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1 老子通译21

老子通译21-30译者:长弓中国人本-求是君07.06 11:48阅读81

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21 老子通译21

译文

真正的大德,完全顺服道的引导。道作为存在,恍恍惚惚。恍恍惚惚,其中有象,恍恍惚惚其中有物。幽幽暗暗,其中有精(精气、精义),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信息)。从古至今,他的名未曾改变消失,却关照万物,我如何知道万物的(存在组成)情状呢?就是从道的组成得出的。

注:象、物出而为“有”;精、信出而为“无”,所以第一章说“二者同出而异名”。物出而为阴,信出而为阳,精出而为气。

2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委曲可以成全,弯曲可以可以伸直,低洼更能满盈,陈旧也能出新,减少可以获得,多得反而迷惑。所以圣人抱合于德而为天下人求福祉。不显露自己,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功;不故意矜持(拘谨),反而长久。也就是只有不在这种相对中争执,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与他争。古来所谓:委曲可以成全,那里是虚言啊,真是能成全并能回归于道啊。

23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不说话啊,人们所谓的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谁做的呢?天地。天地尚且不能长久,何况于人呢?(天地都在相对之中,何况于人呢?相对于永恒的道而言,有什么不是相对的呢?)所以,顺服于道的,归于道;顺服于德的,归于德。顺服于失者,归于失。归向道的,道也乐得之;归向德的,德也乐得之;归向失的,失也乐得之。人们的信心不足啊,有的根本不信。

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着脚尖,站立不稳;跨步前进,不能远行。自己显耀自己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难以建功,自我拘谨的难以长久,这些被(相对胁迫)急功近利的做法相对于道而言,就是剩饭赘瘤,令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

25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有一种混合了各种存在(物质存在在其中,非物质存在也在其中,各种时空信息也在其中,实在没办法用任何名称来指称这一永恒)的根本存在,在世界存在之前就存在;(在天地生成之前)静寂啊,寂寥啊,独立存在从不改变,循环运行不知疲倦,是以生成天地(可以成为天地万物之母)。我不知其名字,称其为“道”,勉强名之为“大”。

大则在时间上没有边际,在空间上也没有界线,而且循环往复。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世界之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取法地的运行,地取法宇宙之运行,宇宙取法道之运行,道取法于(最高的主宰)自然。

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灵的根本,镇定可以制约烦躁。所以君子终日行事,不离自己的担当,虽然生活华丽但镇定超然,(不陷于物欲的陷阱之中)。为何万乘之主没有相应的担当,重视身体之欲而轻视天下大任呢?轻浮没有担当就会失去根本,浮躁就会丧失主见,(这不是循道而行的样子)。

27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事的不留痕迹,善于论证的不留瑕疵,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策,善于关闭的,没有插销却打不开,善于结扣的,没有绳索却解不开。所以圣人善于救人,没有谁被放弃;善于救物,也没有废弃之物。这就是学习了悟生命的功课。良善的人是不良善的老师,不良善的人是善良者的借鉴。不重视自己的老师,不怜惜自己的借鉴,虽然智慧也是大迷惑,这是生命长进中奇妙的关键。

2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译文

知道自己强健,应该持守柔若,好像天下的溪流。作为天下的溪流,不要离弃永恒的德性,回归到婴儿一样淳朴。知道自己光明,却要戒守黑暗,为天下谋福祉。为天下谋福祉,不要有损永恒的德性,回归到大道的无极。知道自己荣誉,谨守可能招致的侮辱,好像天下的山谷一样谦卑。作为天下的山谷,永恒的德性才能充足,就能返璞归真。归真才是真正成器(这样,道里本我的生命才算长成),圣人可以用他为官长(即具体的社会担当)。

29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

想要取用天下的资源来达成自己的意志,我看这样的事难以完成。天下资源,是神所用的器具,不可以用来达成个人意愿,也不能把持,硬要做必然失败,硬把持必定失去。物或人的秉性不同,有的人践行自己的主张,有的人只是追随;有的和煦,有的寒冷,有的强硬,有的软弱,有的安全,有的危险。所以圣人远离极端、奢侈、过分。

30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用道辅助执政者的,不以军事力量逞强天下。军事行动经常是自作自受。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会生出来;大战之后,必有灾年。(若是用兵),最好是达到解救危难的结果就行了,不敢用兵逞强,滥杀无辜。有了战果也不要矜持,不要夸耀,不要骄傲,要知道取得这样的结果是不得已,有了这样的结果就不要再逞强了,气势过盛就转向消退,就偏离了道,不符合道的行动必定早早失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0851/959774098013.html

更多阅读

老子天人合一宇宙观与生态环境保护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老子天人合一宇宙观与生态环境保护(警世奇文,请阅读、转载)——张东宝(《益生文化》第124期重要稿件,请关注本刊,本刊信息见置顶文)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中国“百家之祖”,乃中国古代文化的奠

吾名鲲鹏-章节目录-老子谋划 一号红人全部章节目录

刺齐-前传三年前和三个月前7吾名鲲鹏-章节目录-老子谋划‘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日华尊者入住地府不久,如来佛祖刚刚回到灵山,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响彻洪荒,所有的大神通者都神情一动,看向地府的方向,脸色各不相同,有惊诧,有冷笑,有讥讽,有崇敬,如来

《老子本义》 魏源老子本义

《老子本义》 作者:灵井冲虚子第一章原 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jiào)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 文“道”是可以言说的,但它不是

细说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诌狗

文章选自《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著细说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译文: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万物当成刍狗,让它们

声明:《老子21 老子通译21》为网友隐于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