以前,很多时候我都惯于批评、惩罚、说教来使孩子接受错误。现在总结一下,其实鼓励才是最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嘴硬行为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和冲突,从而有效地教育孩子。
在平常生活中,多注意孩子的需求,每当她提出要求时都仔细分析一下,这样就能避免孩子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对老师产生不满的情绪。如果,碰到冲突的时候,用友好的态度面对她,要用商量的口气跟她共同解决方法。孩子倔的时候不要强说,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给孩子多一些选择,适时地作出一些让步。避免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强烈的反应,以免卷入与孩子的抗衡,要随时想着:我是为了解决问题,我要的是结果,不以惩罚为目的。并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机会给孩子去反省和分析,从而慢慢培养孩子理解道理的能力。要让她做自己的助手,例如,有意识地让她多检查内务或者纪律,并且提出我的要求。事后与孩子呆在一起分析,提出不足、肯定好的方面,并保持理解的态度,同时经常做一些对她表示亲昵的动作,例如,点点头、拍拍肩膀、摸摸她的头、甚至拥抱她,跟她说悄悄话等。
如果孩子合作,对她的行为一定要表现出大大赞赏和鼓励,从根本上鼓励她与人相融的信心,表现出对她无条件的爱,这对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