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点一种咖啡饮品不动摇挺好,试遍新鲜也不错。
对于很多人来说,咖啡是日常生活里再常见不过的一个细节。可能早晨靠一杯美式迎来新的一天,也可能是午后的一杯 flat white 打打鸡血;听说城市里最近有家咖啡馆很火?那必须要去坐一坐;异国他乡那些个盛名在外的咖啡馆也是目的地之一……
而咖啡从产地、烘焙方式、研磨刻度到所使用的萃取设备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千百种方式可选,稍有变化就会呈现出非常不一样的口感和外观。很大一部分的咖啡狂热分子就热衷于探索这样的新鲜,那么现在又有什么咖啡潮流是值得一试的?
Nitro Cold Brew:如果一大早看到有人在咖啡馆喝“啤酒”,也千万别觉得诧异,很可能这是一种叫做 Nitro Cold Brew 的咖啡,那些绵密的气泡就和 Guinness 黑啤一样是注入的氮气。
像是波特兰的 Stumptown 咖啡馆 ,2013 年开始尝试模仿啤酒口感的咖啡,最终实现的方式就是往 Cold Brew 注入无味透明的氮气,还推出了罐装版本。
首先要说说冷萃咖啡( Cold Brew),最近几年特别是当夏天来临,冷萃就尤其受欢迎。与传统咖啡的做法不太一样——就拿星巴克的来说,传统的冰咖啡(不管是美式还是本周、拿铁)都是先用 La Marzocco 机器或是滴滤咖啡机萃取出热的 espresso、新鲜调制咖啡,再加入冰水、冰块或是冰牛奶等等。而冷萃的方式则从始至终不涉及加热的部分,通过将研磨后的咖啡豆用过滤水浸泡十几个小时萃取,所以风味比较特别。
比如香港一家叫做 The Cupping Room 的咖啡馆,其 Nitro Cold Brew 的做法就比较常见,咖啡豆研磨后冷泡 18 小时再过滤两次,倒入压力桶中注入液态氮,存放一整天让两者完全融合再供客。你会看到类似酒吧酒桶和“龙头”的设备,和氮气与咖啡融为一体再逐渐分离的效果。
这种做法同时会让咖啡喝起来更清爽,绵密的泡沫带来醇厚顺滑的口感。当然不喜欢的人也有说像中药,因为要比一般的咖啡还要苦,咖啡因含量更高。
上海、深圳等地去年已有一些咖啡店引入了这一做法,在此基础上全世界的店家还尝试加入威士忌、果干等等,获取更丰富的风味。
Draft Latte 可以算作上述的氮气咖啡的升级版。想象下以往点一杯冰拿铁和热拿铁的区别,主要在于热拿铁使用经过蒸煮并打出一部分细密奶泡的牛奶,而冰拿铁一般都是直接倒冰牛奶进去,再加冰。
费城的 La Colombe 咖啡馆创始人 Todd Carmichael 就挚爱那一层奶泡的口感,认为缺少这一环节的制作并不能称之为“冰拿铁”,而纯粹是牛奶咖啡饮品。于是在 Nitro Cold Brew 逐渐受到欢迎后,他想到用 Cold Brew 咖啡加牛奶以同样的方法制作,拧开“龙头”,就得到一杯奶泡绵密的“冰拿铁”(见下方视频)。
La Colombe 还顺势推出了罐装 Draft 拿铁,每罐底部都有个封住的小洞,打开罐子就会向牛奶和咖啡里释放液化气体,伴随着“嘶嘶”的声音丝滑的微小奶泡冲向顶部。 Todd 还介绍说灌装的带有一点点焦糖味,每罐只有 120 卡路里和 14 克糖的含量,而普通的卡布奇诺含有 200 卡路里和 32 克糖。
冰块摩卡:再介绍一种简易冰咖啡,在家就能操作的那种。
一个叫做 HonestlyYum 的美食博客展示了具体步骤,灵感来自一种将咖啡冻成冰块的 Kori 咖啡饮品。相比有些人会点的“冰山美式”——杯中装大半杯冰,再浇上热 espresso 来说,Kori 直接使用咖啡来做冰块,省去了冰块溶化后变成水的口感。
先将制作好的咖啡冻成冰块备用:
再向杯中放入几勺可可粉,加一点牛奶搅拌均匀:
放入咖啡冰,浇热牛奶,完工!
Cascara Tea:众所周知,我们所品尝的咖啡,只是用到了咖啡树的种子即咖啡豆,而咖啡豆外的果皮和果肉都会在水洗和干燥前去除丢弃,最多当做肥料使用。
但其实早在好几个世纪以前,也门等地区就已经使用咖啡豆外的果皮晒干来煮或是泡茶喝,有时还会加入肉桂、豆蔻等香料。Cascara 在西班牙语中即指“外皮”或“果皮”的意思,这样的“茶饮”这几年也开始在南美及中东等流行开来。
看起来更像是花茶的 Cascara,类似药草茶、红枣茶之类的口感,适合不太喜欢喝咖啡又需要大量咖啡因的人。目前来说,用制作咖啡的法式压滤壶来制作这种“茶”最合适。
彩虹咖啡:彩虹千层蛋糕什么的应该早就过气了吧,下面是颜值派、拍照党不能错过的“彩虹咖啡”。
此前我们在浮华日报曾经介绍过这样的彩色咖啡,来自美国拉斯维加斯一位咖啡师 Mason Salisbury 的创意,使用食用色素来制造彩色的拉花效果——很快 Instagram 就有了不少关注和 po 图。
不过配色还是得稍微注意下,弄巧成拙让人失去食欲也是有可能的。
综上,咖啡爱好者们请尽情去试吧,当然还有很多新鲜的脑洞等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