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拥有漫长的夏天,即便到了12月下旬,气温仍保持在一二十摄氏度。防城港有海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海岸线580多公里,还有广西第二大渔港——企沙港。东兴市的公式尾村(“京族三岛”之一),是著名的海岛景区,也是全国重要的海蜇加工、销售集散地;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海鲜港”,数百条渔排在此出入,数百上千米大网在此收放。
防城港市场上最抢手的海货是活生生的石斑、鲈鱼、鳗鱼、黄鲷、沙箭鱼、比目鱼、鲳鱼等,还有弹跳的海虾、被五花大绑的蟹、无动于衷安之若素的螺类,以及蚌、牡蛎等,品类众多,深受当地主妇喜爱。
红烧海参。
让当地人掌勺海鲜,烹法不外几种,一是白灼,像蟹、虾、鱿鱼、八爪鱼等;二是清蒸,像黄鲷、石斑、鲈鱼、鳗鱼等;三是焖,如用沙箭鱼焖榄子;四是炒,如红螺加萝卜缨,用来下粥;五是煎,像煎马鲛鱼、“一夜情”(用盐酱腌过一夜红三鱼)。一桌海味,大约分三类,一是活鲜,二是冰鲜,三是海干。十个菜里,三四个白灼、清蒸的活鲜所占的费用在六成以上。
京族美食有特色
在防城港,要彻头彻尾地吃出海鲜味道,先得敢于食用一种叫鱼露的蘸料。鱼露当地人也称之为“鲶汁”,是京族三岛的特产。以约4∶1配比,用新鲜小鱼和盐加以腌制。鱼体自身所含的蛋白酶及其他酶,在多种微生物的共同参与下发酵分解,分解出一种浓稠的汁液,呈琥珀色,金黄通透,非常腥鲜。
海蟹。
京家人做汤放进几滴鲶汁,汤水变得更加清鲜;炒菜加上一勺,菜肴变得脆嫩润滑;吃海鲜蘸上,入口便见香甜。“千汁万汁不如京族鲶汁”的俗语就传播开来。传统腌制的“鲶汁”及工法,或许有一天会列入“非遗”。对于土生土长的海边人,也习惯以此为蘸料,餐餐必用。但对于外来的人,却无法适应那样浓重的口感。
一年四季很“粥道”
防城港人一年四季都吃粥,哪怕是冬天。
边城东兴,许多年前在国门口岸一带的海鲜粥最为闻名。海鲜粥以大骨、柴鱼熬成高汤,再配以鱿鱼、海螺、海贝、泥丁、沙虫,此外还加入切碎的猪肉、猪肠、猪腰、猪心、猪肝,并加入香葱、生姜等熬制而成。如稍丰盛一些,还可以叫上几样菜,如烧鸡和煎猪肝、粉肠、瘦肉,炒一碟生菜或菜心之类,便可吃好喝足。这样吃粥,就是吃正餐了。
沙姜八爪鱼。
海纳百川几多味
冬天晚餐,大多火锅侍候。防城港的火锅店分布得比较零散,没有连片的十数或数十家火锅店,没有形成半条或一条大小食街。尽管如此,当寒风从四面包抄渔公式岛的时候,分布在各处的火锅店依然爆满。
冬天,特别是连续起风的日子,海鲜供量减少。但当地特色的火锅,仍离不开海鲜。
作为一个开放的海湾城市,“防城港味道”正容纳更多来自全国各地和东南亚的味道。
椒盐濑尿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