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77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初夏的晨光带着凉意,火红的朝阳尚未升起,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皇帝率领臣属已经从京城出发上路了。他们途径北京南苑,一路急行,当天即抵达霸州城南。第二天便急不可待地弃路登舟,兴致勃勃地在白洋淀开始了水上围猎活动。这位皇帝不是别人,正是清朝康熙皇帝——玄烨。他这次虽然在此只围猎两天,但从此却与白洋淀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或举行水围,或访问民情,或巡视河工,或巡幸回程,康熙先后四十次来这里,其中水围就有二十九次。直道他生命终结前的康熙六十一年,还以六十九岁高龄巡幸畿甸,进行水围。
清代以前,以骑射行围为其特征的满族人民,同时也从事渔猎活动。康熙皇帝继承祖先的传统,不仅经常进行旱围,而且也多次举行水围。直隶水淀分东西两淀,可作围场者多达二十一处,据乾隆《淀神庙碑记》记载:“西淀之大,周三百余里;东淀尤大,周四百里。”由于水淀进在京畿,水面开阔,物产丰富,风光秀丽,正是水围的好去处。
康熙行围,或在京城南苑,因近在郊外,一年四季,随时可以成行;或出围赛外,避暑行猎,均在夏秋之季。水围的举行,则多在春意盎然的二三月间。此时候鸟北返,雁凫成群,碧水溶溶,芳草萋萋,正是水围的黄金季节。出围时,康熙率臣属浩浩荡荡,从京城或南苑一路南下,至雄霸登舟;有时则奔通州张家湾,顺北运河而行,下武清,向西南,直达湖淀。
每当水围之际,康熙多在赵北口或苑家口登舟。届时,由直隶督抚率领地方官员,从四面乘舟悄悄围合,驱赶万千水禽云集水淀上空,往返飞旋,遮天蔽日。
每当水围之时,只见围猎船只橹欢桨快,舸翔舟飞。刹那间,炮声阵阵,万箭腾空,火光闪闪,硝烟滚滚,鸣镝声声,不绝于耳。转眼之间,鸟羽飘如飞雪,凫雁纷纷而落,惊鸟翻飞盘旋,雁阵分而复合。如此壮观的水上围猎,多么令人惊心动魄,魂飞神往。康熙就是这样,少则三五日,多则七八天,甚至十数日围猎于水淀之上。
每到傍晚,暮霭笼罩着水面,水淀一片静寂,只有拍岸的水声。“日暮帆樯排远岸,风轻蓑笠聚芳洲。”与白天相比,又是另一番宁静安逸的景象。
康熙水围,固然不乏脱身于繁冗政事,追求郊野安闲生活的心态,但也并非单纯为了行猎。他的晚年所作的《舟中观猎》诗中写道:“衰年虽乏挽弓力,黾勉春搜以德先。”可见其年衰体弱,也要弘扬习武的传统。此外,即使在水围间隙,他也并未停止政务活动,依然在行宫和途中行幄召见臣工,裁夺政令,阅审部院章奏。康熙还将野凫鱼雁等赐给臣属和直隶地方官员,共尝猎物美味。为了培养皇太子和皇子们的水上功夫,领略水围的壮观场面,他还指令皇太子和皇子们多次奔赴雄霸,随驾水围。康熙六十一年初春,他不仅连续十三天进行水围,而且带领着二十一皇子随驾,足见其老皇帝的良苦用心。
为了水围和南巡的需要,康熙在天津还建造船坞六座,以备贮藏和修理御舟之用。同时,还在赵北口、郭里口、圈头和端村建造了四座行宫,以便在水围之余憩息和办理政务。四座行宫皆在西淀。由于地势水多土浅,加之雨浇水浸,到乾隆初年,四座行宫岸址房间均已损坏。乾隆皇帝弘历为了筹备乾隆十五年春的水围,于头年冬季花费10493两白银,修理了四处行宫。乾隆一朝仅举行这四次水围,比起乃祖康熙来是少多了,但却对四处行宫进行过多次修理。无奈康乾盛世之后,国力日下,后来的皇帝不仅不能再举行水围,连四处行宫也无力修茸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四处行宫坍圮无存,如今留下的不过是历史的陈迹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