褡裢火烧:其实不是面饼,而是一种馅儿饼。1876年顺义人姚春宣夫妇首创,在东华门外现在东安市场地界摆摊出售,后发展成饭馆。1934年饭馆歇业,其中两个伙计在前门外门框胡同开饭馆专营此食品,后以“瑞宾楼”为字号。近年因前门外重建,迁往赵公口。“门框胡同瑞宾楼,褡裢火烧是珍馐。外焦里嫩色味美,京都风味誉九州。”基本做法与薄皮大馅的馅儿饼相同,关键是将馅儿包进长条形面皮,折叠、封口、抻长约15厘米再上铛烙。因其外观好像系在腰间或跨在肩膀的褡裢而得名。吃时配粥或酸辣汤。
卤煮火烧:仅次于豆汁儿的典型北京小吃。源于“苏造肉”,一种清代宫廷中的传统菜品。传说创始人姓苏,故名。起初原在东华门摆摊售卖,后被召入宫廷戏班---升平署作厨,故又名南府苏造肉。原以五花肉为主料,由于价格较贵,后以猪小肠、心、肝、肺、肚等内脏为主料,配五花肉、油炸豆腐和硬面火烧。先将猪内脏洗净,与五花肉同用大火煮,边煮边撇去浮沫,再下炸豆腐,放进香料包,加葱姜蒜,倒入老汤用文火同煮。待内脏酥烂后将硬面火烧整个翻入锅中再煮。吃时现捞各种内脏、油豆腐、火烧,切块儿,加一片五花肉,浇汤,自己根据口味加醋、蒜汁、腐乳汁、辣椒糊等。吃时佐以烧酒为妙。现在多不加五花肉,且最后加香菜,已不正宗。以“小肠陈”为老字号。(下图加了香菜,其实不该)
炒疙瘩:源于民国初年虎坊桥北路东“广福馆”小饭铺,由于老板是穆氏女性,俗称“穆柯寨”。制法是把和好的精白面擀片、切条、再揪成小疙瘩,煮熟后捞出。放在冷水中浸3-5分钟。热锅炒牛或羊肉丝,倒入浸过的疙瘩,配上时令蔬菜,浇明油出锅。热吃,配木须汤或酸辣汤。筋道,耐饥,要控制食量。由于广福馆穆家无人继业,1929年在该店学过炒疙瘩的马东峰开了饭馆“恩元居”。炒疙瘩也在创新的基础上保存了下来,流传至今。经过改进用酱油炒,品种增加了虾仁、三鲜、苜蓿、鸡丁等各种口味。并分四季加入不同的佐料如:蒜苗、青豆、芽豆、黄瓜、红萝卜、青蒜等菜蔬,炒出的疙瘩口感清爽,可口香而不腻、深受广大食客欢迎。同时增加了各种炒菜,如河间爆肉、焦炒咯吱、糖醋里脊、滑熘鸡片、醋熘肉片等时令菜肴。由于炒疙瘩在色香味方面独树一帜,又是主副食合一,价格便宜,成为了当时老北京闻名遐迩的一道传统风味小吃。一些社会名流慕名而至。也由于后继无人、经营惨淡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彻底消失了。2006年3月老北京小吃协会发起人侯嘉先生主动找到了《恩元居》创始人马东峰的后代马振国先生,希望重新振兴《恩元居》老品牌,在马家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恩元居》加入了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并在协会倡办的什刹海“九门小吃”内开始了经营,还特意从老家请来了当年《恩元居》老厨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