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更多文章精彩图册加为好友问题咨询
萤火虫(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名为萤火虫。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约有近2000种,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
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捕食蜗牛和小昆虫,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
萤火虫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等,严重破坏当地的水、土空气等自然环境,不再适应萤火虫生存,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田间壮观的萤火虫飞舞景象了。所以,萤火虫的生存情况也是当地自然环境是否优良的风向标。
萤火虫依其生活环境区分为陆栖和水栖两大类,前者占大多数。陆栖萤火虫多栖于遮蔽度高,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的地方,水栖萤火虫则对环境要求更高,水不能被污染,不能灯光污染。
▲而50mm-85mm起到200mm的镜头容易拍摄到大光点。
在拍萤火虫之前,请大家先了解关于萤火虫的寿命以及生态。萤火虫的寿命只有一年,以常见的水生黄缘萤来说,它的生命有四个时期:
?卵期:受温度的影响,萤火虫的卵期有长有短,大约在25~30天。
?幼虫期:约70~100天以上,萤火虫的幼虫受到食物与气候影响,有时幼虫时期会长达200天以上,萤火虫会持续以幼虫的型态一至来年才进入蛹期,幼虫期萤火虫会蜕皮6~7次。蜕皮时,是萤火虫最脆弱的时候,萤火虫会倒下不动,此时!若受到蚂蚁或其他昆虫攻击会死亡。萤火虫的幼虫以蜗牛为主食。
?蛹期:约10~12天,进入蛹期的萤火虫终龄幼虫,就会身体蜷曲不动然后尾巴并发警戒光,直接躺在隐密处或植披底层化蛹。这时期是四个阶段里风险最大的,常遇到不明原因就死亡或羽化不完全。
?成虫期:约5-10天,交配过的萤火虫,因为完成世代交替的任务寿命就会较短,成虫因为没有口器无法进食,只能吸取清水补充体力与水份。
1 用脚架固定好相机
2 利用小光圈 设定长时间曝光 大概3-10秒 如果特别需要还可以延长时间
3 对准萤火虫进行构图对焦 建议手动
4 不能使用闪光灯
5 多拍些片子
6 由于萤火虫会飞动 有的出来只是些在天空划得一道光痕
7 要拍静止的萤火虫 如果想其身体得以表现出来 就需要辅助光了 但光的强度不要太大 例如用手机什么的光线就可以了 另外辅助光的照射时间 要比相机曝光的时间短 闪一下就行了(根据情况定),这样才能把
萤火虫的亮光表现出来。
萤火虫晚上发光是在求偶。每只萤火虫的生命周期只有7天这种生物能靠微弱的萤光求偶,不必是昆虫学大师也知道:他们对于光非常敏感。阁下闪光灯一闪,不晓得有多少只萤火虫被吓到不敢再跑出来。
1.要有脚架.
2.开高ISO.
3.用百微/MACRO 镜, 光圈 则要看待摄物要多少景深(升高ISO来换);
4.镜头设手动对焦,机身设M模式,要有快门线,拍RAW, 边拍边调对焦环.
1. 上脚架、加上快门口线!
2. 光圈可开到最大切勿小于2.8(没有大光圈还是得去租一下),iso最高开800。(f1.2可以开400,f2.8开 800-1250)
3. 切到手动对焦,使用B快门。
4. 小DC注意关掉闪光灯。
5. 打开躁讯抑制除躁。
拍摄萤火虫的最佳时时机是月缺的日子,在月光盈满的日子里萤火虫数量会较为稀少,而且萤火虫的发光很微弱,在满月的日子里月光弥补了环境光线不足,相对的也减少了曝光时间,也减少了我们捕抓到萤火虫流萤与萤火虫光点的数量!所以,在月缺的日子应该是萤火虫最佳的拍摄时机,利用些微的月光来帮环境补光,不至于失去环境细节,而且可以拍摄得到适量的萤火虫光点!
拍摄萤火虫时先有的概念
焦点与焦平面的萤火虫亮点会形成小光点或是细小流萤光条,而焦点外的萤火虫亮点会形成较大的光点与较粗的光条,萤火虫的飞行速度过快与一闪一闪的点灯时间较久,萤火虫的光点也会形成光条。
夜晚为了缩短长时间曝光,采用高ISO(ISO800-3200)时产生的噪点虽然相对会增加,但是容易捕捉萤火虫光点,低的ISO会增加拍摄时间,萤火虫光点也会相对偏暗,拍摄环境偏暗时因为相机无法判别环境细节,反而也容易出现噪点,拍摄环境偏亮时环境有细节,但是可想而知的是,萤火虫光点也会相对偏暗哦!
各种焦段镜头拍摄的差异
广角镜所拍摄的萤火虫大多是条状光影,标准镜头(50mm)起到中长焦段可以拍出光点,所以如果想拍的效果是画面是满满流萤,建议使用35mm前的广角镜头。如果想拍光点,改用50或85mm起的中长焦段较为适合。
相机角度与高度的影响
萤火虫飞行的高度,大部分都在离地面40-120公分左右,而拍虫的环境大多是微光环境,因此几乎都只能使用较大的光圈来拍摄,所以如果是采用一般正常平视的角度来拍摄焦点景深很浅,画面前后的萤火虫光点极易重叠,所以在拍萤火虫时相机的高度与角度也须特别注意
焦点的设定
拍萤火虫时几乎是无法对焦的,因此在拍摄前,请先把镜头切到手动对焦,如果是使用50mm以下的广角镜,笔者建议焦点可以采用无限远,当然中长焦也可采用此方法。只是萤火虫的光点大小就无法控制或是拍摄效果比较呆板。
拍萤火虫的方法约下列几种
1.中长焦镜镜头焦点转无限远,以正常视角水平角度 照片会类似这样远放细小光点,而近处是大光点
2.中长焦镜镜头焦点转在萤火虫飞行的位置上,约5-9米(看镜头焦段与萤火虫飞行位置)
3.用中长焦镜头,焦点转无限远,镜头前贴上自制花黑卡拍摄!
4.用中长焦镜头(或是标准镜头),焦点转15-20米的景物,采略微俯角拍摄照片。
▲俯角与仰角因为焦点位置的焦平面较水平延伸延,比较容易记录前后飞行的萤火虫。
5.采用中长焦的镜头.架高相机以俯角拍摄,焦点在9-10米。
6.中长焦的中高度,略为俯角拍摄,焦点在无限远(或是远处)
8.标准镜头50mm低角度拍摄,把脚架架设到很低的高度镜头略为仰角!这样拍到的画面萤火虫飞的会比镜头高
9.最后分享一个心得:因为萤火虫飞的范围很大,在大光圈之下,焦点面积可以呈现范围很小,一个焦点往往只可以拍一小部分的萤火虫飞行路线。所以可以建议同一张照片的长时间曝光里,拍摄的焦点距离可以做改变,会有以下类似效果!
10.以曝光7分钟来说:前4-5分钟可以先切到无限远或是远一点的焦点,让整个场景曝出来。后面剩下的3分钟,视萤火虫飞行的位置约在几米处,就把焦点转在几米处!变换个2-3次甚至更多次都可以!当然
也可以反向过来试验,摄影的乐趣去就在这些试验里面!
夜间拍摄萤火虫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长时间曝光。拍摄前最好能对现场的境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果没有任何环境光,建议带一个三脚架,即便是有着最高的感光度,曝光时间也不可能少于10秒,如果有可能还可以使用快门线。拍摄时应避免有直射光源进入镜头范围。在有三脚架的情况下,曝光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到两分钟之间,感光度根据不同相机调整至1600到3200左右的适中值,光圈尽量放大。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对焦困难,可先用手电筒在画面内打出光线,调好焦后关闭手电筒再进行拍摄。
一、使用三脚架通常拍摄萤火虫的场地非常暗,需要长时间曝光,由数秒至数十秒不等,因此不能于手持下拍摄到出色的萤火虫相片,这时一支稳固的三角架是必需的。二、使用适当的ISO值跟拍摄夜景一样,降低ISO值能有效减少讯噪的出现,可以试试ISO100-200吧!但若果环境真的非常暗而萤火虫发出的光不够,为了有效拍出相片,我们也要适量提高ISO值,例如提高到ISO400或800不等!三、手动对焦 于这样暗的环境下,自动对焦将会失效,因 此我们需要把对焦设定到「手动对焦」并转动镜头的对焦环来设定。
夜间人、景、萤火虫摄影建议
1. 建议带一个三脚架,即便是有着最高的感光度,曝光时间也不可能少于10秒,如果有可能还可以使用快门线。拍摄时应避免有直射光源进入镜头范围。在有三脚架的情况下,曝光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到两分钟之间,感光度根据不同相机调整至1600到3200左右的适中值,光圈尽量放大。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对焦困难,可先用手电筒在画面内打出光线,调好焦后关闭手电筒再进行拍摄。
2. 相机设定:
记得使用M模式(话说小弟D80买到现在几乎没有用过其他模式拍摄....),光圈设定在最大,小弟这次曝光值在照片上面已经有标明,大约是F2.8 快门200~300上下 ISO设定在800,当然如果你的相机噪声抑制能力够高,可以考虑拉到1600,白平衡小弟是使用日光白平衡(这个小弟买了D80之后也几乎不会去动...)
在这边先厘清一点,快门的长度取决于现场光量,而不是萤火虫的光,因为萤火虫的光在每一次闪烁均会因为高ISO+大光圈而直接成像在照片上,曝这么长的时间用意在于1.拍出四周环境的细节 2.增加画面中萤火虫的光点数量。
因此,越长的曝光时间可以得到哪些东西?1.更密集的荧光 2.更亮的周围环境。
但是请记住,如果你发现画面中的荧光非常黯淡,那请由光圈跟ISO着手,这时候调整快门是没有用的。
对焦方面,首先调整到手动模式,看现场环境大概对焦,小弟是调整到无限远再转回来一点,当然如果离被摄体很近的话,就要估算的准一点就是了
使用一般DC的朋友(包括DSLR的朋友也是),请记得关闭闪光灯,拍摄萤火虫开启闪光灯不但对于作品一点帮助也没有,甚至会影响到萤火虫的求偶,小弟拙作中那张微距摄影是用手电筒红纸的边缘光去作长时间的补光,不是用闪光灯
至于萤火虫出现情况,现在还算是刚出来的时候,数量不算很多(不过小弟拍摄的地方即使才刚开始出现,就已经有上百只的数量了,实在很难想象大发生期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陆伟的三张照片,曝光数据,从上到下依次是: F1.2 226秒 iso 800 ,F1.2 150秒 iso 800 ,F1.2 250秒 iso 640 。设备,佳能5DMARK2,配F1.2的50毫米镜头。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