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如何变疯的
20世纪初,在俄国一间动物实验室里,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实验正在进行。实验者在屏幕上分别打出圆形和细长型的椭圆形的图形。当一条被实验的狗看到圆形时,实验者就给它喂食;当狗看到的是椭圆形时,则不但不给它喂食,还要对它实行点击。
这样的实验进行过几次以后,狗只要看到圆形出现,就会显得很兴奋,口腔里会自动分泌唾液;当遇到椭圆形时,则情绪烦躁,惶恐不安,口腔中也没有唾液出现。
当这种关系建立起来后,实验者开始改变圆和椭圆的外形,使圆形越来越像椭圆形,椭圆形越来越像圆形。
狗不断地学习在圆和越来越圆的椭圆之间进行区别,直到椭圆的轴率为7:8。助手接着再试更圆的椭圆,使其轴率变成8:9.这时,令人让人无法相信的情景出现了:此前一直非常安静的狗开始在其所站的位置上尖叫起来,四下扭动,用牙齿咬掉对皮肤进行机械刺激的仪器,甚至把连接动物室与观察室的管子也咬破了。
那条狗因为再也无法准确地辨识圆形与椭圆形,终于“疯”了。
进行这项实验的是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伊凡·巴普洛夫。
巴普洛夫与经典条件发射
巴普洛夫在一次偶然的观察中发现,狗在不喂食时,也会分泌出胃液和唾液。比如,还没到达正式的喂食时间,只要看见喂养者或听到喂养者的声音,就会分泌胃液和唾液。
是什么原因引起狗仔没有食物时也产生分泌液呢?当时1种想当然的解释是,狗很聪明,它“意识”到快到吃饭时间了,于是自动产生分泌物,就像人到吃饭时间一想起美味佳肴就流口水一样。
真的如此吗?出于科学家的敏感和好奇心,巴普洛夫决心搞个明白。
巴普洛夫买来一条漂亮的花狗,在狗的唾液体上做了一只简单的小囊,将其挂在高处,并导入1个收集和记录的装置。第1步是训练狗能够长时间地站在桌子上一动不动,方法很简单,只要它站在桌子上长时间不动,就给它喂食,并亲昵地抚弄它;反之,若跳来跳去或跳下桌子,则电击它。
经过训练,这条花狗往往不等人命令就自己跳到桌子上,极有耐心地站在上面,脖子上松松地挂着套圈,连接在一些检验装置上。对狗的第1步训练完成后,巴普洛夫让狗站在桌子上,面墙而立,但墙上开有一扇窗户,前面放有一只喂食桶,食物可通过机械装置在室外直接倒进该桶。
实验开始了:食物一到狗的口里,其唾液即自动溢出。由于这是1种不需要培训的反射,巴普洛夫将食物叫做“非条件刺激”,将这种唾液反应叫做“非条件反射”。
接下来,巴普洛夫在为狗喂食时不让狗看到喂食者,而是通过摇铃或按蜂鸣器发出响声,这种响声过5~30秒钟以后,再将食物倒进喂食桶。
巴普洛夫注意到,起初铃声或蜂鸣器声只会引起一般反射——狗竖起耳朵——但不会出现唾液液反射。但在几轮实验以后,仅这种声音即可使狗的唾液自动溢出。按巴普洛夫的说法,声音已变成引起唾液反应的“条件刺激”,唾液反应则已成为声音的“条件反射”。
为了进1步研究狗的反应,巴普洛夫及其助手们变换出各种花样对狗进行刺激,有时用声音,有时利用灯光,有时用气体,有时用物体碰触,有时用特殊的语句,等等。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中性刺激都可变成条件条件刺激,只是其难易程度、反应时间略有不同。实验表明,高声的蜂鸣器仅需一次,物体碰触需要5次,灯光刺激需要10次,而中性气体(非食物气味)需20多次才能成为条件刺激。
巴普洛夫指出,非条件反射,比如将食物放进嘴里时出现的唾液反应,是大脑反应,是存在于脊柱或下脑中枢中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之间的直接联系。相比较而言,反射条件,比如听到铃声或其他中性刺激的声音时出现唾液现象,是条件过程在大脑皮层里建立新的反射通道的结果。
经典案例
心理肿瘤学家研究里1个许多癌症患者、护士、医生和家属都了解的现象。肿瘤的化学疗法(化疗)是治疗肿瘤的1种常见疗法。大多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都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包括严重的恶心和呕吐。但有趣的是,病人在仅看到执行化疗的医务人员或治疗仪器时,即使并不是实施治疗的日子,他们也会感到恶心,甚至呕吐(Morrow et al.,1988)。对患者来说,这些反应与在长期的治疗中出现的人或物等各种各样的刺激因素有关,包括穿护士制服的人和输液瓶。这种对相似的人或事的反应现象叫做刺激泛化,是指反应泛化到相似的刺激情境中。在任何情况系,这种反应都是不舒服的,尤其是如果它与一系列物体或情境相联系的话。心理学家不得不开发相应的治疗方法去克服这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