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考在即,丁香医生邀请营养、心理及妇科专家献上这份考前锦囊,助力广大考生身心健康地度过考试期。
考前焦虑切忌 100% 拼命临近考试,考生很容易出现以下两种过度焦虑的问题:
1. 过于拼尽全力
五月,备考进入白热化,许多考生每天都绷紧了全身的神经。但这样只有一种后果,就是人变得「神经」。
其实,高考中考就像马拉松长跑,我们现在只是处在最后一圈。建议考生:用力用 8 分,留有 2 分放松和玩耍。
2. 过于追求「自信感」
这个阶段,考生一旦发现有一两道不会的题,立刻会紧张起来,结果越复习心里越没底。
建议考生:与其追求自信满满,不如带着「部分自信」上考场。不要想着「干掉所有不会的题」,而是多想想「我又会了一道题」。
如果感到过度焦虑,考生们可以试试这几个方法:
放松训练
平时就可以进行放松训练,想象自己突然要考试,然后试着自我调整。感到紧张时,可以调整到平时练习掌握的「放松感觉」,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
自我安慰
试试反复地告诉自己:这不过又是一次考试,跟之前没什么差别;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我能发挥出最好水平;即使考砸了,也不会从此完蛋,不会要了我的命……
转移注意
在几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后稍微停一停,做些放松的事。如果停不下来,就用几分钟做做深呼吸。
求助专科医生
每年考试季,精神科门诊都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如果确诊,医生会为这些同学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帮助克服焦虑。
家长的心态很重要
除此之外,现在不少家长都开始意识到,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吃喝,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
很多家长每天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稍有抱怨等负面情绪,家长立马问「你是不是压力大啊」,恨不得及时把一切「不利于高考的负面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其实,这种「透露着紧张的关心」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建议家长:把紧张留给自己,放松面对孩子。
一般说来,考生的睡眠问题应该都是持续的学习压力、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导致的。
当我们感到心事重重,就会难以放松,使自己处于一种兴奋而紧张的状态,出现难以入眠、频繁醒来或早醒等问题。
失眠该怎么办?
调整复习的节奏、缓解压力;
适量运动,帮助调整情绪,对防治失眠也有帮助;
睡前练习腹式呼吸,发展成比较深度、缓慢、放松的呼吸频率;
进行一些想象,转移注意力,不要太在意醒着的状态,也别总想着「我就是睡不着」;
如果自己实在非常难受,建议去精神科就诊,但不要随意服用安眠药;
不要在床上进行学习、听音乐、阅读、看手机等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果你现在是躺在床上用手机看这篇文章,请快点睡吧。
本文联合作者:任峰、六层楼、范志红、徐杨
责任编辑:付婷、yidan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