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虽是细雨绵绵,但清镇市九化刘氏阳光面条加工坊业主刘后建和妻子仍在晾晒场地忙碌着。
“晾晒架上添置了遮雨篷布后,方便很多。即便是下雨天,也不影响生产。”刘后建一边整理着面条一边说道。
刘后建的面条加工坊位于巢凤社区王二寨村三组,主要经营鸡蛋面、碱水面、盐水面等面粉制品,从业人员3人。两年前,刘后建租用九化王二寨村三组村民的民房经营面条生产、销售。起初,因缺乏食品安全生产知识,面条加工坊生产环境呈半开放式,成品、半成品、面粉、生产机器以及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等随意堆放。
为了节约出更多的空间,刘后建和家人甚至用木棒和建筑用的隔板,将几间屋子都隔成两层,上一层为休息区,下一层是仓储区,生产间环境卫生脏乱差不说,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面条晾晒场缺少遮雨篷布,晾晒钢架也是锈迹斑斑,突遇暴雨阵雨,抢收不及,时有面条被雨淋湿发霉。
因无证生产,加之环境卫生差,附近村民几乎没人来买他的产品,刘后建只能用面包车将包装好的面条拉到临近的乡场去卖。而刘后建也因为没有合法证照等,时常与执法部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去年12月,清镇市作为贵州省首个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试点,清镇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小作坊加工点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走访中了解到刘后建有改造提升的意愿后,立即安排人员一对一地帮扶指导。
整改工作中,清镇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指导其对生产场所进行合理布局,使生产场所卫生环境达到行业标准。督促其更换老式生产加工设备,保障全流程安全生产加工。强化人员素质培训,采取上门指导和集中培训的形式,加强生产者食品安全意识。帮助建立各类台账记录,包括原材料进货记录、销货记录、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做到“进、销、添”都有据可查。
据了解,经过多次摸排,清镇市14个乡(镇、社区)共有食品小作坊597家,其中酒坊183家、油坊115家、挂面61家、米粉43家、豆腐105家、其他(含二块粑、黄粑、辣椒等)90家。目前,经规范提升,已经纳入清镇市智能化市场监管平台505家(依法取缔17家,自行转行75家),实现小作坊数字化全覆盖监管。
如今,步入刘氏阳光面条加工坊的大门,一个干净整洁明亮的加工环境呈现在眼前——新添置的遮雨篷布,能为1500斤左右的面条“遮风挡雨”,为刘后建开足马力生产提供了足够的底气。生产间地面墙面分别装上了白色的地砖和墙砖,生产区、仓储区、烘干区、晾晒区、生活区分区明确,杀虫装置、净水器等一应俱全。身着白色工装生产的工人,也显得干净整洁。同时,在仓储区里,距离地面十公分用木板搭了一层平台,面粉和面条存放在上面,再不担心潮湿导致霉变。
升级改造后,刘氏阳光面条加工坊还成功办理了营业执照和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
为了方便管理,清镇市市场监管局运用已经搭建的“清镇市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为刘后建建立了从原料、生产、销售到消费全程可追溯的实时动态监管体系。市民只要扫一扫刘后建面条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知晓食品的保质期和原料来源。而对于监管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后台终端查询到原料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做到实时动态监管。
有了合法证照、可追溯的“身份”后,刘氏阳光面条加工坊赢得了附近村民的口碑。现在好些村民会登门来购买面条,刘后建的面条市场也相应得到了拓展。现在每个月小作坊可以生产10吨左右面条,除去工人工资、房租水电等费用,每个月能挣6000来块钱。而刘后建也在盘算,如何通过进一步改造,让自己生产的面条卖进农贸市场、饭店和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