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性,主要症状是腹泻水样便,伴有蛋花样不化之食,中医称为“水泻”。多由感受风寒湿,水湿内停,脾虚不运,水津偏渗大肠所致。西医认为是感染轮状病毒所致,缺乏特效药物。
笔者常用《伤寒论》名方五苓散化气行水,健脾止泻,即使用改垄沟的方法,将偏渗大肠的水液改入膀胱,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利小便实大便”的止泻方法。
方药配制: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按《伤寒论》原方药物剂量的比例配制。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病例介绍:王某某,男,14个月,1985年10月17日初诊。因着凉于四天前发热、呕吐、腹泻,经用西药后发热已退。腹泻、呕吐反重。每日腹泻7~8次,始为绿色,后呈水样便伴蛋花样不化之食,烦躁哭闹、渴而喜饮、饮入即吐、不欲饮食、小便量少,证属小儿水泻、水湿停留。予五苓散一克,用米汤或面汤分二次频频送下。10月18日二诊:昨日11点服药后小便增多,下午4点再服药一次,到今天中午共计小便十余次,没有发生腹泻和呕吐,哭闹停止,精神恢复。傍晚大便一次,已成形,便质如常。
应用体会:五苓散常用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表现有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呕吐、腹泻等。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一般用药1~3天可愈,经济、安全。笔者运用此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0多年,治疗病例超过一千人,效果满意。
本法主要适用于水湿内停的腹泻,即以水样便为主证的。里热明显者不宜应用。
(杏花岛作者王叔文,河北赞皇县执业中医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杏花岛”,遇见更有趣的中医。