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4年,60万秦军在老将王翦的统帅下,由陕西西安出发,长途奔袭800多公里,发动了第二次伐楚战争。秦楚两国的这次大决战前后持续约两年时间,双方动用兵力计百万之众。那么,在远离秦国本土的地方供养60万人两年之久,秦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为了直观的知道供养60万军队的困难程度,我们可以对比下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动用的总兵力也是60万人,那么供养这么多人需要动用多少后勤呢?543万人!共有543万群众用小推车和耕牛为解放军输送粮食和弹药。要知道,淮海战役前后持续时间两个月,而秦军作战时间是两年。解放军的背后是上亿的人口基数,而秦国直至统一,全国人口也不过几千万。2000多年前的秦国,究竟是怎么做到供养60万大军远离本土征战两年而不断粮的呢?
王翦伐楚动用60万秦军这个数字载于《史记·王翦列传》,起因是王翦与李信争论伐楚究竟应该动用多少兵力。如果60万这个数字只是为了吓唬敌人而故意夸大,显然没有必要放在军事作战会议上作为争论焦点,动用20万兵力一样可以号称60万。那有没有可能这60万人已经包含了后勤保障人员呢?我们以5人供养1人的比例计算,60万人中最多只有10万人是作战部队。战国后期的楚国虽已衰落,但所辖地界仍有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多省。以10万军队攻伐,如果仅仅是争霸战争是合理的,但作为统一战争,10万兵力占领如此广袤的地区,显然捉襟见肘。秦昭王时,白起仅以数万秦军即可攻破郢都,但却无法灭亡楚国就是这个道理。可见,60万兵力应当是王翦做出的合理估算,而非夸大之词。
长平之战时,赵军被围,秦昭王为了彻底击败赵军,曾就近在河内(河南焦作地区)征兵征粮,河内是新占领区,秦昭王以赐爵一级的方式迅速征调起一支军队支援前线。那么在伐楚战争中,秦军会不会有类似举动,以奖赏等方式就近征调后勤支援呢?可能性很低。首先,王翦伐楚并未急于攻城略地,而是坚壁不出,与项燕的楚军对峙了整整一年之久;其次,楚人会不会配合秦军攻伐母国还有待商榷,毕竟秦昭王伐赵时,所征调的河内援兵原属魏国,并非“以赵人攻赵城”。那么就只剩最后一条途径,由秦国本土负担这60万军队的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