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人要没有的东西是什么感受?好比,你对着一个失聪的人,声泪俱下地说了一大堆话,把自己感动的够呛,结果对方一脸木讷,这时你既着急又气愤:“你说呀!你说呀!你倒是说话呀!”
你说的什么,他连听都听不见,更没有能力开口说话回应了。
这听起来像个愚蠢的笑话,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明知道对方失聪,还要求ta听到我们说的话并用言语回应,但你知道吗,有一些能力并不像“失聪”一样明显能够判断出来,甚至真实的能力水平,当事人自己也不清楚。
于是,在爱情或婚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

抱怨自己让男朋友说暖心的情话,他总是不照做,殊不知对方从小到大一直不擅长表达感情;
责怪老婆喜欢批判自己,一有分歧就先数落老公,殊不知她的思维模式里从来都欠缺自省;
恼怒于老公做事武断,总是擅自做决定还听不进他人建议,殊不知是他认知里自以为是、难以达到足够的客观……
没有诚意、不够用心、不想改变……我们在委屈、伤心、愤怒中下了这些结论,但事实是,在对方的性格特质、认知水平、人生阅历、知识背景等综合作用下,他们已经表现出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的用心、诚意以及改变,只是我们没看到这一点。最终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并不是因为态度,而是因为能力。
同样温度的洗澡水,有人觉得烫得接受不了,有人却觉得再热一些才舒服。那些我们认为很简单改变一下态度就能做到的事儿,对于对方来说,其实就是目前状况下,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
所以,ta这是死性不改了?我们就得乖乖受着了?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
当然也不是。只不过,我们首先要看到对方目前的限制,对于对方达不到的要求,不要再执着,丢弃旧有的幻想。毕竟,让一个人学到自己不具备能力,帮助ta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而陪伴的过程中,你要有足够的能力自爱、独处、坦然接纳失望……
我想到我的一个好朋友J,她的老公从来不主动打扫房间,但是J工作忙起来经常加班,回到家看到脏衣服到处都是、房间里到处都是灰尘碎屑,气就不打一处来。她忍了几次不扫和拖,想等老公受不了脏乱主动打扫,结果最后都是自己先无法忍受,老公跟没看到一样。
一开始,她以为老公是故意偷懒、不愿帮她分担,后来通过沟通她才意识到,老公不是不想做,而是认知标准和自己不同——脏乱的环境对老公来说,仍是“不需要打扫”。她想了一个办法:借老公陪自己聊天为由,让老公和自己一起做家务:聊着聊着,说衣服还没洗,让老公把脏衣服塞进洗衣机,然后自己倒入洗衣液;刷着刷着碗,说垃圾袋满了,让老公把垃圾袋放到门口再套个新垃圾袋。
刚开始老公很诧异,但后来也就习惯了帮J做些“小家务”。虽然现在他还是“眼睛里没活儿”,从不主动扫地、拖地,但是愿意把衣服放进洗衣机、晾衣服和套垃圾袋。
是啊,ta就是让你失望了,但你批评、要求、指责、抱怨又有什么用呢?不强迫向对方要ta没有的东西,也是给自己的一种爱和自由。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