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竞争利弊 银行业竞争利弊 公司竞争不能只考虑利弊

同事从高校培训回来,有些同事说:毕业那么多年,再一次回到高校学习,感觉到兴奋,也感觉亲切。

问题在于:我们走出了高校没有?

有人答:怎么没有走出?毕业了,就走出了高校了。

真的那么简单吗?现实中,就有许多人走不出高校。人离开了学校,观念、思想、思维模式还是学校式的。适应不了环境,解决不了问题,从而怀疑学校所学,认为学校害了自己。还有人认为,社会太黑了,接受不了现实,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忧忧郁郁地过着日子。

我们的学校教育是直观型的。学校式的思维只有对与错,是与非。对的打√,错的打Х,是的坚持,非的反对。然后,老师不停地考试,打分,我们就是这样被训练成思维的机器,有了固定的程式。经典的话是: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坚决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坚决拥护。不容你多思考,考虑多了,就是画蛇添足,扣分,甚至0分,只有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答案,没有了中间余地。

学生从学校来到社会,按学校所学,开始工作,发现所学与所用是两码事。在学校学的是法律至上;可是在工作中,却是领导说了算。在学校教学生要坚持原则,工作中却要求员工灵活变通。甚至,程序不讲了,原则也不要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按当今流行的说法,“酒风就是工作作风,摆平就是工作水平”,功利性极强。学校所学的对错两分法,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打个最简单比方:规定,有要求不能超标准接待上级检查团。

问:该不该执行?

答:应该执行。

银行业竞争利弊 银行业竞争利弊 公司竞争不能只考虑利弊

在学校考试,那么恭喜你,答对了,满分。在学校是纸上谈兵,不用实际去做的。

可是,在现实当中,要你回答,你还是这样答,那么还是恭喜你,答对了。得多少分,就看你做得怎么样。如果,你真的按照对的做了,那你就彻底地完蛋了。检查肯定过不了关,不合格,以后的麻烦多着。

所学的有错吗?没有错。

既然没有错,怎么又解决不了问题?是思维的方式有错。应该是在学校,就用学校的思维方式去挣分数。在社会,就应该用社会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学校的思维方式是直观的:对与错。

社会的思维方式是圆润的:利与弊。

利大于弊,就去做,弊大于利,就不做。邓小平就很简单地又很有远见卓识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从而使中国经济腾飞。如果拘泥当时的姓资姓社的“对与错”的讨论,中国就没有今天。

很多年前,有一个老板,生意失败,人穷易见鬼,百事不顺,夫妻关系糟透,不想活了。这时,一个异性朋友出现,让他有了活下去的想法。他是一个君子,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妻之夫,不该接受另一个女人。

他问一个好朋友:对不对。

朋友肯定地回答:对的。

看他憔悴的样子,朋友说:你还是活下去再说吧!

现在,他事业有成,家庭和睦。

社会毕竟不是平面镜,处理事情时,要你综合考虑的因素很多,不是一目了然的。你得在原则之间,在利益之间进行权衡,兼顾各方的利益,考虑彼此之间的感受,然后做出决断。

生活在这个社会,就得适应这个社会。物竟天争,适者生存,一个社会人,就应该在利弊的权衡之中,决定自己的行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2051/13267497595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中国银行业现状

一、银行业的周期性分析由于银行进入门槛较高,且大多数国家对银行的牌照发放均有严格限制。因此银行的周期性,不是由于行业平均利润率高,导致该行业的投资增加,行业内企业增加、竞争激烈造成的。而是由于银行是全社会的资金渠道和最大

银行业的管理费用率和净息差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

对于银行业的分析,我认为应该按照管理费用率和净息差作为分析的基准。理由是,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由此压低存款利率,对贷款客户进行风险识别,由此抬高贷款利率,总之银行的服务,就是为了扩大息差。因此,对此进行分析,或许更能反映银行业的竞争

东方财富 数据掘金 银行业掘金大数据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不用提交任何担保、抵押,只需凭借企业信用资质即可申请贷款,24小时随用随借、随借随还——4个月前,阿里巴巴金融旗下向普通会员开放的依靠交易数据放贷的做法给银行业带来的震动还历历在目。  数据洪流这一

声明:《银行业竞争利弊 银行业竞争利弊 公司竞争不能只考虑利弊》为网友余生愛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