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收治一例9岁腰椎间盘突出症女孩后,近日,东南大学某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中心又收治了一例11岁的腰椎间盘突出小患者,专家为其成功施行微创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手术。专家认为,腰突症发病低龄化需引起人们关注,有些小患者发病可能与长期的坐姿不良加上外伤刺激等因素有关。
11岁男孩查出“腰突”
11岁的男孩毛毛(化名)长得瘦瘦高高的,身高1.67米,平时爱运动。3个月前,毛毛踢足球不幸受伤,当时也没觉得不适,最近觉得下肢疼痛厉害。
在家人的陪同下,毛毛来到中大医院脊柱外科中心就诊,最终经过CT检查确诊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吴小涛主任带领朱磊主治医师等团队成员成功为其施行了微创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手术。
外伤是青少年“腰突”主因
医院脊柱外科中心主治医师介绍说,青少年儿童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多种原因:外伤是引起青少年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常见原因。
正常青少年儿童的腰椎间盘结构稳定,尚未开始退变,纤维环完整,而患有该病的青少年儿童,影像学检查往往大多提示椎间盘退变,对于退变的椎间盘,外伤因素容易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或脱垂,进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青少年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还与脊柱先天畸形及免疫因子异常有关,如先天性椎管狭窄、移行椎、脊柱隐裂等。另外,与家族遗传因素也有关联。
主治医师指出,不良的前屈及侧屈坐姿、久坐、缺乏锻炼、不良训练、身高体重超常、发育过快等因素,也是引起青少年儿童椎间盘退变的常见危险因素。腰痛及下肢的坐骨神经痛为青少年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表现,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但与成人略有不同的是,疼痛程度相对较轻,而客观体征更加明显,有症状轻、体征重的特点。所以家长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常认为“小孩没有腰”,当症状发展到比较严重时才到医院就诊。
提醒:提早预防非常重要
医院脊柱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提醒说,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青少年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方式。

副主任医师指出,提早预防至关重要。青少年儿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结构,保持标准体重,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并持之以恒。
要注意培养科学的锻炼习惯,锻炼的力度、强度要适可而止,且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尤其在做弯腰、投掷、过度后仰(倒腰/下腰)等动作时应注意,防止腰部过度劳累。发育过快及超重的儿童,应保持标准体重,多锻炼身体,增强腰椎周围肌肉的强度和稳定性。
患有脊柱先天畸形及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家族史的青少年儿童,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率高于其他人,应注意上述诱因,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诊。
延伸阅读:人类外显子大数据库公布 医学遗传疾病检验支持疾病也有“琅琊榜”慢阻肺位居第四凝心聚力共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四大疾病把癌症转化为类似于高血压的慢性疾病热水泡脚竟致截肢 一些疾病患者最好不要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