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馄饨担子) (“馄饨侯”初期的外观)
***** 京城名吃----“馄饨侯” *****
馄饨是老北京常见的小吃,皮薄馅香,汤汁味美!关于“馄饨”各地的名称不同,四川人叫“龙抄手”广东人又叫 “云吞”;湖北称为“包面”;江西称“清汤”;江苏又称“淮饺”···!据宋代的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故有冬馄饨年馄饨之说。”徐珂的《清稗类钞》中也有“馄饨,点心也,汉代已有之。”如此看来,馄饨的历史已有上千年。北京人吃的馄饨又分南派和北派,甭管馅如何,南方人做出的馄饨是元宝形状,北方人做的多为手推式的宽边形,所以,北方人一般不说“包馄饨”,而说“推馄饨”。
过去,老北京卖馄饨的都是串街挑担(见上图),馄饨担子是特制的,一边是生着火的小炉子和汤锅,另一头是一个小木柜,柜子的抽屉里放着作料,碗筷和皮馅。皮和馅是事先在家做好。卖馄饨的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遇到要吃的客人,现包现煮,盛在白瓷碗里热乎乎送给客人下肚。
早年间,馄饨担子是京城街头一“景”。后来,卖馄饨由担子改成了摊子,就是一个长约2米的两轮车,一头放火炉和汤锅,另一头放着杂物木板,食客可以把木板当桌,比起以前的挑担子要舒服许多。老北京人还讲喝馄饨吃芝麻烧饼或肉包子,好像只有这样的搭配才算是真正的享受!
五十年代初,北京王府井大街以北的八面槽大街附近有七八家馄饨摊子,当然这些摊儿都是各干各的互不干扰。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时候,几家馄饨摊位的老板商量,成立了一个互助合作组,大家公选的组长就是当时最大的馄饨摊位老板侯庭杰。侯庭杰四十多岁,精明强干很有组织能力!成立了合作组仍然还是在大街上摆摊子做生意,每每遇到刮风下雨便收摊停业很不方便。一九五九年,合作组的成员觉得总是大街摆摊并非长久之计,若能有个房子开一家馄饨店铺一定更好!大家便请侯庭杰出面去商管会请求,在商管会的帮助下,选中了靠近王府井的八面槽大街一间铺面房。
有了门面房就得起个什么字号,大家商量,既然组长是侯庭杰,干脆就以他的姓为名,叫“馄饨侯”吧!大家一致赞同!于是,申请了注册,找了个木牌子,涂上白漆,又找人写了“北京风味馄饨侯”挂在门口。从此,“馄饨侯”这个名字便诞生了!由于“馄饨侯”的品质优良,很快名噪京城!
“馄饨侯”为什么会名扬京城呢?主要是这儿的馄饨做工细致,一丝不苟。他们馄饨的特点是皮薄,馅细,汤好,作料全。擀出的皮子薄如纸!放在报纸上,透过皮子能看到下边的字迹。
馄饨的馅有各种各样。猪肉的,韭黄的,三鲜的,鸡肉的,海鲜的····!不一而足!尤其冬天的猪肉韭黄馅的馄饨,吃一个,香气满口,浑然感到了春天的气息立刻来临!
煮馄饨的高汤是用猪的大棒骨,加上佐料长时间熬制而成的,味浓不油腻,富含营养。
馄饨的佐料齐全,紫菜,香菜,冬菜,虾皮,蛋丝。一碗热腾腾的馄饨码好各味,显得味浓又好看!
端起精致的白瓷碗,喝一口滚热的凛冽浓汤,吃几个鲜而香的薄皮馄饨,再吃一个脆而酥的芝麻烧饼,这简直就是一顿不可多得的美餐,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五十年代,“馄饨侯”已名声大振!由于距离著名的“吉祥戏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比较近,一些著名演员演出散场后,经常到“馄饨侯”吃一碗馄饨两个烧饼当夜宵,一时传为佳话!
小小一碗馄饨不算什么大餐,可是它还曾经在重大宴席上露面!当年,周恩来总理就把“馄饨侯”的师傅请去人民大会堂,专做北京特色的馄饨招待外国领导人,六十年代初期,“馄饨侯”的师傅参加了全国烹饪技术比赛,获得了金奖,受到李先念,彭真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朋友!当你来到北京,来到了著名的王府井金色大街,再往北走,到了东华门大街路口朝西北一望,就可以看到大名鼎鼎的“馄饨侯”!你吃过了北京的各种美味之后,再去吃一碗美味馄饨,那可是此行不可言传的味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