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清醒的王朝,都会刻意以政策确保底层人士有一定的向上的成长空间,如九品中正制、举孝廉制,如延续了许多朝代的科举制。
从黄帝开始到汉朝建立,成功建立了帝王基业的人,除刘邦之外,全部是官N代、富N代,无一例外。从《史记·五帝本纪》《史记·夏本纪》《史记·殷本纪》《史记·周本纪》《史记·秦本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一路看下来,出身、血缘,清清楚楚。
从黄帝开始说,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另一个叫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生下高阳。黄帝死后,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继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颛顼帝生的儿子叫穷蝉。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继位,这就是帝喾。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娶訾氏的女儿,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干出什么政绩,于是弟弟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
尧年老时让大家举荐能接替他为帝的人,大家推荐说:“有一个单身汉流寓在民间,叫虞舜。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把两个女儿一次嫁给舜以便考察他的身体和品行,经过多年多种考察后,把帝位禅让给舜。
但是千万不要误以为舜帝就是个平平常常的自学成才的农村青年,一查身世,他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从昌意至舜是七代了。人家是正经八百的天下第一家族的后人,和尧帝是亲戚。只不过自从穷蝉为帝之后一直到舜帝,中间几代地位低微。
继舜称帝的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就是说,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
殷的始祖是契,他的母亲叫简狄,是帝喾的次妃。契是其私生子,帮助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地。契死之后,他的家族整整经历了12代之后,才在成汤手中成就了帝业。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原,是帝喾的正妃。弃是其私生子。
弃担任农师的官,教给民众种植庄稼,天下都得到他的好处。舜帝把弃封在邰,以官为号,称后稷,另外以姬为姓。后稷死后,他的家族励精图治13代,才在周文王姬昌一代光大,到周武王姬发一代,始得伐灭殷商,成就周朝帝业。
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后代孙女,名叫女修。女修生下私生子名叫大业。大业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儿,名叫女华。女华生下大费,大费辅助夏禹治理水土。治水成功后,舜帝说:“啊!大费,你帮助禹治水成功!我赐你一副黑色的旌旗飘带。你的后代将会兴旺昌盛。”于是把一个姓姚的美女嫁给他,赐他姓嬴。
以他为始,嬴姓这个家族,奋斗了20多代,才成为有封地的小诸侯,又以此为起点奋斗了30多代,才在嬴政任上扫平天下,成就帝业。
秦始皇石像
秦之后的西楚霸王项羽,也是官N代,甚至太史公还认为他可能是舜的后代,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仁儿。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仁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史记.·项羽本纪》)!
也就是说,从黄帝开始到汉朝建立,唯一平民出身的成就大业者只有刘邦。当然太史公又说他爹干脆不是人,是天上的一条龙。
再往后略看看,东汉刘秀,官家后代。再往后鼎立的三国,曹操,官N代富N代;东吴孙家,官N代富N代;唯一的穷孩子刘备,逢人便介绍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武皇帝玄孙,这个不知真假的背景,对刘备创业成功所起的作用绝不可低估。关羽张飞何以见了刘备没说几句就倾心结拜,跟这个大品牌背景当然有关。再往后,开创晋王朝的司马氏,也不必说,是绵延很久的大家族。
刘备自称的皇族背景,对他的成功作用不可低估一、这样的概率,说明官N代、富N代要创事业,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优势在于大家族本身就是著名品牌,是大品牌、老品牌,顶着这样的品牌开拓新的市场,自然比籍籍无名的新品牌受人信任。
人脉丰厚是官N代富N代容易成功的又一重要元素。穷人望而却步的堡垒里总有官N代富N代的亲戚故旧。
自小受良好教育。也是官N代富N代的优势,这很好理解,贫寒子弟还在山里放牛的时候,官N代富N代可能已把唐诗300首背熟了。他们还可以自小去最好的学校,拜最好的老师,见很多的世面。
这些优势,加上大家族内严格的文化熏陶和训诫,也就是良好的家风,培育出来的后代创业成功的几率自然就高。
二、《史记·魏世家》载:魏文侯的儿子子击在朝歌遇到了文侯的老师田子方,他退车让路,下车拜见。田子方却不还礼。子击就问他说:是富贵的人有资格对人傲慢呢?还是贫贱的人有资格对人傲慢呢?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有资格对人傲慢。诸侯如果对人傲慢就会失去他的封国,大夫如果对人傲慢就会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如果行为不相投合,意见不被采纳,就离开这里到楚国、越国去,好像脱掉草鞋一样,怎么能和富贵者相同呢?
贵族们对此了如指掌,所以有头脑的贵族,对后代的教育都是极其严格、极其用心的!远的不说,看看近现代的曾国藩家族,看看英国的顶级贵族学校如何教育学生,就会明白,贵族们知道自己的软肋在哪里。
如果贵族们能有效防止自己后代的骄奢淫逸,如果社会持久和平稳定,对了,贵族们还有一手,那就是联姻。通过联姻,大家族们得以修补掉各种漏洞,弥合起无微不至的网络,这种情形,试看天下谁能敌?贫寒子弟还能有多少机会?
三、几乎没有富豪不想着让自己的财富传给子孙万代;几乎没有帝王不想着让权位永远在自己的后代中传承。《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秦始皇的豪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太史公在《史记·孟尝君列传》里讲了这样的故事:孟尝君田文少年时曾问他的父亲田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说:叫孙子。田文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叫玄孙。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仆人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一个劲地积贮财富,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感到奇怪。
奇也好怪也罢,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在想方设法把正当不正当得来的财富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后人。
四、在中国以往的王朝更替中,屡屡呈现的就是这种轮回:社会承平日久,上层的大家族们盘根错节,板结地严严实实,所有的利益、财富都在上层流动,滴到底层的只有汤渣。底层的怨气、戾气、才气蕴结太久,终有一日被点燃,于是天下大乱,血流成河。秦始皇誓言将皇位传之万世无穷时,用万万倍的赔率打赌,他也不会相信秦王朝连二世都不能善终,但在历史上,一个个铁桶般的江山转瞬被鲜血淹没,一堆堆耀人眼的财富离奇成了无主的墓葬。
所以任何一个清醒的王朝,都会刻意以政策确保底层人士有一定的向上成长空间,如九品中正制、举孝廉制,如延续了许多朝代的科举制。只不过这种空间最后也往往被大家族中家族小家族以种种方式蚕食,越来越狭窄,而这时,也基本上进入了这个王朝的末期。
进入现代社会,民主使得阶层分化不再明显;社会发展的丰富性使得人们的成功道路多元。但即便如此,不管是经商还是从艺,家庭资源的多寡仍然在一个人成功的概率上起着作用。贫寒人家的孩子要想成功,除了付出“人一之、我十之”的努力,除了更谦恭更勤奋更忍让更健康,还要靠人性预伏于官N代富N代血液中的变数。所谓富不过三代,总有官N代会扇人耳光,总有富N代是要败家的。也就是说,能消解官N代富N代企图固化的权势与财富,能让贫寒子弟出人头地的元素是六个字:通道、性格、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