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习字·五律(40)

【读诗习字·五律(40) 2014年11月16日古甲午闰菊二十四】

读诗习字·五律(40)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解】
1、婵娟:形态美好貌。
2、若为容:又教我怎样饰容取宠呢。
3、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译文】
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
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
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颜面;
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
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
太阳到了正午,花影才会显得浓重。
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欢歌笑语,自由自在地采撷着芙蓉。

【赏析】
这首诗是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其实也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首联写因貌美而入宫,受尽孤寂,不愿梳妆,颔联写取宠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妆扮了。颈联写景,春风骀荡,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末联写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
关于此诗作者,历来有所争议。欧阳修和吴聿以为周仆所为,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却断为杜荀鹤所作,且云:“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高花影重’是也。”孰是孰非,有待行家考证。

【有关图片】

       


【小贴士】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后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时世行》10首于朱温,希望他省徭役,薄赋敛,不合温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温部下敬翔,劝说他“稍削古风,即可进身”,因此上颂德诗三十章取悦于温。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二年(891)第八名进士(<鉴诫录>)。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视他,用为从事。天复三年(903),田頵起兵叛杨行密,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田頵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部分作品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当时较突出,宫词也很有名。杜荀鹤才华横溢,仕途坎柯,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善长于宫词。因长期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吟咏九华山面貌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客居他乡写的《秋日怀九华旧居》流露出弃官归隐九华的心情和身在异地恋乡之苦。在《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妇》等诗篇中揭露了社会政治昏暗,酷吏残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呼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2651/536015430015.html

更多阅读

读诗习字·五律(15)

【读诗习字·五律(15) 2014年10月22日古甲午菊月二十九】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1. 离离:繁盛的样子。2. 原:原野。3.

读诗习字·五律(7)

【读诗习字·五律(7) 2014年10月14日古甲午菊月二十一】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解】1、薄暮两句:因寺旁空潭而想到毒龙的故事;安禅:指

读诗习字·五律(35)

【读诗习字·五律(35) 2014年11月11日古甲午闰菊十九】 天末怀李白  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解】1、天末:犹天边;2、君子:指李白。3、文章句:意谓

读诗习字·五律(40)

【读诗习字·五律(40) 2014年11月16日古甲午闰菊二十四】 春宫怨  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解】1、婵娟:形态美好貌。2、若为容:又教我怎样饰容

读诗习字·五律(5)

【读诗习字·五律(5) 2014年10月12日古甲午菊月十九】终南山  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声明:《读诗习字·五律(40)》为网友森里伊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