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超市里现磨的“五谷养生粉”备受推崇。大枣、薏仁、黑芝麻、黄瓜籽再加上百合、茯苓、山药、莲子等,放在机器里一分钟,宣称能够“美容美白”、“降三高”的养生粉就磨好了。“中药食疗”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药性搭配须合理
商家将黑芝麻、黄瓜籽、大枣、黑豆、黑米等食材摆放在透明玻璃盒子里,消费者可以按照店里推荐的组合套餐进行选择,并现场磨制成粉。专家表示,像桂圆、山药、芡实、枸杞、大枣、核桃本身都是药食同源,作为辅助性的保健食品,这些搭配没有问题。但中药食疗应根据药性合理搭配,并辨证施膳,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如果将中药材磨成粉加在养生粉中,对不同体质的人来说,选择错误很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引起身体不适。”据介绍,例如茯苓、枸杞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再增加中药成分,过敏体质的消费者也要慎重选择,以免引起不适。此外,首乌、当归、五味子、葛根等也要慎用。
不宜长期“代餐” 留意保质期
专家提醒:从营养角度来说,每种食物都有其最适合的烹调方法,不是所有食物打成粉来吃都能吸收得好。“像薏仁米,其膳食纤维、维生素B等各类营养物质,通过水解后才最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煮粥、煲汤吃最好。例如葡萄籽,其中含有的原青花素要通过一定技术萃取出来人体才能吸收,单纯靠打磨成粉来吃,无法获得里面的有效成分。”此外,磨粉前,所使用的谷类、豆类和菜籽等原料都已制熟。有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有生熟之分,功效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生薏仁米偏于清利湿热,熟薏仁米则偏于健脾胃。”
长期食用“养生粉”作为代餐,是否可取呢?正常人在进食过程中,通过充分咀嚼食物,刺激口腔分泌消化酶将食物搅拌在一起再进入消化道,利于进入胃肠道后有效吸收其营养成分。而各类“养生粉”用开水冲后基本是糊状的,不用怎么嚼就吞下去了,缺少与口腔中消化酶的接触,可能影响其营养成分的吸收。
食材在磨粉打碎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袭而变质,如果保存不当的话更是会出现霉变、结块等现象。所以在购买时尽量少买,并尽快食用,注意密封、避光、低温保存。
相关
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日前已正式启动。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之2016中国食品安全辟谣联盟论坛将于6月27日在北京唐拉雅秀酒店举办,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知的误区。
在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微博、微信及朋友圈的转发,使一些谣言得到了“病毒”式的传播。在众多谣言中,食品行业成为了谣言的重灾区。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内容通过社交媒体大量传播转载,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也损害了企业声誉,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老谣言“变种”此起彼伏,新谣言“科学含量”增强,2016年,食品谣言出现新变化。如何让官方权威信息更加“生动鲜活”,跑赢谣言?惩治谣言,法律边界在哪儿?如何让普通公众怀“智者”之警,多一分理性的辨别意识,少一分盲目的“随手传播”?
2016中国食品安全辟谣联盟论坛由国家网信办、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导,新华网主办。这一活动被列入2016年5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7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论坛将邀请部委领导、科普专家和法律工作者探讨食品与营养知识的科学传播,齐议食品安全社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诚信。同时,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将发布新一期食品谣言榜,进一步推动食品科普知识的传播。
延伸阅读: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网络食品监管制度近期将出台科学监管“互联网+食品”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超市行启动中药材作保健食品原料身份详解5月184批次进口食品不合格 食品添加剂滥用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