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霹雳炸惊雷,风狂雪骤施天威!
信步闲庭观银粟,琼花纷纷坠瑶台;
千树万枝挂玉绫,游子途阻望乡愁。
茫茫雾霾锁千里,南疆皎白封江涛;
西域银装覆昆仑,东海泛波披素装。
不堪回首十年路,寒霜冰雪冻我衣。
黄涛硝烟冲宵汉,铁马冰河实堪伤;
天公仗剑斩魍魉,涤荡世间污与秽!
一、秋风瑟,登高楼,望尽宏观经济路
在经历了由2009年的“四万亿”投资拉动的虚假繁荣惊险一跃后,中国经济在2014年完全步入了深秋。当然也有人说,在经历了半年多的调整后,中国经济将再次快速起飞,对此观点,笔者实难认同。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现在仅仅是刚刚入秋,真正的三九隆冬还没有到来,当然,既然已经是秋季了,冬天还会远吗?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经济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领域吧。
中国经济是典型的由投资驱动的粗放增长,所以,煤炭、电力等基础能源行业的循环周期是和中国宏观经济周期完全重合的!
2001年至2012年,被煤炭业内人士公认为行业的黄金10年。在这10多年里,煤炭受惠于宏观经济,煤炭市场持续向好、煤炭价格一路飙升。2013年,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彻底终结,市场步入严冬期,煤炭价格持续回落,煤炭企业利润大幅下滑。据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70%,有50%以上的煤炭企业出现欠发和减发职工工资的现象,经营举步维艰。一方面煤炭销售困难、价格大幅下跌。另一方面,货款回收困难,许多企业靠举债维持,资金链随时面临断裂的风险。时至今日,市场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许多省、市政府出台救市政策,例如,陕西省出台政策减轻煤企运输成本,但收效甚微。
8月中旬,国家能源局公布了7月用电量。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5097亿千瓦时,同比增3%。增速较上月的5.9%大幅回落,并且创下了自2013年4月以来的16个月新低。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1374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4.9%。官方公布的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是7.4%。
在对GDP及工业增加值的预测中,全社会的发电量和用电量是常用指标。李克强2007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他当时向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兰特(ClarkRandt)表示,他倾向于用银行贷款、铁路货运量和发电量这三个更加可靠的指标来确定实际增长率。一些经济学家现将这些经济指标称为“克强指数”。在著名的“克强指数”中,用电量是组成指数的三个经济指标之一,从此我们也可见看到用电量在判断经济走势上的重要作用。但是,2012年之后,发电量和GDP及工业增加值相关性正在全面下降,特别是今年以来基于用电量增速预测GDP增速出现很大偏差。有研究者认为,两者偏离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动力源出现了大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本轮经济企稳的动力出现了变化,例如出口的持续平稳改善,以及稳增长措施更倾向于棚户区改造以及水利环境建设等。”国家为了稳增长所采取的诸如棚户区改造、水利环境建设、国家铁路等基本建设的提速政策,还是换汤不换药的“铁公基”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正如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所说:当前我国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这其中钢铁等高耗能产业的用电量消费又占到工业用电量消费的一半左右,用电量波动跟这些行业的生产形势有很大关系。所以,用电量增速大幅回落,主要是工业企业的萧条造成的。在国家发力稳增长的背景下,全社会用电量仍然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的下滑已经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
下图是历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和发电量的数据曲线图: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从传统的规模扩张投资拉动转变为内涵式增长,不会在三五年内完成,电力、煤炭等能源需求的下降正是中国经济的断档期现象。所以,笔者有足够的论据相信,全社会用电量的变化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状,历年来,中国GDP增速一般都要低于用电量的增长,根据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粗略推论:中国目前的实际GDP增速应该不高于5%左右。
2014年的中国楼市,在经历过2013年的最后盛晏之后,拉开了长期下跌的序幕。
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7月中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81%,已是连续第三个月下跌,并且下跌速度加快。在100个城市之中,新建住宅均价环比下跌的城市有76个。北上广深等十大城市7月住宅均价集体环比下跌,且跌幅达到0.97%,较上月扩大0.52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截至7月底,全国46个楼市限购城市中,已有24个城市放松或取消限购,官方明确宣布松绑的有10个城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信息,五六月末,浙江杭州、江苏无锡、福建宁德、江苏新沂等地都有业主因个人按揭贷款逾期未还而被银行起诉的案例。在这些案件中,业主大多声称“无力还款”。房价下跌,持有住房价格远低于个人继续要交纳按揭贷款的价格,导致房屋变成“负资产”而出现业主主动弃房而“断供”。
据美银美林的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美元债券收益率本月大涨35个基点,与国债的息差增加至5.82%,为新兴市场国家中最高。目前,开发商海外发债的成本大幅上涨。穆迪也表示,随着房地产销售的降温,实力较弱的开发商面临更大的流动性压力,更多的小开发商将会于今年下半年出现违约。
买盘穷尽,销售日益困难,银行对房地产业惜贷,融资成本高、融资环境正持续恶化,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许多中小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倒闭。今年上半年就已经有一些中小房企开始陷入倒闭风波。3月,浙江小开发商兴润置业负债35亿元,因为无力偿还而宣告破产。5月,百强房企光耀地产因资金链断裂也一度濒临破产。
曾经异常火爆的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也已经遇冷。7月29日,此前备受市场追捧的朝阳孙河组团,其BCDE地块和K地块双双流拍,这是三年来北京首次出现土地流拍。北京孙河的土地流拍成为一线城市土地市场转冷的一个重要信号。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称:7月份,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967宗,环比减少18%,同比减少40%;成交面积666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23%,同比减少44%。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475亿元,环比减少15%,同比减少49%。
二、阅内经,思运气,详参天地气候事
在前一篇文章里,笔者用三阳三阴的开合枢原理,预测去年冬天气候特征为大寒。事后来看,这一推论是不正确的。事后反思发现,用三阳三阴的开合枢原理预测气候特征,只是讲的通常情况的“常”法,然而,事物既有“常”又有“变”,以此方法只能知常而难以达变,所以出现错误也就是可以想象的了。在此,笔者再次以《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五运六气理论来探讨今后三年的物候特点,错误之处,希不吝指正!
在上一篇中,笔者讲到:“《内经》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学说内容,成为中医的奠基之作。笔者认为,《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法于阴阳,和与术数”构筑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整个中医体系,其实都是构筑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医处处强调天人合一的观点,这是中医最重要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石。“五运六气”即“运气学说”是研究自然、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天人相应”的“运气学说”是中医这顶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是中医的最高层次和境界。简单来讲,五运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六气是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五运六气学说,即是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天地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其对人体养生与疾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天地自然的三阴三阳六气和木、火、土、金、水五运,是分别与人体的三阴三阳六经和肝、心、脾、肺、肾五脏运化相应的。所以,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诠释了时空的完美统一。”
《内经》的《素问》共有八十一篇文章,其中有七篇大论,是专篇来讲述五运六气学说的。许多学习中医的人士把七篇大论所讲的五运六气内容视为无用之物,这是绝对错误的。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最高境界和核心内容,不解五运六气者,不可言医也!
简单来讲,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每年运行规律。六气,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
五运,有岁运、主运和客运。由纪年之天干,推算当年的岁运、主运和客运。共中最重要的是岁运。岁运,指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又称“中运”(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气的含义)。由当年天干的五行化合属性决定当年中运,例如,甲寅年,甲己合化为土运,岁运主土。从中运可以了解全年的气运大局。
六气,是由纪年的地支推算当年的主气、客气,以及由此造成的气候与发病影响。主气,是将一年平均分为六个阶段,依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的次序分别由六气主持,时间固定,年年不变。客气,是由地支决定初运,将一年按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流转顺序,分别由相应六气主持。六气中有司天(三之气)、在泉(终之气)、间气(初、二、四、五之气)三种,各自影响的范围和地位不相同。司天之气,客气中的三之气,主要影响全年中上半年的气候,称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客气中的六之气,主要影响全年中下半年的气候,称在泉之气。
影响每年的物候、气候、疾病的运气内容有中运、主运、客运、主气、客气、司天之气、在泉之气,而在这些因素当中,最重要的是中运、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由于每年又分为六个小气位,分别由主气和客气主持,每个气位为四个节气即大约60日,因此在推算具体的每一气位时,可以具休再参照那一气位的主气和客气。主气为气之常量或说常数,而客气为气之变量或说变数,由于常数相对来说是既定的,所以,推算每一气位时主要是看那一气位的客气影响。
至此,我们已可以得出结论,影响流年的物候、气候、疾病的运气因素最重要的是中运、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在具体到每一气位的推算时,要再加上那一气位的客气的影响进行相叠加分析。
在基本规则确定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下面的分析了,下表是笔者按照内经的运气学说推算排出的最近三年的运气数。
2014甲午年,中运太阴湿土太过(角、徵、宫、商、羽分别为木、火、土、金、水),湿土为长夏之气,土运太过,全年雨湿之气多于常年;少阴君火司天,司天主上半年气运,上半年偏暖,特别是三之气少阴君火客气主时之时(小满至大暑之间),冷热交替,局部热象猛烈,反而有过于常年;正当人们预期2014年将是酷暑炎炎时,以大暑节气为分界点,进入阳明燥金在泉主持的下半年气运。燥气本质为寒凉,而且四之气(大暑至秋分之间)为太阴湿土所主,所以在此期间气候比常年偏凉,雨湿横行,三伏天未去,已有浓浓的深秋意境。8月21日凌晨上海突然大雾锁城,气象部门发布了黄色预警信号。据了解,申城8月出现大雾可谓极为罕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雨湿之气之盛。从入伏开始,上海仅仅出现了七个高温日,高温日为15年来最少。
下图是今年立秋与去年立秋之时全国气象图的对比。同样的时节,不一样的立秋。去年那是何等的热!今年却是这般的凉!去年是烧烤,今年是凉拌,更有人感叹:“今年打老虎打的太厉害,秋老虎不敢出来了。”
2014年终之气(小雪至大寒之间),阳明燥金主时,偏于寒凉,与阳明燥金在泉之气及太阴湿土中运相加临,那么笔者可以断定,2014年的冬天必定是大寒景象!
2015乙未年,中运少商(燥金),主全年气候偏于寒凉;太阴湿土司天,上半年太阴湿土之气和中运少商相加,凉湿之气盛行;太阳寒水在泉主下半年气运,与中运少商相加,下半年寒气大盛;特别是终之气为太阳寒水主时,与在泉之气和中运少商叠加影响、相互加强,寒气暴行,笔者可以断言:2015年的冬天必定是极寒!
2016丙申年,中运太羽(寒水),以中运而论全年偏于寒凉;然而以气来论,少阳相火司天主司上半年,厥阴风木在泉主司下半年,相火和风木都是暖热之气,和中运寒水相叠加后的结果,将是相互削弱而不是加强。而且,终之气是厥阴风木主时,2016年的冬季应该相较于常年偏暖,至少不会大寒。
三、天人相应,寒冬渐近
这是笔者三年前的论断:“就在人们聚焦于欧洲债务危机时,大洋彼岸的美国经济已经华丽转身!失业率、申领失业金人数、PMI、国内生产总值(GDP)、商品零售额、对外贸易等各种经济指标均表明,美国经济现在不仅不是处于新一轮衰退周期之中,反而是已经处于稳定的复苏期。美国经济将在2012开始进入较快速的长期增长周期。在通货膨胀水平难以下滑,经济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美联储结束长期超宽松货币政策将成为必然。”现在美国经济的走势,完全印证了笔者在三年前的博文及拙作《大变局时代,我们怎么办》中所做的预测。在中国高层和智库热议中国需要多少微刺激、要不要降息和存准的时候,美联储将会在9月份结束QE,并已经开始就首次加息的时点进行讨论。美联储上一次升息时在2006年6月份。笔者判断,美联储将会在2015年二或三季度开始首次加息,加息过程将会是渐进的,资金市场的各路基金和投行必然会提前布局,高盛已经开始揣测美联储开始升息后市场将会如何。高盛预计,随着美联储未来几年逐步升息,美国经济增速将维持在2.0-2.5%水平。到2018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从当前的接近零水平升至4%。4%利率是什么概念?对于全球大宗商品、股市、汇市有何影响?对于中国资金市场特别是楼市有何影响?我相信,看过我以前博文的朋友自会心中有一杆秤。
美联储不是孤独的行者,英国经济的表现比美国还要靓丽。
2013年起,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李嘉诚开始密集抛售其在国内房地产业,范围涉及商业地产以及零售业。李嘉诚不但善于做减法,更精通加法。从2012年开始,就不断地买入海外资产,其主战场就是欧洲特别是英国。这一次,我们再次见证了李超人宝刀未老。
近日英国央行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央行内部三年来首次出现加息声音。大部分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预计加息的下行风险逐渐消失,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表决结果:支持加息2人,支持维持不变7人,支持降息0人。笔者预计,英国央行将会早于美联储,在2015年一季度开启加息的序幕!
“时至今日,中国经济航母已经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三架马车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弱;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和大量的民间高利贷以及影子银行在房地产等行业进入下行阶段时,将对中国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性构成很大的威胁;前期大量涌入中国的热钱,也已经开始出现流出的迹象。”今后两年,将是中国经济问题集中爆发之时。对于经济的渐稳,我们可以期待在2016年之后。
中国古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讲究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今后两年的气候大寒和中国宏观经济入冬相应,似乎正印证了先贤们的通天智慧。
“繁荣早已耗尽了自身的力量,可是为了避免一次大萧条,它的生命周期被人为地延长了!”
颜成明于2014年8月22日
(笔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为颜成明博客:http://blog.sina.com.cn/danding168、http://danding16.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