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要贴福字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

过年为什么要贴福字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呢?每年春节的到来之际,大家就纷纷开始贴春联。那么,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呢?贴春联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

  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又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幅春联,而在当时还被成为桃符。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福字为什么倒过来贴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到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2451/432773176636.html

更多阅读

春节什么时候贴福字 春节为什么要贴福字

   春节为什么要贴福字  相信大家每逢过年的时候,都可以在每家每户门上,墙壁上,门楣上看到大大小小的“福”。那么你知道春节为什么要贴福字呢?  春节贴“福”字,是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

贴福字的讲究 春节贴福字有什么讲究

 春节贴福字有什么讲究爱华阅读配图  1、福字倒贴的第一种情况  福字倒贴的第一种情况是水缸、垃圾箱和家里的箱柜。  在水缸和垃圾箱上倒贴福字。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

为什么春节要贴春联 为什么春节要贴福字

为什么春节要贴福字爱华阅读配图  春节贴福字的由来  福字在中国民间不是一般的字,它几乎囊括了一切好事,既是丰衣足食,富贵兴旺,又是健康平安,和谐美满,更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平时,人们把这些美好的期望揣在心里,待到新的一年开始

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 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

爱华阅读配图   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答不出来,其实过年贴春联也是有典故的,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到底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下面小编为你揭秘由来。  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

春节为什么要倒贴福字 春节“福”字为何要倒贴?

   张贴“福”字已是我国人民过春节时的传统习俗。但是,你知道贴“福”字的来历吗?  相传有一年除夕,姜太公在分封诸神时,他老婆也要求封神。姜太公说:“你嫁到我家,害我穷了一辈子,所以不封你。如果你一定要讨封,就封你当穷

声明:《过年为什么要贴福字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为网友旅人森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