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兵力
辽沈战役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一场战斗。在辽沈战役中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
辽沈战役油画
辽沈战役兵力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共产党方面的主要作战力量是东北野战军,其中林彪等人是总指挥官。共产党所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70万人,一共包括17个师加上12个步兵纵队以及一个炮兵纵队。从人数总量上看,共产党是十分占优势的,因为国民党军队的兵力总人数只有30万,这连共产党人数的一半都没达到,国民党军队人数总量不占优势,一共24个师分别分布在不同地方,其中锦州作为东北的南大门,一共分布了大约有八万人。因为这个地方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关键作用。其余部队分别分布在长春等地。共产党在长春分布了12个师以及炮兵的一个部队,可见,林彪将重兵放置在长春也一定有他的目的。
总之,通过对辽沈战力兵力的分析,最先可以得到的信息就是共产党军队的人数总量是国民党军队人数的一倍多,可即便共产党在人数上如此占优势,也没有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这场战斗,而是这场战斗一直持续了50多天才结束。所以说共产党虽然人数上多,但是兵力却没有高国民党多少。
所以说辽沈战役兵力对战争的胜负起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是关键。战略战术和兵力相比会更加重要。
辽沈战役背景
辽沈战役是中国史上比较重要的战役之一,代表着中国史上唯一一个最有决定性的战役,那国共双方发起这场战役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辽沈战役背景又是什么呢?
辽沈战役油画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国共两党开始疯狂的争夺东北这块肥地;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先发制人开始攻击中原解放区,于是中共两党便打响了这场大规模的战役。1948年7月初,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突破了国民党的围攻,两党的人数成为三比一,中国共产党已经将要成功。1948年8月,东北绝大部分的土地已成功被中国共产党收复,其余土地被国民党捡漏。国民党全部军队人员大约有六十万整,却全都分割散布在沈阳等两个遥远又互不相连的地区内,自然在打仗的时候就没有优势。由于部分北宁铁路已经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国民党的支援物资自然不能成功到达目的地,全数被共产党扣下。而造成国民党所需物质供应不足。此为辽沈军事背景。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忍耐不住,决定抓好时机准备进攻,与国民党进行战最后的决战,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的当然就是形势对共产党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的东北。而且国民党军力壮大,也只有东北的解放军人数能够与其匹敌,东北的粮食产业是最好的,所以也不必担心因粮食不足而力不匹敌了。其次东北正巧也是日军侵华第一处所占领的地方,因此中共中央决定把东北作为这场战争的第一处战场。
以上两点便是辽沈战役背景,通过辽沈战役背景可以看出辽沈战役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
辽沈战役的路线
解放战争的第三年,战争局势发生巨大变化。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力约有六十多万,人民解放军军力达到一百多万。东北已经差不多全部解放,人力物力充足。东北的战局给了蒋介石一个巨大的压力,蒋介石处于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那么辽沈战役的路线是什么呢?
辽沈战役路线图
首先,辽沈战役的路线第一步——攻下锦州。
东北解放军南下,沿着北宁的方向进军。一直到10月1日,占领了昌黎及塔山等地,把北宁线封闭,在锦州、葫芦岛、山海关三个地区将胡汉杰的军队包围在内。十月2日,蒋介石到达沈阳,先后组建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帮助锦州拜托围困。十月10日,塔山被东进兵团围攻,解放军从中阻挠;西进兵团局势也并不乐观,同东进兵团一样形势缓慢。十月14日,东北解放军从三个方向向锦州发起猛攻,于第二天占领锦州,歼灭敌人十万余人,封锁了国民党撤退的道路。蒋介石于十月十五日再次到达沈阳,督促东西兵团进攻,想要重新打通北宁线。经过解放军的不懈努力,十月17日郑国栋投降,长春成功解放。此为辽沈军事路线。
其次,路线第二步——会战辽西,廖耀湘兵团全军覆没。
最后,辽沈战役的路线第三步——攻占沈阳,成功解放全东北。11月2日,成功攻破沈阳,共歼敌十三万余人。3日解放营口,歼灭敌人近两万人。
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歼灭敌军数达到五十万人,成功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整个路线也就是如此了。
推荐阅读浅谈国共双方在辽沈战役中的伤亡情况如何揭秘三大战役为什么先打辽沈战役 有什么原因吗研究是什么原因使得辽沈战役最终获得了胜利揭露辽沈战役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著名的辽沈战役的路线是怎么走的1/2 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辽沈战役主战场
辽沈战役可谓是国共之间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抉择性的三大战役之一,虽然作战时间短暂但是东北野战队仅仅牺牲了五万多兵力就将国民党的五十多万大兵全军覆灭,而辽沈战役主战场就是在锦州。
辽沈战役油画
作为辽沈战役主战场的锦州在战争之前就已经被列为了全国主要的城市之一,锦州位于辽宁省,挨着东北,又因为东北是作为抗日地区最先受到侵略的地区,也可谓是最为重点的发展地区,四八年的九月,国民党与共产党在锦州会战,开始了东北地区的作战,同年的十一月战争终于结束。
那么为何这场战役的主战场会是在锦州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因为锦州是重点城市之一,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锦州是一个进入关内的重要的门槛,可以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想要攻打关内,锦州是必须要突破的一个门槛。这就是为什么辽沈战役主战场是在锦州的原因了。
虽然经过了战场的洗礼,锦州现如今也发展的很迅速,成为了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它位于沿海地区,对内对外的价值是非常的大的,现如今重要的科技以及医疗等等都发展在锦州,对于中国来说,锦州这个城市就像是经济运输的大门,辽沈战役之后还在锦州建立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吸引了许多对历史军事关注的游客,锦州的现如今是用人们的血水骨肉而换回来的。
辽沈战役伤亡
在战场中伤亡一定是避免不了的。在辽沈战役中伤亡也是十分惨重的。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军队一共投入了大约120万人的兵力,在战争结束后,大约有60万人受伤,死亡以及被俘虏。
辽沈战役纪念雕像
战争的残酷性在伤亡人数上会体现的更加明显。在辽沈战役伤亡人数中,国民党的伤亡人数更多,国民党一共投入55万的兵力,到战争结束后有47万的人受伤,牺牲以及被俘虏。其中还包括高级军官,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损失了多位高级将领以及司令员,损失更是惨重。相比之下,共产党损失就小很多,一共投了70万的兵力,最后伤亡只有不到七万人。
但不管怎么说,伤亡人数加在一起依旧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多少条鲜活的生命牺牲在了中国的这场内战中。辽沈战役中国民党伤亡总数有47万,其中大约30万的被俘虏,死亡人数有将近六万人,投靠共产党的有八万多人,其余人员是起义的。以上只是对辽沈战役伤亡的一个大体概括,我们无法精确到具体的死亡人数以及受伤人数,因为这其中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通过这个大体上的数据也能了解到国民党以及共产党伤亡情况整体表现是怎样的。
通过对辽沈战役伤亡的分析,让人们更加懂得了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维护和平的世界环境。辽沈战役的伤亡情况对后世人而言就是一个直接的警示。不要让那些无辜的生命浪费在战场中。
为什么叫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的名字基本上都是从战场地点上来选的,其实为什么叫辽沈战役是因为这场战役的地点是在辽宁和沈阳,所以被定位了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油画
但是有人也会说为什么要去辽宁和沈阳这两个地方的,战争是发生在东北地区的,怎么只取了两个地方的名称。因为这两个地方是这场战争的关键地方。也有人说叫辽锦战役,因为最先攻打的是锦州,其实不然,东北野战军在攻打锦州时候,并没有费很大的劲儿,而且之后又在塔山还有其他的地方都发生了战争,辽锦显得太片面了。辽沈战役也更能说明这次战役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不管是锦州还是塔山,或者是沈阳都只是一个小地方,用来当做战争的名字的话并没有体现出这场战争的重要性。第一场打的辽沈战役是有意义的也是很重要的,为以后的战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名称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
辽沈战役是跨越了辽宁整个省区的,沈阳又是一个省会城市,用来当做这个战役的名称是再合适不过的,可以让人们去记住这个重要的战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叫辽沈战役的原因。这次战役解放了东北的全境,为之后的战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一场很重要的战役,所以名字上取得也很慎重。而且用战场的所在城市名称来纪念这场战役是再合适不过的,这个城市在当时受到了重创,但同时也见证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军人们的流血牺牲都是在这发生的,所以用城市的名字来命名是最合适不过的。
推荐阅读浅谈国共双方在辽沈战役中的伤亡情况如何揭秘三大战役为什么先打辽沈战役 有什么原因吗研究是什么原因使得辽沈战役最终获得了胜利揭露辽沈战役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著名的辽沈战役的路线是怎么走的2/2 首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