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进有退,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这世上,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别人笑笑自己,放轻松,给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快乐。日出东海落西山,富也一天,穷也一天;月缺月圆到年关,忧也一年,喜也一年;生活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君子口中所常道,不是人伦是世教。君子身中所常行,不是规矩是准绳。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也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及中等、平常、平庸的人。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三阶》:“言人有三等,贤、愚、中庸。”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之道其实就是佛道,佛道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凡事不要太左也不要太右,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能够不偏不倚即为「中」。所以,什么是中庸之道?有四点: 第一、做事不要太苦, 第二、享欲不要太乐, 第三、待人不要太苛, 第四、用物不要太荣。
我们先看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世界上的哲学基本流派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当时分别以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主要认识是物质和精神谁为第一,谁主导谁;但是,在具体的方法论上,费尔巴哈却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导致了形而上学的言论方法论,而黑格尔却以运动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形成了辩证法思想;马克思在研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思想中,尊重、认同、强化了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同时,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同样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马克思汲取了他的方法论,发展了辩证法思维方式,再升华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形成了科学的方法论;因此,马克思在尊重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用科学的辩证法思维升华了人类哲学思想,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由此可见,马克思高度地、自觉地认同中庸之道,并高度应用中庸之道的兼容性,积极、客观地汲取矛盾双方的养份,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何为中庸?
今人善读古书者少矣,或毛糙略览,或望文生义,或咬文嚼字,或自以为是。心不静,其意如何得知?故圣贤经典多曲解矣。而今谈及“中庸”,曲解亦随之而来,虽时处耳闻,知其真意者却寥寥,甚至褒贬不一。难怪孔老先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曾常听人讲做人要中庸,中庸是平和;是把握有度;调和折中;甚至有人说中庸是平凡,懦弱的表现。观众说芸芸,其大都将“中”理解为折中、适度之意,在“庸”字上做学问的则更少。试问“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此等言语中折中何在?适度何在?平凡何在?皆以偏概全,个人之见也。
“中”乃不善不恶人之本性,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老子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中”亦为此意。“庸”,用也,“达道”也,“中节”也,所谓“率性之谓道”,“发而皆中节”。故,所谓中庸,非上文之众说也,乃是内心保持本性与外在行为符合常理之意。又明心见性守中以为知,隐恶扬善守庸以为行,故中庸又谓正知正行合一也。虽才高八斗、技艺精湛,若没做到内中外庸,则失道远矣,反之,“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极乐也。中庸之道,其味无穷,虽终身用之却有不能尽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荣辱不惊”,“不愿乎其外”皆为“中”,然守“中”需至诚! 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隐恶扬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乃为“庸”,然若要守“庸”,则须臾不可离“中”,慎独也,忠恕也,辅以五道、三德、九经等守“庸”之教,勤而行之,“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然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中庸微言大义,非知行合一不能通达。今再读《中庸》,方略有感悟,天下之理,“中庸”二字已述之尽矣。然一时兴起,作文数百字,之后方觉实在牵强,愿各位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