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只是一个幻觉
但价值观真的能“控制”对死亡的恐惧吗?
价值观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就说明了,“死”的价值观是没法躲避掉无常的真相的,仅靠一个死的规矩(价值观)去指挥自己的行动,不知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随时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规矩,来适应环境,当然没法让人躲避无常之苦啦。不管什么情况,不管事情怎么样,都要按规矩办事的人,很讨厌,对不?
至于另外一个真相,终极之死,就更不可能躲避掉了。
因为没法躲避,价值观却满以为自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幻觉:我们不应该遭受无常之苦。然而,价值观终究只是一只纸老虎而已。面对生命中的无常和死亡,我们将幻觉当成真实,才是真正的痛苦之源。
父母如何通过儿女获得永生
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父母如何将其思想顺利的植入儿女思想中的过程。
在无明的状态下,父母的思想=父母的价值观=新生命(替代死亡的那部分),价值观是用来抵抗死亡真相的,人们逃避死亡,就必须创造出一个“新生命”去否定死亡,这个新生命,即价值观。
价值观通过什么方式延续?如何导致后继者对自身的否定?
答案是:价值观通过“爱”的交换来延续。
父母想获得永生,儿女想获得生存,父母需要借助儿女的身体来达到目的,儿女需要父母的对其需要的满足来获得生存,双方各有来自对方的需要,于是便可达成条件,这一过程本身其实是没什么不好的,从逻辑上来说,并不会导致双方的痛苦,因为很明显是一件共赢的事。
然而,痛苦如何而来呢?儿女怎么会要去否定自身呢?
这恐怕来自价值观本身的缺陷了。在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中,父母是居于强势地位的,因为父母的选择机会要多于儿女。一对父母可以有几个儿女,而一个儿女只会有一对父母,同时,父母的思想,还可以植入别的人身上。而儿女,一般只能靠父母满足需要。
这导致了交换中,父母的权利要比儿女拥有的权利多。
而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偏执的家伙,他/她在交换中,为免(恐惧?)自己的思想同儿女的思想冲突,最后儿女会优先保留自己的思想,从而导致毁约,于是他/她采用“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的方式,先将儿女身上可能冲突的那部分思想灭掉,再植入自己思想的方式,以解除后顾之忧。
这样就造成了,父母先使用特权压抑掉儿女身上一半的需要,然后再来满足剩下的全部需要的一种实质不公平的交换。
但是,这个不公平的交换却有一个公平的假象:父母满足了儿女(剩下的)“全部”的需要,而儿女也接受了父母“全部”的价值观。
这样就导致了一代一代儿女的痛苦,(1)形成低价值感:我是不值得爱的,要不然怎么会不停地否定我(的需要)呢?(2)对自己的需要怀有罪恶感,因为我的需要是错误的;同时也不能拒绝别人的需要,因为你的需要是正确的。
所以,生活中很多强烈的负面情绪,往往代表的是内心真相的反面: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所以我有理由对你愤怒、生气、憎恨、仇恨等。我们用负面情绪来抵抗和否定内心低价值感和罪恶感的真相。
“价值”是一个既主观又客观的概念;而每个人天生就有追求圆满的倾向。但是,价值的主观性决定了,如果某个人按照“价值体系”来追求圆满,那么,这个人注定永远都只能感觉自己处在不圆满中,这就是痛苦的来源之一。
每个人,天生的本质特征都是处在一个中间维度,既不干净,也不肮脏,或者即干净又肮脏;即不美丽,也不丑陋,或者即美丽也丑陋;即不凶恶,也不善良,或者即善良也凶恶;即不完美,也不不完美,或者即完美也不完美,,,总之,我们天生就包含和超越了语言思维中的二元对立,我们的本性也都包含和超越了以上所有的“既不,也不,或者”,有比语言思维能够表达出来的含义更宽广的涵义。
而处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则必然是在语言思维的框架之下为行为定性,语言思维的本质特征就是二元对立。
社会价值体系会要求每个人持有一个立场,而通常来说,这个立场是必须有利于整体内部稳定的,这便是价值体系的客观之处。
人是一个中和的整体,如果社会提倡清廉,就会压抑人本性中的贪婪面向,那么,被压抑的这部分贪婪就越想寻求表达,所以,有一个悖论就是:越提倡清廉,人们就越贪婪。一个人外在表现有多清廉,那么这个人内心就有多贪婪,清廉和贪婪本为一体,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而已。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在物质上有多清廉,那么这个人在名誉上就有多贪婪。清廉就是贪婪,贪婪就是清廉。
价值观只是一个幻觉
但价值观真的能“控制”对死亡的恐惧吗?
价值观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就说明了,“死”的价值观是没法躲避掉无常的真相的,仅靠一个死的规矩(价值观)去指挥自己的行动,不知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随时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规矩,来适应环境,当然没法让人躲避无常之苦啦。不管什么情况,不管事情怎么样,都要按规矩办事的人,很讨厌,对不?
至于另外一个真相,终极之死,就更不可能躲避掉了。
因为没法躲避,价值观却满以为自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幻觉:我们不应该遭受无常之苦。然而,价值观终究只是一只纸老虎而已。面对生命中的无常和死亡,我们将幻觉当成真实,才是真正的痛苦之源。
父母如何通过儿女获得永生
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父母如何将其思想顺利的植入儿女思想中的过程。
在无明的状态下,父母的思想=父母的价值观=新生命(替代死亡的那部分),价值观是用来抵抗死亡真相的,人们逃避死亡,就必须创造出一个“新生命”去否定死亡,这个新生命,即价值观。
价值观通过什么方式延续?如何导致后继者对自身的否定?
答案是:价值观通过“爱”的交换来延续。
父母想获得永生,儿女想获得生存,父母需要借助儿女的身体来达到目的,儿女需要父母的对其需要的满足来获得生存,双方各有来自对方的需要,于是便可达成条件,这一过程本身其实是没什么不好的,从逻辑上来说,并不会导致双方的痛苦,因为很明显是一件共赢的事。
然而,痛苦如何而来呢?儿女怎么会要去否定自身呢?
这恐怕来自价值观本身的缺陷了。在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中,父母是居于强势地位的,因为父母的选择机会要多于儿女。一对父母可以有几个儿女,而一个儿女只会有一对父母,同时,父母的思想,还可以植入别的人身上。而儿女,一般只能靠父母满足需要。
这导致了交换中,父母的权利要比儿女拥有的权利多。
而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偏执的家伙,他/她在交换中,为免(恐惧?)自己的思想同儿女的思想冲突,最后儿女会优先保留自己的思想,从而导致毁约,于是他/她采用“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的方式,先将儿女身上可能冲突的那部分思想灭掉,再植入自己思想的方式,以解除后顾之忧。
这样就造成了,父母先使用特权压抑掉儿女身上一半的需要,然后再来满足剩下的全部需要的一种实质不公平的交换。
但是,这个不公平的交换却有一个公平的假象:父母满足了儿女(剩下的)“全部”的需要,而儿女也接受了父母“全部”的价值观。
这样就导致了一代一代儿女的痛苦,(1)形成低价值感:我是不值得爱的,要不然怎么会不停地否定我(的需要)呢?(2)对自己的需要怀有罪恶感,因为我的需要是错误的;同时也不能拒绝别人的需要,因为你的需要是正确的。
所以,生活中很多强烈的负面情绪,往往代表的是内心真相的反面: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所以我有理由对你愤怒、生气、憎恨、仇恨等。我们用负面情绪来抵抗和否定内心低价值感和罪恶感的真相。
“价值”是一个既主观又客观的概念;而每个人天生就有追求圆满的倾向。但是,价值的主观性决定了,如果某个人按照“价值体系”来追求圆满,那么,这个人注定永远都只能感觉自己处在不圆满中,这就是痛苦的来源之一。
每个人,天生的本质特征都是处在一个中间维度,既不干净,也不肮脏,或者即干净又肮脏;即不美丽,也不丑陋,或者即美丽也丑陋;即不凶恶,也不善良,或者即善良也凶恶;即不完美,也不不完美,或者即完美也不完美,,,总之,我们天生就包含和超越了语言思维中的二元对立,我们的本性也都包含和超越了以上所有的“既不,也不,或者”,有比语言思维能够表达出来的含义更宽广的涵义。
而处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则必然是在语言思维的框架之下为行为定性,语言思维的本质特征就是二元对立。
社会价值体系会要求每个人持有一个立场,而通常来说,这个立场是必须有利于整体内部稳定的,这便是价值体系的客观之处。
人是一个中和的整体,如果社会提倡清廉,就会压抑人本性中的贪婪面向,那么,被压抑的这部分贪婪就越想寻求表达,所以,有一个悖论就是:越提倡清廉,人们就越贪婪。一个人外在表现有多清廉,那么这个人内心就有多贪婪,清廉和贪婪本为一体,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而已。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在物质上有多清廉,那么这个人在名誉上就有多贪婪。清廉就是贪婪,贪婪就是清廉。
所以,恰恰就是价值,将人锁在了二元对立的冲突中,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有立场,就会有恐惧,当你选择了二元对立中的一元做为立场时,就会排斥相对应的另外一元,想尽办法让自己身上的那一元“消失”,如果你发现被社会价值压抑的那一元出现在了别人身上,那么,你就会有想批评、挑剔、谴责这个人的冲动,同时,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有被价值压抑的那一元,你就会感觉到恐惧,恐惧被别人批评、挑剔、谴责。
所以,其实在你接受了所谓“价值观”的同时,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幸福和恐惧,当你觉得自己身上有价值提倡的那一元时,就是你的幸福;当你发现或者别人指出自己身上的那个价值压抑的面向时,就是你的恐惧。除了这种两种状态,你便体会不到其他状态了。如果你同时发现自己身上的二元对立面向,那么,你就会既幸福又恐惧。所以,人们才会说,有比较才有幸福。
但是,即便是在价值体系的领导下生活,有些人仍然不会感觉不自由,不会感觉受束缚,他们平和、谦卑、慈悲、深具爱心,这是因为他们懂得了自己的天生本性——既包含了二元对立,同时又超越了二元对立。他们既可以选择受二元对立束缚,也可以选择不受其束缚,总之,他们是自由的,他们活在世间的唯一目的,就是做他们自己。
思维的本质是二元,在思维的世界里,任何东西永远都是相对的,你觉得你在一只蚂蚁面前很大,但是你在一只大象面前就很小了;你觉得你比非洲的人民活的富裕,但是你在欧美人面前,就显得很贫瘠了。。。所以人们才会说,有比较才有幸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你在比你成功的人面前时,你感到失败;但你在比你失败的人面前时,你感到成功,所以,人们也说,成功是一种比较。
在二元对立里面,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本质,那么你就只能受其束缚。有对成功的希翼时,就有对失败的恐惧;有对美好的向往时,就有对丑恶的恐惧。。。同时,你有多么渴望成功,就会有多恐惧失败;有多向往美好,就有多厌恶丑陋。。。
当价值提倡的一极离中间的位置越远时,对另外一极的排斥就越大。也就是一旦你认同了某一价值观,你的认同程度越高,那么相应地,你对价值观排斥的一面的恐惧就越大,越认同,越恐惧。如果某条价值观已经成为你的生命,那么,恐惧也就成为了你的生命。所以,很多人,当面对使自己视如生命的价值观颠覆的客观事实时,这种颠覆,往往也同时颠覆了他们的生命。。。所以,越极端的人,越容易感觉到痛苦,也越容易自杀。
思维就像一面镜子,你的本像离镜子有多远,你的虚像就会离镜子有多远。而我们的追求的价值就是我们镜中的虚像,我们越越越强调一个什么东西,就会离镜子越远。
人的本质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是一个整体,所以,人只可能从整体去看问题,但是,我们的价值却偏偏强迫我们只能看一个方面,这样就造成了人自己的痛苦和混乱。。。
比如,一个硬币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分开看它的话,就是分裂,分裂地看,它有正面和反面,而正面和反面,就是二元的对立。
人呢,超越了二元对立,所以人最开始先天看问题的方式,是从一个整体去看问题。
但是,我们所有的价值体系只会提倡一个方面,这就造成人后天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只去关注任何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企图忽略另一个方面。
然而,价值越提倡正面,反面就越要寻求表达。因为人是一个整体,越提倡正面,其实也就是隐晦地越强调了反面,你不可能离开了正面谈反面,反之也是。
心灵修炼的途径,就是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只关注正面,或者只关注反面,给调整过来,调整到关注整体,这样人才不会混乱,才会变得和谐。。。
突然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假设人是一个硬币的话,如果一个人分裂的程度越深,也就是对价值越认同,越视如生命,那么,属于那个人的硬币就越厚,也就是硬币的正面和反面的距离越远。如果一个人很和谐,对所有价值体系既不认同又可以认同的时候,那么属于这个人的硬币就越薄,薄到正面就是反面,反面就是正面。
文/心理师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