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诊断一般为心悸或胸痹,胸痹大部分为本虚标实之证,虚者大都见心阴阳两亏,肝阴与肾阴俱虚,而胸阳不振尤多;实者多痰浊互阻,气滞血瘀,而气滞更为病机之关键。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胸膈之病,与中焦脾胃之通降失常息息相关,如得矢气、噫气,则胸膈顿舒,脉之结代亦瘥。故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立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皮枳实生姜汤等,以和胃降浊,通降气机。我治疗胸痹喜欢用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汤和炙甘草汤。
病案一
张某,男,41岁,湖北黄梅县人,农民。患者早期口干口苦,后感胸闷,如有重物压迫,平卧背部酸胀板滞,心悸,失眠,眩晕耳鸣,汗多。脉迟弦,结代,上逆。舌红中有裂纹。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频发性室性早搏,心率52次/分,早搏12次/分。
辨证:心阴阳两虚,肝气亢盛,气上逆。
处方: 红参15克,旋覆花15g,代赭石30g,麦冬9g,五味子6g,浮小麦30g,附子20g,玉竹12g,红枣6枚。
复诊;服上方药10帖,上述症状明显好转,心悸胸闷消失,已恢复工作,但劳累后仍感头晕耳鸣。原方加丹参15g、白芍10g、瓜蒌皮12g。继续调治。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分析:患者平素性急躁,由于肝气横逆,导致胃失通降,方取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味,以养心液、宁心神、缓肝急,佐附子温阳通脉,旋覆代赭降气镇逆。
病案二
余某,女,51岁,江西九江市浔阳区人,公务员。2014年7月12日初诊。患者一年来自觉心悸气短,胸闷乏力,胸脘胀满,纳差,西医检查血脂较高,心电图异常,诊断为可疑冠心病,服用丹参滴丸等疗效不佳。体胖,舌胖苔精腻,脉濡。全是痰湿阻滞,气机不畅之征。治用宣郁闭,化痰湿。处方:苏子苏梗各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杏仁10克,枇杷叶15克,猪甲16克,菖蒲15克,郁金10克,瓜萎20克,枳壳6克,焦山楂10克。
嘱其清淡饮食。服药14剂后自觉症状见轻。又以此方加减服药21剂,症状基本消失,纳食转佳,心电图正常,血脂下降至正常范围。
病案三
蒋某,男,48岁,九江沙河人。于2013年10月8日初诊。自2013年8月患心肌梗塞,经医院抢救后病情缓解。仍遗留下胸痛时作,中脘满闷,不思饮食,乏力头晕等症。舌质红苔黄腻厚,脉濡缓,时有结代,血压偏高。证属湿浊不化,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治以宣郁化湿,疏调升降,佐以活血通络。
药用: 羌活10克,防风6克,蝉衣6克,姜黄6克,旋复花10克,代赭石20克,半夏20克,薤白10克,瓜蒌30克,佩兰10克,杏仁10克,焦山楂10克。
嘱其饮食清淡,服药7剂,心情舒畅,胸痛未作,头晕乏力见轻,胸脘胀满见舒,食欲好转,舌红苔白,脉滑数,湿郁渐化,仍以前方加减。
药用: 羌活10克 ,防风6克,蝉衣6克,僵蚕10克,姜黄6克,赤芍10克,丹参15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香附10克,焦山楂10克,红花10克。
服上方2周,饮食二便正常,精神振作,未见其他不适。改为益气养阴方法。
药用: 羌活10克,防风6克,沙参20克,麦冬10克,炙甘草20克,丹参15克,赤芍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焦山楂10克,红花10克。
1月后,医院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血压正常。并能参加一些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